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槽钢的便捷打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7525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型槽钢的便携打孔器,包括:控制单元、传动单元和打孔单元;其中,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对U型槽钢打孔提供动力支持的刀模控制模块和用于调节外侧夹紧模间距以适应及固定不同规格U型槽钢的夹紧模控制模块,所述传动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传动控制单元提供的动力;所述打孔单元与传动单元相连接,用于对U型槽钢相对的两个侧面在同一中轴线上进行打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U型槽钢的便携打孔器,能够现场对U型槽钢切割并打两侧孔,不用加工连续的孔,增加U型槽钢的连接固定强度,同时简化了U型槽钢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U型槽钢的生产效率。

Convenient puncher for U-shaped channel stee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rtable puncher for U-shaped channel steel,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unit, a transmission unit and a punching unit, wherein the control unit comprises a tool control module for providing dynamic support for punching U-shaped channel steel and a clamping module for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uter clamping modules to adapt to and fix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U-shaped channel steel. The transmission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unit and is used for the control of the U-shaped channel steel. The punching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unit to punch the opposite two sides of the U-shaped channel steel on the same central axis. The portable puncher of the U-shaped channel steel can cut and punch both sides of the U-shaped channel steel on the spot without processing continuous holes, increase the fixed strength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 U-shaped channel steel, and simplify the U-shaped channel steel. The production process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U-shaped channel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型槽钢的便捷打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打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U型槽钢的便捷打孔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U型槽钢被广泛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檩条、墙梁,也可自行拼接组合成轻量型屋架、托架等建筑构件,还可用于机械轻工制造中的柱、梁和臂等,U型槽钢之间的拼接或是U型槽钢与配件之间的拼接主要通过槽钢螺栓来实现。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螺栓拼接的便利性,通常在U型钢槽的背部加工出若干呈线性分布的孔结构,在使用时,根据需求定长裁断后,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拼接。但这种具有多孔结构的U型槽钢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多孔结构的存在,使得U型槽钢的加工过程更为复杂,工作量增大;(2)多孔结构还降低了U型槽钢的承载能力;(3)拼接处的受力点集中在U型槽钢的背部,受力不均,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槽钢的便捷打孔器,对U型槽钢根据需求进行现场打孔,以解决上述多孔结构的U型槽钢加工过程复杂、承载能力差、受力不均匀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型槽钢的便携打孔器,包括,控制单元、传动单元和打孔单元,其中,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对U型槽钢打孔提供动力支持的刀模控制模块和用于调节外侧夹紧模间距以适应及固定不同规格U型槽钢的夹紧模控制模块,所述传动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传动控制单元提供的动力;所述打孔单元与传动单元相连接,用于对U型槽钢相对的两个侧面在同一中轴线上进行打孔。进一步地,所述打孔单元包括:内侧动模和外侧夹紧模;其中,内侧动模为两个相互对称的结构,位于所述U型槽钢便携打孔器的顶端,与固定臂连接,用于对U型槽钢相对的两个侧面打孔;外侧夹紧模位于内侧动模的外侧,分别与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连接,所述外侧夹紧模同样为两个相互对称的结构,并且与内侧动模位于同一中轴线上,用于固定U型槽钢以配合内侧动模进行打孔。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动模,包括用于对U型槽钢侧面进行打孔的内侧刀模、用于支撑和保护所述内侧动模的动模外壳、用于固定所述内侧刀模并控制其移动的滑动刀柄、用于放置滚珠的保持架,其中,所述动模外壳与所述保持架的中心有一带弧度的光滑的中空凹槽,凹槽最宽部分的宽度略大于滚珠直径,凹槽最窄部分的宽度略小于滚珠直径,以保证滚珠能够在所述凹槽中顺利滚动。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刀模为方形,与滑动刀柄固定连接,用以对U型槽钢的侧面打出方形孔,方形孔可配合使用马车螺栓。进一步地,所述外侧夹紧模,包括,与内侧刀模形状相同、比内侧刀模略大且能够使内侧刀模刚好穿过的夹紧刀模,用于配合所述内侧刀模对U型槽钢进行打孔的夹紧模导轨,所述夹紧模导轨位于夹紧刀模的上方与所述夹紧刀模连接,用于保护和支撑所述外侧夹紧模结构的夹紧模外壳,所述夹紧模外壳与夹紧模导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刀柄的侧面连接有弹簧,用于带动所述内侧刀模上下移动。所述控制单元中的刀模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控制柜及至少四个压力传感器;第一手柄通过第一转轴与打孔器外壳连接,且能够沿轴转动的方向旋转,第一手柄与一第二转轴连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还通过第二转轴与一油压泵连接,用于对所述U型槽钢便携打孔器提供部分动力;所述第二转轴还与一控制柜连接,控制柜内部包括第一电机、控制板和警报器,所述第一电机用于对所述U型槽钢打孔器提供另一部分动力,控制第二转轴压缩油压泵,所述控制柜表面还设置一块可触摸操作的显示屏与所述主板连接,用于输入操作指令及输出图像信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10的末端手持位置设置第五压力传感器,用于当操作人员对打孔器施加压力时,将压力数据传输至控制板19,控制板19内预设手柄压力值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为曲轴,和所述油压泵共同位于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油压泵内部的柱塞固定连接,用于支撑第一转轴,并将动力传递至油压泵内。进一步地,至少四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在外侧夹紧模用于夹紧U型槽钢的面上,用于检测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的接触情况,并将检测结果无线传输至控制板。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实时接收来自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息,所述控制板内预设固定压力值N,用于保护U型槽钢不被过大的压力损坏;所述控制板对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息进行如下的运算处理:其中,d12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1为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2为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其中,d13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1为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3为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其中,d14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1为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4为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四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其中,d23为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2为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3为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其中,d24为第二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2为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4为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四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其中,d34为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3为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4为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三压力传感器与第四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所述控制板内还预设最大压力差值,用于检测U型槽钢所放的位置是否垂直于内侧刀模,并将上述运算结果与最大压力差值进行对比;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与警报器通过电路连接,控制板对第一压力传、第二压力传、第三压力传、第四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进行判断,并配合警报器发出警报提示。