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壳体;变压器主体,其安装在变压器壳体上;变压器主体包括铁芯、线圈,线圈和铁芯的外围设有吸热板,其包括两组面板、多个吸热条,位于两组面板内侧面上设有多个吸热管;两组面板外侧面上分别设有多个凸起,每个凸起与变压器主体相抵触;位于两组面板的上面板上端设有导热管,每个导热管的末端向上依次伸出变压器主体、变压器壳体,并裸露在外界环境中,且在露出部分连有散热板,其上设有多个散热片,在每个散热片缠绕有多条散热筋;位于两组面板的下面板下端设有固定块,每个固定块底部固定在变压器主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现吸热、导热、散热的过程,以达到散热效率快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型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可用于终端供电和环网供电,转换十分方便,保障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但是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发热量很大,需要配备相应的散热设备。现有的变压器受高温环境的影响,易把电能过多地转化成热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变压器温度过高会对变压器的线圈不利,容易使线圈老化,缩短线圈的使用寿命;同时变压器散热性差,导致铁芯温度过高,会存在火灾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散热型变压器,能够较快对线圈进行降温散热处理,同时,也能够对铁芯进行接触性吸热降温处理,然后通过导热管将热量导出至变压器壳体外的散热片上,以实现吸热、导热、散热的步骤,使变压器内部起到降温的效果,避免热量在变压器壳体内积聚,保障变压器始终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使用安全性高,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散热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壳体;变压器主体,其安装在所述变压器壳体上;所述变压器主体包括铁芯、以及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所述线圈和铁芯的外围设有相配合的吸热板,所述吸热板包括两组面板、以及连接两组面板的多个吸热条,位于所述两组面板内侧面上设有与铁芯相抵触的多个吸热管;所述两组面板外侧面的径向上分别设有多个凸起,每个所述凸起与变压器主体相抵触;位于所述两组面板的上面板上端,且在多个凸起的相邻凸起之间设有导热管,每个所述导热管的末端向上依次伸出变压器主体、变压器壳体,并裸露在外界环境中,且在露出部分连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间距排列的多个散热片,在每个散热片径向上缠绕有多条散热筋;位于所述两组面板的下面板下端,且在多个凸起的相邻凸起之间设有固定块,每个固定块底部固定在变压器主体上。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线圈包括缠绕在铁芯上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吸热板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线圈的上方。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变压器铁芯是由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所述冷轧硅钢片间隔有绝缘物质。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变压器壳体上设有用于每个导热管穿过的通孔。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吸热板与每个导热管通过螺纹连接;散热板与每个所述导热管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吸热板、多个吸热条以及多个吸热管的材质为金属软质材料。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变压器壳体上设有与多个导热管相配合的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口相对位置安装有排气扇,所述排气扇位于变压器壳体上。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2)本专利技术的变压器将工作中线圈、铁芯产生的热量直接导出变压器壳体再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效果好,有效避免热量在变压器壳体内积聚,保障变压器始终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使用安全性高,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型变压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散热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壳体1;变压器主体2,其安装在所述变压器壳体1上;所述变压器主体2包括铁芯3、以及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4,所述线圈4和铁芯3的外围设有相配合的吸热板5,所述吸热板包括两组面板51、以及连接两组面板51的多个吸热条53,位于所述两组面板51内侧面上设有与铁芯3相抵触的多个吸热管6;所述两组面板51外侧面的径向上分别设有多个凸起52,每个所述凸起与变压器主体2相抵触;位于所述两组面板的上面板511上端,且在多个凸起52的相邻凸起之间设有导热管7,每个所述导热管7的末端向上依次伸出变压器主体2、变压器壳体1,并裸露在外界环境中,且在露出部分连有散热板8,所述散热板8上设有间距排列的多个散热片9,在每个散热片径向上缠绕有多条散热筋10;位于所述两组面板的下面板512下端,且在多个凸起52的相邻凸起之间设有固定块13,每个固定块底部固定在变压器主体上2。