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净化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735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与公共作业场所连通的滤清系统,所述滤清系统包括滤清管道和滤清装置;粉尘净化处理系统,所述粉尘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粉尘处理管道和脉冲过滤装置,粉尘处理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滤清装置与脉冲过滤装置;暖风回送系统,所述暖风回送系统的回风罩与回风盖组成可容纳滤清装置的密闭空间,回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上述密闭空间和公共作业场所连通;智能控制系统,滤清系统、粉尘净化处理系统和暖风回送系统均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滤清系统的加入,在减轻净化除尘压力的同时,能耗降低50%以上;增设了暖风回送系统,解决了秋冬季因除尘而将“暖气”一并清除的问题。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Dust and Free and Suspended Substances in Public Workplac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ur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for dust and free and suspended substances in public workplaces, including a filtering system for connecting with public workplaces. The filtering system includes a filtering pipeline and a filtering device; a dust pur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dust treatment pipeline and a pulse filtering device, and two ends of the dust treatment pipeline are connected separately. The ventilation and filtering device and the pulse filtering device; the warm air return system, the return hood and the return cover of the warm air return system constitute a closed space to accommodate the filter devic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return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above closed space and the public work place;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the filtering system, the dust purific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the warm air return system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addition of the filter system, the pressure of cleaning and dust removal is reduced,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reduced by more than 50%. A warm air return system is add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eating\ removal in autumn and winter due to dust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净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净化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净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环保、粉尘处理

技术介绍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无论生产或生活中只要有粉尘就必然会对环境或健康产生灾难性的影响,生产性粉尘还是诱发职业病的主因,是影响从业者职业健康的重要因素。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产生于工业和其他行业、领域的方方面面,比如:(1)产生于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或粉碎时,如金属研磨、切削、钻孔、爆破、破碎、磨粉等。(2)形成于物质加热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如金属熔炼,焊接、浇铸等。(3)出现在有机物质不完全燃烧时,如木材、油、煤类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尘等。(4)产生于物质的混合,机械或人工打磨及过筛、包装、搬运等操作过程中将沉积的粉尘因振动或气流运动,使沉积的粉尘重又浮游于空气中(产生二次扬尘)。(5)形成于玻纤、碳纤制品企业等。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一方面能对从业者甚至身临其境的人员造成“职业病”的伤害,轻则给人体健康带来终身影响,重则危及生命;另一方面,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会形成区域内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甚至产生灾难性影响。再一方面,当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达到一定剂(当)量时会形成爆炸,是一种非常危害性很大的潜在“重大危险源”。因此整治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污染及危害势在必行。当前国内外对于防范与治理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影响及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⑴给从业者和身临其境的人员配备、使用防尘面具;⑵利用风机把公共作业场所内的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排离于作业空间之外;⑶利用中央除尘设备清理和改善作业场所内的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第一种的弊端最大,是典型的“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当前”的行为,从业者和身临其境的人员得不到根本的保护,对周边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其他人员没有采取任何保护,风险及危害因素最大。第二种形式等同或近似于第一种,只是将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等污染物采取了“污染转移”,其影响和危害程度丝毫未有减轻。