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器及自动泡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750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泡茶器及自动泡茶系统,涉及泡茶装置的技术领域。所述的泡茶器包括:壶体、存水器和茶杯;所述存水器与所述壶体的顶部可拆卸链接,且所述存水器的底部设有第一放水口;所述壶体内设有过滤器,所述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放水口;所述第二放水口的上方设有钟形杯,所述钟形杯的侧壁与所述过滤器贴合,所述钟形杯上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下方;所述第二放水口内设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外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放水口形状一致;所述茶杯与所述壶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泡茶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Tea Maker and Automatic Tea Mak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a-making device and an automatic tea-making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tea-making device. The tea-making device comprises a pot body, a water storage device and a tea cup;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is detachably linked to the top of the pot body, and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 outlet; the p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p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water outle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bell cup,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bell cu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ter. A water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bell cup, and the water inlet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lter; a water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and the shap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the tea cup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It alleviat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poor effect of tea brewers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茶器及自动泡茶系统
本技术涉及泡茶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泡茶器及自动泡茶系统。
技术介绍
泡茶艺术讲究色、香、味,需要精确的茶水比例、精确的水温,以及精确的泡茶时间。不同的茶类需要不同的精确泡茶时间和水温。量度器材不足时,就只有富经验的专家能泡出一壶好茶。茶叶和水的接触时间不足,则茶叶的味道未能溶于水。泡茶时间过长,则茶水就会变得苦涩。另外,用不适当的温度泡茶,茶水就不能达到最佳香气和味道,甚至会受损。要释放茶叶的味道和香气、带出品茶的绝佳享受,先要控制泡茶过程。使用传统泡茶器难以控制泡茶过程。传统泡茶器使热水直接倒在茶叶上,因此用家需要预先调较水温,此为第一个问题。第二,使用传统泡茶器的时候,需要用人手分隔茶水和茶叶,防止茶叶过度浸泡。第三,倒茶时须留意泡茶器高低,或要使力按着壶盖,避免打翻,对用家造成不便。第四,传统泡茶器内的茶叶遇水发胀。如果重复冲泡茶叶,则茶水茶叶比例改变。另外,传统泡茶器具及系统受限于外型和材质,一般不能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茶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泡茶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泡茶器,包括:壶体、存水器和茶杯;所述存水器与所述壶体的顶部可拆卸链接,且所述存水器的底部设有第一放水口;所述壶体内设有过滤器,所述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放水口;所述第二放水口的上方设有钟形杯,所述钟形杯的侧壁与所述过滤器贴合,所述钟形杯上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下方;所述第二放水口内设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外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放水口形状一致;所述茶杯与所述壶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壶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保护所述放水管的筒体。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存水器的顶部设有盖子,所述盖子与所述存水器可拆卸连接;所述盖子的外径不小于所述筒体的外径。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筒体上设有排气口。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口设有哨子。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放水口设有用于调节水流速的调节结构。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茶杯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下方,且所述茶杯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器呈锥形网格状。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放水管的呈L形。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泡茶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泡茶器泡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泡茶系统,包括所述的泡茶器。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泡茶器包括:壶体、存水器和茶杯;存水器与壶体的顶部可拆卸链接,且存水器的底部设有第一放水口;壶体内设有过滤器,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放水口;第二放水口的上方设有钟形杯,钟形杯的侧壁与过滤器贴合,钟形杯上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设置在过滤器的下方;第二放水口内设有放水管,放水管外壁的形状与第二放水口形状一致;茶杯与壶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取下存水器,把茶叶放到壶体内,重新安装存水器到壶体上方之后,把沸水倒进存水器,沸水以适合的速度从第一放水口滴进壶体。在存水器里面所有沸水达到壶体之前,沸水可以保留在泡茶器里面,在此过程中,水温会降至适合泡茶的温度。当存水器里面的沸水全部进入泡茶器后,水位就会高于放水管的顶部,引发虹吸效应。气压会令所有茶水在短时间内从壶体通过水管排走。当水位达到进水口的时候,空气会进入钟形杯,释放施加于水分的气压,然后保留在钟形杯里的茶水会通过放水管吸走。并且通过过滤器可以使茶水与茶叶分离。本技术可以解决茶水茶叶比例、水温和泡茶时间的问题。加水后,系统会把水温降低至合适的温度。经过适当的泡茶时间,泡茶器就会自动把茶水倒进茶杯。本技术可方便携带。通过本技术,泡一杯高质茶水将变成一种毫不费力的享受。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泡茶系统,包括所述的泡茶器。其中,泡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已在泡茶器的有益效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自动泡茶系统与本技术提供的泡茶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四;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五;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茶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六。图标:1-壶体;2-存水器;3-茶杯;4-第一放水口;5-过滤器;6-第二放水口;7-钟形杯;8-进水口;10-放水管;11-筒体;12-盖子;13-排气口;14-排气管;15-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泡茶器及自动泡茶系统,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泡茶器及自动泡茶系统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泡茶器包括:壶体1、存水器2和茶杯3;存水器2与壶体1的顶部可拆卸链接,且存水器2的底部设有第一放水口4;壶体1内设有过滤器5,壶体1的底部设有第二放水口6;第二放水口6的上方设有钟形杯7,钟形杯7的侧壁与过滤器5贴合,钟形杯7上设有进水口8,且进水口8设置在过滤器5的下方;第二放水口6内设有放水管10,放水管10外壁的形状与第二放水口6形状一致;茶杯3与壶体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取下存水器2,把茶叶放到壶体1内,重新安装存水器2到壶体1上方之后,把沸水倒进存水器2,沸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存水器和茶杯;所述存水器与所述壶体的顶部可拆卸链接,且所述存水器的底部设有第一放水口;所述壶体内设有过滤器,所述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放水口;所述第二放水口的上方设有钟形杯,所述钟形杯的侧壁与所述过滤器贴合,所述钟形杯上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下方;所述第二放水口内设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外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放水口形状一致;所述茶杯与所述壶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存水器和茶杯;所述存水器与所述壶体的顶部可拆卸链接,且所述存水器的底部设有第一放水口;所述壶体内设有过滤器,所述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放水口;所述第二放水口的上方设有钟形杯,所述钟形杯的侧壁与所述过滤器贴合,所述钟形杯上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下方;所述第二放水口内设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外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放水口形状一致;所述茶杯与所述壶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保护所述放水管的筒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器的顶部设有盖子,所述盖子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嘉健罗晓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英源拓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