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底背地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747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更换方便的沥青底背地毯,该沥青底背地毯包括簇绒层、涂胶层、第一沥青基层、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第二沥青基层和长纤维无纺布底层。沥青底背地毯具有优化的沥青基层,使用过程中能有效避免沥青与地面粘合,提升了沥青底背地毯更换的便捷性,使得沥青底背地毯的二次利用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可以获得着地感变得柔和,为使用过程带来更好的舒适感。

A Bituminous Back Carp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nient replacement asphalt base carpet, which comprises tufted layer, adhesive layer, first asphalt base, short fiber non-woven separating layer, second asphalt base and long fiber non-woven bottom layer. Asphalt base carpet has optimized asphalt base, 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adhesion between asphalt and the ground in the use process,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replacement of asphalt base carpet,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secondary utilization rate of asphalt base carpe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obtain a soft landing feeling and bring better comfort for the us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底背地毯
本技术涉及一种沥青底背地毯。
技术介绍
沥青因其可回收利用的特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地毯生产中。在欧洲90%以上的拼块地毯是沥青底背地毯产品。再加上沥青来源广泛,因而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沥青底背地毯在使用中存在一个缺点,铺到地面时间太久就无法揭起更换,其沥青基层容易粘在地面上。这就大大降低了沥青底背地毯的二次利用率以及更换操作的简便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长期使用后沥青底背地毯与地面粘合程度,由此得到一种更换方便的沥青底背地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沥青底背地毯包括簇绒层、涂胶层、第一沥青基层、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第二沥青基层和长纤维无纺布底层,所述涂胶层位于簇绒层下方,所述第一沥青基层位于涂胶层下方,所述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位于第一沥青基层下方,所述第二沥青基层位于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下方,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底层位于第二沥青基层下方,所述簇绒层与涂胶层连接,所述涂胶层与第一沥青基层连接,所述第一沥青基层与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连接,所述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与第二沥青基层连接,所述第二沥青基层与长纤维无纺布底层连接。沥青基层结构改进后其被分为两个部位,即第一沥青基层、第二沥青基层。第一沥青基层用于保持现有技术中基层的支撑作用、第二沥青基层则在作为连接第一沥青基层与长纤维无纺布底层的中间层的同时为第一沥青基层提供额外的支撑作用。由于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的纤维短,很容易与沥青粘合在一起,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起到了很好的连接第一沥青基层、第二沥青基层的作用;另外,双层结构的沥青基层通过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可以获得更柔软的结构,使得第一沥青基层、第二沥青基层之间可以小范围的相对运动,为使用带来舒适的着地感。由于长纤维无纺布底层的纤维长,整层结构具有透气和织密度大的特点,所以为整个沥青底背地毯提供了有效隔离地面的结构。为了确保沥青基层应有的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沥青基层、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的厚度之和大于第二沥青基层、长纤维无纺布底层的厚度之和。防止第二沥青基层渗透过长纤维无纺布底层,在本技术方案中以折皱方式增加了长纤维无纺布底层的量,具体的第二沥青基层与长纤维无纺布底层连接的表面呈波浪状,这样长纤维无纺布底层就以波浪状态分布在第二沥青基层的表面,整体上看,长纤维无纺布底层的表面折皱。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底背地毯具有优化的沥青基层,使用过程中能有效避免沥青与地面粘合,提升了沥青底背地毯更换的便捷性,使得沥青底背地毯的二次利用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可以获得着地感变得柔和,为使用过程带来更好的舒适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沥青底背地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沥青底背地毯包括簇绒层1、涂胶层2、第一沥青基层3、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第二沥青基层5和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涂胶层2位于簇绒层1下方,第一沥青基层3位于涂胶层2下方,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位于第一沥青基层3下方,第二沥青基层5位于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下方,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位于第二沥青基层5下方。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和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都采用无纺布,但是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的纤维长度明显要小于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的纤维长度。第一沥青基层3、第二沥青基层5都为沥青。涂胶层2用于粘合簇绒层1与第一沥青基层3,簇绒层1与涂胶层2连接,涂胶层2与第一沥青基层3连接。第一沥青基层3与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连接,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与第二沥青基层5连接,第二沥青基层5与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连接。第一沥青基层3、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两者的厚度之和大于第二沥青基层5、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两者的的厚度之和。第二沥青基层5与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连接的表面呈波浪状,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以波浪状态分布在第二沥青基层5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底背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底背地毯包括簇绒层(1)、涂胶层(2)、第一沥青基层(3)、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第二沥青基层(5)和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所述涂胶层(2)位于簇绒层(1)下方,所述第一沥青基层(3)位于涂胶层(2)下方,所述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位于第一沥青基层(3)下方,所述第二沥青基层(5)位于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下方,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位于第二沥青基层(5)下方,所述簇绒层(1)与涂胶层(2)连接,所述涂胶层(2)与第一沥青基层(3)连接,所述第一沥青基层(3)与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连接,所述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与第二沥青基层(5)连接,所述第二沥青基层(5)与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底背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底背地毯包括簇绒层(1)、涂胶层(2)、第一沥青基层(3)、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第二沥青基层(5)和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所述涂胶层(2)位于簇绒层(1)下方,所述第一沥青基层(3)位于涂胶层(2)下方,所述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位于第一沥青基层(3)下方,所述第二沥青基层(5)位于短纤维无纺布分隔层(4)下方,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底层(6)位于第二沥青基层(5)下方,所述簇绒层(1)与涂胶层(2)连接,所述涂胶层(2)与第一沥青基层(3)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方星月地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