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拆结构及AR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613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拆结构及AR眼镜,该装拆结构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装拆在一起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一磁铁吸附在一起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向外延伸的弧形筋,且所述弧形筋的外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弧形筋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用于与凸起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弧形筋在所述凹槽中径向转动的凹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拆结构,拆装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拆结构及AR眼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拆结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拆结构,以及一种AR眼镜。
技术介绍
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是一种在屏幕上将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中,并进行互动的一种新技术。AR眼镜作为实现AR技术的一种载体,可以看作是一台微型的手机,通过跟踪眼球视线轨迹判断用户目前处于的状态,并且可以开启相应功能。现有技术中,AR眼镜因为受产品体积的限制,电源体积小,使用时间短。有的AR眼镜不能更换电池,有的AR眼镜需要专业工具将电池部分拆下,再换上新的电池,使得AR眼镜使用受限,用户体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拆结构的新技术方案,以便于快捷装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拆结构,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装拆在一起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一磁铁吸附在一起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向外延伸的弧形筋,且所述弧形筋的外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弧形筋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用于与凸起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弧形筋在所述凹槽中径向转动的凹陷。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相对设置有两组第一磁铁,以及,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相对设置有两组第二磁铁,其中,各组第一磁铁被配置为与其中一组第二磁铁吸附在一起。可选地,所述两组第一磁铁、用于吸附的一极的极性相反,以及,所述两组第二磁铁、用于吸附的一极的极性相反。可选地,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单个磁铁,或者,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包括相同数量的磁铁模组。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弧形筋,以及,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两个凹陷,其中,每一个凹陷用于与对应的凸起相配合以限制对应的弧形筋在所述凹槽中径向转动。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为用于容纳电池的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用于容纳主板的壳体。可选地,所述装拆结构还包括:两个电极和两个电池弹片,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各电极设置在对应的通孔中,各电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池弹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各电池弹片分别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在装配模式下,各电极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电池弹片相接触以使电路导通。可选地,所述电池弹片包括直立部和翻边部,其中,所述直立部和翻边部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直立部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所述两个电池弹片的翻边部未连接有所述直立部的一端的朝向相反。可选地,所述弧形筋与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成型的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AR眼镜,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装拆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拆装方便快捷,在装配模式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相互吸引限制轴向活动,通过弧形筋的凸起卡在凹槽槽壁上的凹陷处实现径向固定,在拆卸时,通过旋转的方式使得弧形筋的凸起脱离在凹槽槽壁上的凹陷处,再通过外力使第一壳体沿着远离第二壳体的方向移动,以完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拆卸。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装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示出的装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装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示出的装拆结构中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示出的装拆结构中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AR眼镜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装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示出的装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根据图1所示,该装拆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00以及用于与第一壳体100装拆在一起的第二壳体200。第一壳体100的装拆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300。第二壳体200的装拆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一磁铁300吸附在一起的第二磁铁400。第一壳体100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筋110。弧形筋110伸出第一壳体100的拆装端面,且垂直于该端面。根据图2所示,弧形筋110的外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111。第二壳体200的拆装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与弧形筋110配合的凹槽210。凹槽210的槽壁上形成有与用于凸起111相配合以限制弧形筋110在凹槽210中径向转动的凹陷2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拆结构,拆装方便快捷。在装配模式下,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通过第一磁铁300和第二磁铁400的相互吸引限制轴向活动,通过弧形筋110的凸起111卡在凹槽210槽壁上的凹陷处实现径向固定,在拆卸时,通过旋转的方式使得弧形筋110的凸起111脱离在凹槽210槽壁上的凹陷处,再通过外力使第一壳体100沿着远离第二壳体200的方向移动,以完成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拆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和弧形筋110为一体成型的部件。第一壳体100和弧形筋110采用塑胶材料进行成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在进行装配时,通过第一磁铁300和第二磁铁400的相互吸引限制轴向活动后,弧形筋110的凸起111可能卡在凹槽210槽壁上的凹陷处,也可能未卡在凹槽210槽壁上的凹陷处。在弧形筋110的凸起111未卡在凹槽210槽壁上的凹陷处时,通过旋转第一壳体100的方式,使得弧形筋110的凸起111卡在凹槽210槽壁上的凹陷处,以防止第一壳体100相对于第二壳体200的径向转动。图2示出了第一壳体100的拆装端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筋110,每一个弧形筋110的外壁设有凸起111,相应地,第二壳体200的拆装端面上开设的凹槽210形成有两个凹陷211。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在装配模式下,每一个凹陷211用于与对应的凸起111相配合以限制对应的弧形筋110在凹槽210中径向转动。图2示出的弧形筋110的个数仅仅是一个示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的拆装端面上设置的弧形筋110还可为其他数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00的拆装端面上开设的凹槽210可以为盲槽,也可以为通孔。根据图1所示,第一壳体100的拆装端面上相对设置有两组第一磁铁300。第二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装拆在一起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一磁铁吸附在一起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筋,且所述弧形筋的外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弧形筋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用于与凸起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弧形筋在所述凹槽中径向转动的凹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装拆在一起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一磁铁吸附在一起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筋,且所述弧形筋的外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弧形筋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形成有用于与凸起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弧形筋在所述凹槽中径向转动的凹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拆装端面上相对设置有两组第一磁铁,以及,所述第二壳体的拆装端面上相对设置有两组第二磁铁,其中,各组第一磁铁被配置为与其中一组第二磁铁吸附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第一磁铁、用于吸附的一极的极性相反,以及,所述两组第二磁铁、用于吸附的一极的极性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单个磁铁,或者,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包括相同数量的磁铁模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龙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