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和雷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621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和雷达系统,该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包括壳体、动力模块及法兰,其中,动力模块容置于壳体内部,壳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法兰设置于第一开口上方并通过第一开口连接动力模块,动力模块通过带动法兰旋转,进而带动法兰上固定的雷达旋转扫描;该雷达系统中使用了上述方位扫描定位机构,法兰连接方式增大了雷达的视场角,使得雷达的视野更加宽广,同时,将动力模块容置于壳体之中,结构紧凑,易于运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微变感知预警雷达控制系统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视场角固定、体积较大及不易便携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和雷达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边坡雷达系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变感知预警雷达的紧凑型方位扫描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微变感知雷达系统主要用于边坡形变监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大区域、全天时全天候、24小时连续监测的技术优势,是垮塌灾害监测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极大的减少或避免因边坡位移形变引起的滑坡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内外的典型系统中,地基激光雷达获取地形信息精度较高,但在变形监测方面精度相对较低;《大型人工边坡稳定性地基InSAR监测研究》提及的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用于变形监测相当困难且精度较差;《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地震形变监测中的应用》介绍了用两幅SAR影像高精度获取地面三维高程信息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上述国内外微变感知雷达存在视场角固定、占地空间较大、不易便携等问题,限制其进一步广泛应用,难以满足矿山边坡位移监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用于微变感知预警雷达系统,该方位扫描定位机构视野宽广、体积小、节约占地空间以及方便运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用于雷达系统,所述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包括壳体、法兰及动力模块,其中,所述壳体内部中空以容置所述动力模块,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法兰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动力模块,所述法兰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之上。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电机、蜗杆及同步带模块,所述电机及蜗杆并行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同步带模块,所述电机旋转带动所述同步带模块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蜗杆旋转。具体的,所述同步带模块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以及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固定在所述蜗杆的旋转轴上,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优选的,在所述壳体顶部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外侧设置有一向上的环形凸起,所述法兰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法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动力模块还包括主轴、主轴轴承及环形基座,所述主轴通过所述主轴轴承连接所述法兰,所述基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基座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法兰和所述主轴;所述动力模块还包括与所述蜗杆配合使用的蜗轮,所述蜗轮嵌套固定在所述主轴的外侧。进一步的,在所述主轴外侧还套设有圆磁栅环;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之间还安装有行星减速器。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动力模块从所述第二开口装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匹配的底板,所述底板扣合住所述第二开口。优选的,所述动力模块还包括电机安装板和蜗杆支架,所述电机安装板用于固定所述电机,所述蜗杆支架用于固定所述蜗杆。优选的,所述法兰顶部开设有螺钉孔,用于通过螺钉固定雷达。基于本技术的另一构思,还提供了一种雷达系统,所述雷达系统包含上述方案中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将动力模块容置于壳体中,增强了防雨防尘能力,以保护壳体内部动力模块的零部件,易于运输,此外,动力模块采用同步带传动,将电机和行星减速器并行设置于蜗杆的一侧,使得动力模块结构更加紧凑,体积缩小,最大程度地节约占地空间;本技术提供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的壳体顶部开设有与法兰大小适配的第一开口,法兰位于壳体外侧上方,且通过第一开口与动力模块相连接,动力模块带动法兰旋转,进而带动固定在法兰上的雷达进行旋转扫描,有效的增加了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的雷达视场角,使得雷达的视野更加宽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方位扫描定位机构模块示意图;图2为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第一视角截面示意图;图4为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第二视角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1-壳体,102-壳体底板;2-动力模块,201-电机;202-行星减速器,2031-第一同步带轮;2032-同步带,2033-第二同步带轮;204-蜗杆,205-蜗轮;206-主轴,207-主轴轴承;2071-主轴轴承外圈,2072-主轴轴承内圈;2073-主轴轴承滚珠,208-圆磁栅;209-电机安装板,210-基座;3-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用于雷达系统,该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包括壳体101、法兰3及动力模块2,其中,壳体101内部中空以容置动力模块2,壳体101为长方体,以使其与动力模块2整体形状达到最大契合,节约占地空间;法兰3为圆形,与之适配的,壳体顶部开设有圆形的第一开口,法兰通过第一开口连接动力模块2,法兰3置于壳体的第一开口之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将动力模块容置于壳体101中,壳体可采用耐磨防腐蚀材料,如此增强了防雨防尘能力,以保护壳体101内部动力模块2的零部件,易于运输;本技术提供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的壳体101顶部开设有与法兰3大小适配的第一开口,法兰3位于壳体101外侧上方,且通过第二开口与动力模块2相连接,动力模块2带动法兰3旋转,进而带动固定在法兰3上的雷达进行旋转扫描,有效的增加了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的雷达视场角,使得雷达的视野更加宽广。实施例二请参见图2、图3或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动力模块2包括电机201、蜗杆204及同步带模块,所述电机201及蜗杆204并行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同步带模块,电机201旋转带动同步带模块旋转,进而带动蜗杆旋转。其中,同步带模块包括第一同步带轮2031、第二同步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用于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包括壳体、法兰及动力模块,其中,所述壳体内部中空以容置所述动力模块,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法兰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动力模块,所述法兰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用于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包括壳体、法兰及动力模块,其中,所述壳体内部中空以容置所述动力模块,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法兰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动力模块,所述法兰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电机、蜗杆及同步带模块,所述电机及蜗杆并行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同步带模块,所述电机旋转带动所述同步带模块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蜗杆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模块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以及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固定在所述蜗杆的旋转轴上,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顶部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外侧设置有一向上的环形凸起,所述法兰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法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平林赟李洋张远田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