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油压泵、出油管、进油管、液压油缸7、储油缸、楔形顶块、顶块复位弹簧及滚珠。进一步地,油压泵内有液压油,所述油压泵用于把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以达到传递动力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管和进油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手柄内部,所述出油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出油阀与所述油压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用于将所述油压泵压出的液压油输送至液压油缸;所述进油管的一端通过进油阀与油压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缸连接,用于将所述储油缸中的液压油输送回油压泵。进一步地,所述进油阀和出油阀均为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的内部有一可沿液压油缸内壁移动的T型活塞杆,T型活塞杆的顶部与楔形顶块接触,楔形顶块的侧方设置顶块复位弹簧,用于打孔结束时复位楔形顶块。具体而言,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槽钢的便携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传动单元和打孔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对U型槽钢打孔提供动力支持的刀模控制模块和用于调节外侧夹紧模间距以适应及固定不同规格U型槽钢的夹紧模控制模块;所述刀模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控制柜及至少四个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手柄通过第一转轴与打孔器外壳连接,第一手柄与一第二转轴连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还通过第二转轴与一油压泵连接,用于对所述U型槽钢便携打孔器提供部分动力;所述第二转轴还与一控制柜连接,控制柜内部包括第一电机、控制板和警报器,所述第一电机用于对所述U型槽钢打孔器提供另一部分动力,所述控制柜表面设置一块可触摸操作的显示屏与所述主板连接,用于输入操作指令及输出图像信息;所述夹紧模控制模块包括,内模齿条、第一螺纹滚轮、外模齿条和第二螺纹滚轮,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滚轮处的打孔器外壳内凹并带有适应第一螺纹滚轮大小的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滚轮部分外露于打孔器壳体,所述内模齿条、外模齿条和第二螺纹滚轮均位于打孔器壳体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滚轮还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第一螺纹滚轮转动,以调整外侧夹紧模的间距,第二电机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实时接收来自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息,所述控制板内预设固定压力值N,用于保护U型槽钢不被过大的压力损坏;所述控制板对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息进行如下的运算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槽钢的便携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传动单元和打孔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对U型槽钢打孔提供动力支持的刀模控制模块和用于调节外侧夹紧模间距以适应及固定不同规格U型槽钢的夹紧模控制模块;所述刀模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控制柜及至少四个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手柄通过第一转轴与打孔器外壳连接,第一手柄与一第二转轴连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还通过第二转轴与一油压泵连接,用于对所述U型槽钢便携打孔器提供部分动力;所述第二转轴还与一控制柜连接,控制柜内部包括第一电机、控制板和警报器,所述第一电机用于对所述U型槽钢打孔器提供另一部分动力,所述控制柜表面设置一块可触摸操作的显示屏与所述主板连接,用于输入操作指令及输出图像信息;所述夹紧模控制模块包括,内模齿条、第一螺纹滚轮、外模齿条和第二螺纹滚轮,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滚轮处的打孔器外壳内凹并带有适应第一螺纹滚轮大小的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滚轮部分外露于打孔器壳体,所述内模齿条、外模齿条和第二螺纹滚轮均位于打孔器壳体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滚轮还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第一螺纹滚轮转动,以调整外侧夹紧模的间距,第二电机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实时接收来自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息,所述控制板内预设固定压力值N,用于保护U型槽钢不被过大的压力损坏;所述控制板对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息进行如下的运算处理:其中,d12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1为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2为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其中,d13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1为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3为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其中,d14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1为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4为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四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其中,d23为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2为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3为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其中,d24为第二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2为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4为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四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其中,d34为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比较值,u为U型槽钢与外侧夹紧模接触面的摩擦系数,s3为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s4为第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为第三压力传感器与第四压力传感器压力值的平均值;所述控制板内还预设最大压力差值,并将上述运算结果与最大压力差值进行对比,用于检测U型槽钢所放的位置是否垂直于内侧刀模;所述传动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传动控制单元提供的动力;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油压泵、出油管、进油管、液压油缸、储油缸、楔形顶块、顶块复位弹簧及滚珠;所述打孔单元与传动单元相连接,用于对U型槽钢相对的两个侧面在同一中轴线上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策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图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