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生态鱼植共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337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虹吸生态鱼植共生装置,属于观赏景观领域,包括养殖盆、虹吸罩、种植盆、螺母、L形接头、水管、水泵、陶粒、虹吸柱和防磨纹,种植盆设置在养殖盆上方,虹吸柱设置在虹吸罩内部,种植盆通过虹吸柱与养殖盆连通,陶粒设置在种植盆内部,L形接头设置在螺母和水管之间,螺母将L形接头固定在种植盆上,水管底部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与L形接头相连通,防磨纹设置在养殖盆的底部。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简单,装配非常方便;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零件少且易于生产,成本低;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一个潜水泵即可带动整个系统,节约能源。

Siphon Eco-Fish Planting Symbiotic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phon ecological fish-planting symbiosis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ornamental landscape, including aquaculture basin, siphon hood, planting basin, nut, L-shaped joint, water pipe, water pump, ceramisite, siphon column and anti-abrasion grain. The planting basin is located above the aquaculture basin, the siphon column is located inside the siphon hood, the planting bas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aquaculture basin through the siphon column, and the ceramisite is located inside the planting basin. The L-shaped joi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nut and the water pipe. The nut fixes the L-shaped joint on the planting basin. A water pump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pipe. The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L-shaped joint through the water pipe. The anti-wear threa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aquaculture basin. The beneficial effects are as follows: 1.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the assembly is very convenient; 2. The part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few and easy to produce, and the cost is low; 3. The water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recycled and saved water resources; 4. The utility model only needs a submersible pump to drive the whole system and sav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吸生态鱼植共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观赏景观领域,特别是涉及虹吸生态鱼植共生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商场、酒店的大厅中,人们经常能看到放置的水族箱,里面养殖的鱼类、水藻等观赏品种可以为人们提供美的感受,提高了生活的乐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家庭用的水族箱也层出不穷,这种占用空间较小的箱体普遍被用于养殖观赏用的金鱼、乌龟等品种,还可以种植水草,具有体积小、运输方便、成本低的优点,为人们提供了乐趣,但同时,这种传统的鱼植共生系统存在着较大的缺点,比如这种传统的鱼植共生系统是无法移动的,当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排查也比较麻烦,传统的鱼植共生系统的缺陷在于固定在一个大范围的地面,传统的鱼植共生系统的滤水装置是直排滤水,需要频繁换水,还需要对水进行增氧,避免鱼类缺氧死亡,日常维护较为繁琐,容易造成用户身体劳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虹吸生态鱼植共生装置,本技术虹吸生态鱼植共生系统结构原理简单,装配非常方便。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虹吸生态鱼植共生装置,包括养殖盆、虹吸罩、种植盆、螺母、L形接头、水管、水泵、陶粒、虹吸柱和防磨纹,种植盆设置在养殖盆上方,虹吸柱设置在虹吸罩内部,种植盆通过虹吸柱与养殖盆连通,陶粒设置在种植盆内部,L形接头设置在螺母和水管之间,螺母将L形接头固定在种植盆上,水管底部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与L形接头相连通,防磨纹设置在养殖盆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的种植盆与养殖盆叠放在一起,所述的种植盆与养殖盆通过摩擦力嵌套连接,这样设置便于种植盆和养殖盆的装配成型,提高了本技术的装配便捷性。作为优选,所述的种植盆与虹吸柱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的虹吸罩与虹吸柱嵌套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虹吸罩和虹吸柱的共同作用,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控制种植盆内的水平面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母与种植盆通过螺纹装配连接,所述的螺母与L形接头通过螺纹装配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螺母将L形接头固定在种植盆上。