工作原理: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时,吸热板5把线圈4和铁芯3上产生的热量吸收,同时,抵触在铁芯3上的吸热管6把铁芯上的剩余热量吸收,并传送至吸热板5上;吸热板外侧设置的多个凸起52:一方面增加吸热板5的表面积,提高吸热的容量与效率,另一方面,在相邻凸起之间固定导热管7,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导热管7将热量导出至散热板8上,多个散热片9将热量散失在外界环境中,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整个过程,变压器将工作中线圈4、铁芯3产生的热量直接导出变压器壳体1再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效果好,有效避免热量在变压器壳体1内积聚,保障变压器始终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使用安全性高,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散热片上设计散热筋10,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多个固定块13的设计,将吸热板5固定在变压器主体2上,防止其移动,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线圈4包括缠绕在铁芯3上的初级线圈41和次级线圈42。采用这种方式,以实现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效果,当初级线圈41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3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42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产生交流电压、交变电流和阻抗。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吸热板5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线圈4的上方。采用这种方式,吸热板5能够将包含全部线圈4,并对所有线圈进行吸热降温,使变压器主体4内部能够在适宜温度下工作,提高其运转的效率,延长线圈以及铁芯的使用寿命。另一种实例中,变压器铁芯3是由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所述冷轧硅钢片间隔有绝缘物质。采用这种方式,使变压器铁芯3铁损低、在较高磁场下磁感高,表面光滑、平整、厚度均匀,表面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能防蚀和改善冲片性。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变压器壳体1上设有用于每个导热管7穿过的通孔(未示出)。采用这种方式,多个导热管7将热量从变压器主体2内导出至变压器壳体1外,有效避免热量在变压器壳体1内积聚,保障变压器始终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使用安全性高,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吸热板5与每个导热管7通过螺纹连接;散热板与每个所述导热管通过螺纹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与安装,方便运输。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吸热板5、多个吸热条53以及多个吸热管6的材质均为金属软质材料。采用这种方式,以实现吸热板5、每个吸热条53以及每个吸热管6具有耐高温、吸热效率快,密封性好,绝缘性好的特点,为后续的散热过程奠定基础。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变压器壳体1上设有与多个导热管7相配合的进气口11,位于所述进气口相对位置安装有排气扇11,所述排气扇12位于变压器壳体1上。采用这种方式,进气口11与排气扇12形成气流循环,促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壳体;变压器主体,其安装在所述变压器壳体上;所述变压器主体包括铁芯、以及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所述线圈和铁芯的外围设有相配合的吸热板,所述吸热板包括两组面板、以及连接两组面板的多个吸热条,位于所述两组面板内侧面上设有与铁芯相抵触的多个吸热管;所述两组面板外侧面的径向上分别设有多个凸起,每个所述凸起与变压器主体相抵触;位于所述两组面板的上面板上端,且在多个凸起的相邻凸起之间设有导热管,每个所述导热管的末端向上依次伸出变压器主体、变压器壳体,并裸露在外界环境中,且在露出部分连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间距排列的多个散热片,在每个散热片径向上缠绕有多条散热筋;位于所述两组面板的下面板下端,且在多个凸起的相邻凸起之间设有固定块,每个固定块底部固定在变压器主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壳体;变压器主体,其安装在所述变压器壳体上;所述变压器主体包括铁芯、以及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所述线圈和铁芯的外围设有相配合的吸热板,所述吸热板包括两组面板、以及连接两组面板的多个吸热条,位于所述两组面板内侧面上设有与铁芯相抵触的多个吸热管;所述两组面板外侧面的径向上分别设有多个凸起,每个所述凸起与变压器主体相抵触;位于所述两组面板的上面板上端,且在多个凸起的相邻凸起之间设有导热管,每个所述导热管的末端向上依次伸出变压器主体、变压器壳体,并裸露在外界环境中,且在露出部分连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间距排列的多个散热片,在每个散热片径向上缠绕有多条散热筋;位于所述两组面板的下面板下端,且在多个凸起的相邻凸起之间设有固定块,每个固定块底部固定在变压器主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型变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星脉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