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25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包括保温部和遮盖部,所述遮盖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保温部的上部;所述保温部包括圆柱型外壳、加温单元和控制单元以及不锈钢内锅,所述遮盖部包括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锅盖,所述锅盖的底部一体设有环形凸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其安全可靠,可防止患者加温袋装的中药时发生触电现象,温度控制较好,可防止烫伤患者,加温速度较快,可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为患者节约时间,同时可有效防止干烧现象,可杜绝火灾隐患,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菌、防粘、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不仅可有效防止不锈钢内锅的内表面滋养细菌、黏粘异物、还能够有效延长不锈钢内锅的使用寿命。

A heating dev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inese medicine he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eat preservation part and a cover part, which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install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heat preservation part; the heat preservation part includes a cylindrical shell, a heating unit and a control unit, and a stainless steel inner pot. The cover part includes a pot cover made of transparent plexiglass, and the bottom of the pot cover is integrally provided with a ring convex ring. The invention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can prevent electric shock when the patient warms up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cked in bags.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s good, the scald patient can be prevented, the warming speed is fast, the waiting time of the patient can be reduced, the waiting time of the patient can be saved, the dry burning phenomenon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the hidden danger of fire can be eliminated, and the prepared protective layer has better properties of anticorrosion, bacteria prevention, sticking prevention and aging resistance. It has good adhesion and is not easy to fall off. I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inner surface of stainless steel inner pot from nourishing bacteria and sticking foreign bodies, but also effectively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stainless steel inner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加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药加温装置。
技术介绍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袋装的中药,平时都是患者自己放在开水里加温的,不容易控制温度,容易发生烫伤或意外,而且很不方便。为此提出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温度控制较好,可防止烫伤患者,加温速度较快,可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为患者节约时间,同时可有效防止干烧现象,可杜绝火灾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防止患者加温袋装的中药时发生触电现象,温度控制较好,可防止烫伤患者,加温速度较快,可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为患者节约时间,同时可有效防止干烧现象,可杜绝火灾隐患,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菌、防粘、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不仅可有效防止不锈钢内锅的内表面滋养细菌、黏粘异物、还能够有效延长不锈钢内锅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包括保温部和遮盖部,所述遮盖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保温部的上部;所述保温部包括圆柱型外壳、加温单元和控制单元以及不锈钢内锅,所述加温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外壳的内部底部,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加温单元的中间位置处,且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加温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不锈钢内锅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外壳的内部上部,且所述不锈钢内锅的底部与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加温单元的上部均相接触;所述遮盖部包括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锅盖,所述锅盖的底部一体设有环形凸圈,且所述锅盖可拆卸盖在所述不锈钢内锅的上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部用于给不锈钢内锅内部加入的水进行加热保温,不锈钢内锅内部的水用来给袋装的中药进行加温保温,可防止在冬季病人服用较冷的中药而产生不适;加温单元用于提供热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加温单元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不锈钢内锅内部的水温,不仅可以防止不锈钢内锅内部的水温过热,也可以防止不锈钢内锅内部的水温过低,既能较好的对袋装的中药进行加温,又能防止烫伤患者;遮盖部用于遮盖不锈钢内锅的上部,可防止不锈钢内锅的内部落尘,又可防止不锈钢内锅的内部热量快速散失,从而使得该装置的保温效果较好。进一步的,所述加温单元包括圆柱型支撑壳体,所述圆柱型支撑壳体的上部为封闭端,且所述圆柱型支撑壳体的底端密封安装有底盖,所述圆柱型支撑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环形感应线圈,且所述圆柱型支撑壳体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环形感应线圈通入交流电时产生对的磁感线切割不锈钢内锅产生热量,使得加温单元的加温速度较快,可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为患者节约时间,另外,环形感应线圈与不锈钢内锅不接触,从而可防止患者加温袋装的中药时发生触电现象,从而使得该装置安全可靠。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型支撑壳体的上部还固定安装有环形陶瓷隔热垫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陶瓷隔热垫板对不锈钢内锅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可防止不锈钢内锅烫伤圆柱型支撑壳体。