作为优选,所述的L形接头与水管通过管箍密封拧接,所述的水管与水泵通过管箍密封拧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水泵将养殖盆底部的水通过水管抽出,并由L形接头送入种植盆上,完成水的循环。作为优选,所述的防磨纹通过挤压成型在养殖盆底部,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养殖盆的耐磨性和防滑性,避免其在地上滑动导致危险。作为优选,所述的陶粒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这样设置可以用于通过陶粒对种植盆内的水进行过滤处理,提高水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结构原理简单,装配非常方便;2、本技术的零件少且易于生产,成本低;3、本技术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4、本技术只需一个潜水泵即可带动整个系统,节约能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虹吸生态鱼植共生系统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虹吸生态鱼植共生系统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虹吸生态鱼植共生系统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虹吸生态鱼植共生系统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养殖盆;2-虹吸罩;3-种植盆;4-螺母;5-L形接头;6-水管;7-水泵;8-陶粒;9-虹吸柱;10-防磨纹。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虹吸生态鱼植共生装置,包括养殖盆1、虹吸罩2、种植盆3、螺母4、L形接头5、水管6、水泵7、陶粒8、虹吸柱9和防磨纹10,种植盆3设置在养殖盆1上方,虹吸柱9设置在虹吸罩2内部,种植盆3通过虹吸柱9与养殖盆1连通,陶粒8设置在种植盆3内部,L形接头5设置在螺母4和水管6之间,螺母4将L形接头5固定在种植盆3上,水管6底部设置有水泵7,水泵7通过水管6与L形接头5相连通,防磨纹10设置在养殖盆1的底部。其中,所述的种植盆3与养殖盆1叠放在一起,所述的种植盆3与养殖盆1通过摩擦力嵌套连接,这样设置便于种植盆3和养殖盆1的装配成型,提高了本技术的装配便捷性;所述的种植盆3与虹吸柱9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的虹吸罩2与虹吸柱9嵌套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虹吸罩2和虹吸柱9的共同作用,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控制种植盆3内的水平面高度;所述的螺母4与种植盆3通过螺纹装配连接,所述的螺母4与L形接头5通过螺纹装配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螺母4将L形接头5固定在种植盆3上;所述的L形接头5与水管6通过管箍密封拧接,所述的水管6与水泵7通过管箍密封拧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水泵7将养殖盆1底部的水通过水管6抽出,并由L形接头5送入种植盆3上,完成水的循环;所述的防磨纹10通过挤压成型在养殖盆1底部,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养殖盆1的耐磨性和防滑性,避免其在地上滑动导致危险;所述的陶粒8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这样设置可以用于通过陶粒8对种植盆3内的水进行过滤处理,提高水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水泵7从养殖盆1中连续不间断抽水并携带鱼粪经过水管6和L形接头5到种植盆3中,陶粒8培养细菌分解鱼粪提供植物肥料,当种植盆3中的水量达到虹吸柱9的高度,即种植盆3最高水位,虹吸原理会将种植盆3中已过滤的水抽入养殖盆1,水位低至虹吸罩2的台阶处后自动停止抽水,即种植盆3最低水位,由于水泵7不间断抽水,水位再次上升,等待下次虹吸,从而形成潮起潮落,虹吸原理会使种植盆3中的水在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形成间隙式循环,从而让植物根系在有水无氧的状态和有氧无水状态下转换,来满足植物根系对氧气和水分的需求,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虹吸生态鱼植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盆(1)、虹吸罩(2)、种植盆(3)、螺母(4)、L形接头(5)、水管(6)、水泵(7)、陶粒(8)、虹吸柱(9)和防磨纹(10),种植盆(3)设置在养殖盆(1)上方,虹吸柱(9)设置在虹吸罩(2)内部,种植盆(3)通过虹吸柱(9)与养殖盆(1)连通,陶粒(8)设置在种植盆(3)内部,L形接头(5)设置在螺母(4)和水管(6)之间,螺母(4)将L形接头(5)固定在种植盆(3)上,水管(6)底部设置有水泵(7),水泵(7)通过水管(6)与L形接头(5)相连通,防磨纹(10)设置在养殖盆(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虹吸生态鱼植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盆(1)、虹吸罩(2)、种植盆(3)、螺母(4)、L形接头(5)、水管(6)、水泵(7)、陶粒(8)、虹吸柱(9)和防磨纹(10),种植盆(3)设置在养殖盆(1)上方,虹吸柱(9)设置在虹吸罩(2)内部,种植盆(3)通过虹吸柱(9)与养殖盆(1)连通,陶粒(8)设置在种植盆(3)内部,L形接头(5)设置在螺母(4)和水管(6)之间,螺母(4)将L形接头(5)固定在种植盆(3)上,水管(6)底部设置有水泵(7),水泵(7)通过水管(6)与L形接头(5)相连通,防磨纹(10)设置在养殖盆(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生态鱼植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盆(3)与养殖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浪
申请(专利权)人:前海动点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