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焕章专利>正文

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758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包括主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肱骨的尺侧中部相配合,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外髁上后侧相配合,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连接,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肱骨相配合;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接骨板的近端由肱骨的尺侧向远端肱骨的桡侧延伸,沿绕桡神经的走行方向,不需要显露肱骨内外侧髁及远端关节面,方便手术的进行。

A lower humeral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wer humerus bone plate, including a main bone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late body, a second plate body and a third plate body; the first plate body matches the ulnar middle part of the humerus, the third plate body matches the upper and posterior sides of the lateral condyle of the humerus, one end of the second plat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late body, and the other end with the third plate body. The second plate body is connected and matched with the humerus; the first plate body, the second plate body and the third plate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fixing holes.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main plate of the utility model extends from the ulnar side of the humerus to the radial side of the distal humerus,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radial nerve, and does not need to expose the medial and lateral condyles of the humerus and the distal articular surface,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
本技术涉及外科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
技术介绍
以往肱骨下段骨折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一般解决方案有使用“Y”形接骨板和肱骨远端内、外侧锁定板。其中“Y”形接骨板常用于肱骨下段后侧骨折,在临床中发现该接骨板与肱骨后侧骨面不服帖,两个臂经常与肱骨内外侧髁后侧骨面不匹配,或大或小。而肱骨远端内、外侧锁定板主要用于肱骨下段髁间髁上骨折,手术中需要从后侧暴露肱骨内外侧髁及关节面,显露尺神经。对于肱骨下段骨折,不需要显露肱骨内外侧髁及远端关节面,因此选用肱骨远端内、外侧锁定板会对伤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肱骨下段骨折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会对伤者造成不必要伤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包括主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肱骨的尺侧中部相配合,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外髁上后侧相配合,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连接,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肱骨相配合;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与所述辅助接骨板相配合以固定所述肱骨;所述辅助接骨板包括相连接的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尺侧表面相配合,所述第五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内髁相配合;所述第四板体和所述第五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结构相同,均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螺钉孔和直径较小的锁定孔,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锁定孔相交设置。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设置有第一尖部,所述第一尖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所述第四板体和所述第五板体上设置有第二尖部,所述第二尖部设置于所述第四板体远离所述第五板体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五板体远离所述第四板体的一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板体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靠近所述第四板体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孔包括相交的锁定孔和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为腰型孔。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使用时,所述第四板体靠近所述主接骨板设置,且所述主接骨板和所述辅助接骨板之间的夹角为15°~3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三固定孔上设置有用于导向的环形切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接骨板,使用时,主接骨板的近端由肱骨的尺侧向远端肱骨的桡侧延伸,即沿绕桡神经的走行方向。在手术时,医生由近心端的肱骨尺侧切开,可将桡神经连同肌肉向肱骨桡侧推移,可避开桡神经尽可能大范围暴露所述肱骨的中部,且不用刻意去显露桡神经,方便手术的进行。另一方面,在应对复杂骨折情况时,主接骨板和辅助接骨板配合,对应设置于肱骨的两侧,使得肱骨更好的聚集,对肱骨进行全方位的固定,防止错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的主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的辅助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标: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第三板体13、第一固定孔14、第一螺钉孔141、锁定孔142、第一尖部15、第四板体21、第五板体22、第二固定孔23、第三固定孔24、第二尖部2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考图1和图3,实施例中,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包括主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包括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和第三板体13。所述第一板体11与肱骨的后内侧中部相配合,所述第三板体13与所述肱骨的外髁上后侧相配合,所述第二板体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13连接,且所述第二板体12与所述肱骨相配合。通过所述第一板体11、所述第二板体12以及所述第三板体13的设置,所述主接骨板的近端由肱骨的后内侧向远端肱骨的后外侧延伸,即沿绕桡神经的走行方向。在手术时,医生由近心端的肱骨尺侧切开,可将桡神经连同肌肉向肱骨桡侧推移,可避开桡神经尽可能大范围暴露所述肱骨的中部,且不用刻意去显露桡神经,方便手术的进行。另一方面,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肱骨的尺侧中部相配合,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外髁上后侧相配合,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连接,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肱骨相配合;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肱骨下段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肱骨的尺侧中部相配合,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外髁上后侧相配合,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连接,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肱骨相配合;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下段接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接骨板,所述主接骨板与所述辅助接骨板相配合以固定所述肱骨;所述辅助接骨板包括相连接的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尺侧表面相配合,所述第五板体与所述肱骨的内髁相配合;所述第四板体和所述第五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肱骨下段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结构相同,均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螺钉孔和直径较小的锁定孔,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焕章
申请(专利权)人:唐焕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