当第三种形式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产生的行业、领域时,一定程度地解决或减轻了相关行业的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污染、危害问题,当这类除尘设备局限性也非常突出,主要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只是针对各粉尘“释放”点的粉尘进行“定点”清理,受吸尘方式及风量匹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清除很难达到彻底,而“漏网”的粉尘将会直接对从业者及身临其境的人员产生污染及伤害。二是因吸尘而产生的“穿身”气流,会给身体带来严重不适,(特别是冬季)久而久之极易给从业者带来“关节性疾病”。三是这类除尘设备对于解决公共作业场所(区间除尘)无能为力,且无法处理大型、中型公共作业场所、区间内的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净化处理系统及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与公共作业场所连通的滤清系统,所述滤清系统包括滤清管道和滤清装置;所述滤清管道的进口与公共作业场所连通,滤清管道的出口与滤清装置连通,所述滤清管道为若干通风管道;粉尘净化处理系统,所述粉尘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粉尘处理管道和脉冲过滤装置,粉尘处理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滤清装置与脉冲过滤装置;暖风回送系统,所述暖风回送系统包括回风管道,回风罩和回风盖,所述回风罩设置在滤清装置的外部,当关闭回风罩时,回风罩与回风盖扣合,回风罩与回风盖组成可容纳滤清装置的密闭空间,所述回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上述密闭空间和公共作业场所连通;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滤清系统、粉尘净化处理系统和暖风回送系统均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对本净化处理系统进行智能控制。优选的,所述脉冲过滤装置包括布袋式过滤器、脉冲逆喷吹装置和集尘室;所述布袋式过滤器置于脉冲过滤装置的上部,脉冲逆喷吹装置置于布袋式过滤器的顶部,粉尘集尘室位于脉冲过滤装置下部。工作时,布袋式过滤器将粉尘过滤于布袋的表面,洁净空气被转移并释放,布袋上的粉尘聚集到一定时间或一定数量后,起动置于其顶部的脉冲逆喷吹装置进行逆喷吹,从而将贴浮在布袋上的粉尘吹落、抖落至(下端的)集尘室内。优选的,所述滤清管道上还设有滤清风机和滤清阀门,风机用于将公共作业场所内的含有粉尘的气体输送到滤清装置内,所述滤清阀门为自动阀门。风机采用变频方式是为了根据工作作业场所内的粉尘“浓度”(自动)智能调节风量大小,以达到最佳的除尘效果;所述自动阀门联动于变频风机,根据公共作业场所内粉尘分布情况,实施“自动或手动”关闭或打开,以实现“节能”与“高效除尘”的有机结合。优选的,所述滤清装置由一层或多层滤清袋或过滤棉组成。所述滤清系统采用负压侧吸风、“前吸后赶”方式,由设置于公共作业场所侧方的多组滤清管道,把公共作业场所”内的粉尘或游离、悬浮物质通过变频风机引入滤清装置内进行“滤袋式”滤清处理,从而将含尘气体总量的80%“滤清”后排空或由暖风回送系统转回至公共作业场所。“滤袋式”净化除尘效率可达到99.5%以上,滤清后的空气完全可以直接排空或“回收”至公共作业场所。所谓“前吸”是指由滤清系统的滤清风机的作用,使整个净化处理系统形成负压风力,将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吸入滤清系统;“后赶”是指因受公共作业场所“常压(0压)”或回风风机(正压)的作用,迫使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流入滤清风机的作用范围内,从而让整个空间内的粉尘等自然而然地进入滤清系统的方式。负压侧吸风,指的是在滤清装置内的压强为负;侧吸风,是指吸风的方向为“左右”的水平流向,它可以避开、绕过人体,避免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流向穿过人体,对身体产生不适。优选的,所述回风管道上设有回风风机和回风阀门。所述回风风机用于将滤清系滤清后的气体输送到公共作业场所,所述回风阀门为自动阀门。粉尘净化处理系统是将滤清系统处理后的剩余20%含尘气体进行全面净化的除尘设备;其脉冲过滤装置的除尘效率>99.5%。粉尘处理管道将滤清过程中滞留于滤清系统内的粉尘转移至脉冲过滤装置内进行粉尘进一步过滤、处理。所述暖风回送系统的作用是让公共作业场所内的“暖风”不因净化设备的使用而被排除掉。启用时,关闭回风罩与回风盖一起组成密闭的“回风容器”,在回风风机及回风阀门的输送下,滤清系统滤出的洁净气体又被回送到公共作业场所中,从而避免了室内环境温度不因“除尘”而降低;暖风回送系统启用于秋、冬、春季必要时。在停用暖风回送系统时,关闭暖风回送系统的控制程序,打开回风盖,经滤清系统滤清的清净气体直接排空。暖风回送系统的控制程序由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当处于初夏至初秋季节时,打开回风罩时,使回风罩与回风盖分离,关闭回风风机与回风阀门,使滤清后的空气直接排空,保持工作场所不断涌入新鲜空气;当处于初冬至初春季节时,关闭回风罩时,回风罩与回风盖扣合,回风罩与回风盖组成可容纳滤清装置的密闭空间,工作时打开回风风机与回风阀门,使滤清后的洁净空气通过回风管道回送至公共作业场所,以达到公共作业场所内的温度不“流失”。用于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公共作业场所连通的滤清系统,所述滤清系统包括滤清管道和滤清装置;所述滤清管道的进口与公共作业场所连通,滤清管道的出口与滤清装置连通,所述滤清管道为若干通风管道;粉尘净化处理系统,所述粉尘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粉尘处理管道和脉冲过滤装置,粉尘处理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滤清装置与脉冲过滤装置;暖风回送系统,所述暖风回送系统包括回风管道,回风罩和回风盖,所述回风罩设置在滤清装置的外部,当关闭回风罩时,回风罩与回风盖扣合,回风罩与回风盖组成可容纳滤清装置的密闭空间,所述回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上述密闭空间和公共作业场所连通;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滤清系统、粉尘净化处理系统和暖风回送系统均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对本净化处理系统进行智能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公共作业场所连通的滤清系统,所述滤清系统包括滤清管道和滤清装置;所述滤清管道的进口与公共作业场所连通,滤清管道的出口与滤清装置连通,所述滤清管道为若干通风管道;粉尘净化处理系统,所述粉尘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粉尘处理管道和脉冲过滤装置,粉尘处理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滤清装置与脉冲过滤装置;暖风回送系统,所述暖风回送系统包括回风管道,回风罩和回风盖,所述回风罩设置在滤清装置的外部,当关闭回风罩时,回风罩与回风盖扣合,回风罩与回风盖组成可容纳滤清装置的密闭空间,所述回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上述密闭空间和公共作业场所连通;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滤清系统、粉尘净化处理系统和暖风回送系统均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对本净化处理系统进行智能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管道上设有滤清风机和滤清阀门,所述滤清阀门为自动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共作业场所粉尘及游离、悬浮物质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广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一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