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底端为封闭结构的圆筒体,所述圆筒体的上端密封安装有中部带有圆孔的端盖,且所述圆筒体的内部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形金属导电片,两个所述弧形金属导电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圆筒体的内部底部居中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与两个所述弧形金属导电片互不接触,且所述弹性伸缩杆的上部外部固定套装有圆形金属导电片,所述弹性伸缩杆的上端贯穿所述圆孔延伸至所述端盖的上方,且所述弹性伸缩杆的上端端部固定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上部内部居中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的感应部与所述不锈钢内锅的底部相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锈钢内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开关将会自动断开,可防止不锈钢内锅内部的水温过高,在不锈钢内锅的温度降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开关将会自动闭合,可防止不锈钢内锅内部的水温过底,此外,在不锈钢内锅的内部没水时,在弹性伸缩杆的作用下,圆形金属导电片将会脱离两个弧形金属导电片,此时环形感应线圈将会断电,可有效防止干烧现象,可杜绝火灾隐患、安全可靠,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伸缩杆包括内插杆、弹簧和外套杆,所述内插杆的底端与所述圆筒体的内底壁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活动安装在所述外套杆的内部,所述外套杆的上端与所述圆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内插杆的上端活动安插在所述外套杆的底端内部,且所述内插杆的上端与所述弹簧的底端相抵触,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外套杆的内顶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弹性伸缩杆的结构比较稳定,可保证外套杆沿着内插杆升降。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型外壳的后部还设有电源插口,所述电源插口的内部可拆卸插接有尾部插头,所述尾部插头外端面上通过电源线固定连接有电源插头,所述圆柱型外壳的前部还设有电源开关和指示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电源插头便于拆装,从而使得该装置便于存放,可防止电源线因不能拆装而缠绕在圆柱型外壳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插口通过导线依次与所述温控开关和两个所述弧形金属导电片以及所述环形感应线圈串联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指示灯均串接在所述温控开关和所述环形感应线圈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防止不锈钢内锅内部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又可以防止不锈钢内锅干烧,同时可根据指示灯的工作状态,得知该装置的加热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型外壳的外部还对称一体设有两个把手,且所述圆柱型外壳的底部还均匀固定安装有三个橡胶支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把手的设置,使得该装置便于拿起,三个橡胶支脚的设置对整个装置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可防止该装置在放置时发生侧滑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锅盖的上部居中还设有操作手柄,所述不锈钢内锅的边沿还一体设有用于包覆所述圆柱型外壳上端壁的反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手柄的设置,使得锅盖方便拿起,反边的设置,可防止该装置工作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到锅盖液化时的水珠滴入圆柱型外壳的内部,可避免圆柱型外壳内部的用电部件发生短路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内锅的内表面上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聚四氟乙烯颗粒20-30份、氧化锌粉末8-10份、银粉13-18份、石墨粉8-12份、香辛料5-8份、甘油3-5份、醇酯十二2-4份、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1-3份和水30-50份;S1、将称量好的甘油、醇酯十二、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12-15min,搅拌速度为600-7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聚四氟乙烯颗粒、氧化锌粉末、银粉、石墨粉和香辛料加入磨粉机中进行磨粉至颗粒直径不大于4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设置为700-900r/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包括保温部(1)和遮盖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保温部(1)的上部;所述保温部(1)包括圆柱型外壳(3)、加温单元(7)和控制单元(8)以及不锈钢内锅(9),所述加温单元(7)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外壳(3)的内部底部,所述控制单元(8)安装在所述加温单元(7)的中间位置处,且所述控制单元(8)和所述加温单元(7)电性连接,所述不锈钢内锅(9)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外壳(3)的内部上部,且所述不锈钢内锅(9)的底部与所述控制单元(8)以及所述加温单元(7)的上部均相接触;所述遮盖部(2)包括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锅盖(11),所述锅盖(11)的底部一体设有环形凸圈(17),且所述锅盖(11)可拆卸盖在所述不锈钢内锅(9)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包括保温部(1)和遮盖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部(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保温部(1)的上部;所述保温部(1)包括圆柱型外壳(3)、加温单元(7)和控制单元(8)以及不锈钢内锅(9),所述加温单元(7)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外壳(3)的内部底部,所述控制单元(8)安装在所述加温单元(7)的中间位置处,且所述控制单元(8)和所述加温单元(7)电性连接,所述不锈钢内锅(9)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外壳(3)的内部上部,且所述不锈钢内锅(9)的底部与所述控制单元(8)以及所述加温单元(7)的上部均相接触;所述遮盖部(2)包括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锅盖(11),所述锅盖(11)的底部一体设有环形凸圈(17),且所述锅盖(11)可拆卸盖在所述不锈钢内锅(9)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单元(7)包括圆柱型支撑壳体(18),所述圆柱型支撑壳体(18)的上部为封闭端,且所述圆柱型支撑壳体(18)的底端密封安装有底盖(20),所述圆柱型支撑壳体(18)内部固定安装有环形感应线圈(19),且所述圆柱型支撑壳体(18)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单元(8)的第一安装槽(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型支撑壳体(18)的上部还固定安装有环形陶瓷隔热垫板(3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8)包括底端为封闭结构的圆筒体(22),所述圆筒体(22)的上端密封安装有中部带有圆孔(30)的端盖(26),且所述圆筒体(22)的内部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形金属导电片(23),两个所述弧形金属导电片(2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圆筒体(22)的内部底部居中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杆(24),所述弹性伸缩杆(24)与两个所述弧形金属导电片(23)互不接触,且所述弹性伸缩杆(24)的上部外部固定套装有圆形金属导电片(25),所述弹性伸缩杆(24)的上端贯穿所述圆孔(30)延伸至所述端盖(26)的上方,且所述弹性伸缩杆(24)的上端端部固定安装有圆板(27),所述圆板(27)的上部内部居中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8),所述第二安装槽(2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温控开关(29),所述温控开关(29)的感应部与所述不锈钢内锅(9)的底部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药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杆(24)包括内插杆(33)、弹簧(32)和外套杆(31),所述内插杆(33)的底端与所述圆筒体(22)的内底壁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2)活动安装在所述外套杆(31)的内部,所述外套杆(31)的上端与所述圆板(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