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包边复合式自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88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密封圈领域,公开了一种全包边复合式自密封圈,该自密封圈分为一截面为矩形的第一环体和一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二环体,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一环体的底面与第二环体直角梯形的长底边相接;其中,第一环体的上端面包覆有第一不锈钢包边,第一不锈钢包边同时覆盖住第一环体上端面的内缘角和外缘角;第二环体的下端面包覆有第二不锈钢包边,第二不锈钢包边同时覆盖住第二环体下端面的内缘角和外缘角。第一不锈钢包边、第二不锈钢包边提高了自密封圈矩形环体上端面和梯形环体下尖角部位的强度,避免了内外缘角容易被高压介质压坏的情况,且304不锈钢带能提高自密封圈被压缩后的变形恢复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包边复合式自密封圈
本技术涉密封圈领域,尤其涉及高压自密封结构阀门的阀盖自密封圈。
技术介绍
高压阀门的阀盖与阀体通常采用压力自紧式密封结构,在阀盖的密封室内安装自密封圈,自密封圈上部依次装有衬环、四开环、压紧板,自密封圈安装时的预紧力是通过拧紧预紧螺栓提供的。自密封圈是通过阀腔内的介质压力压紧自密封圈提供密封力,压力越高密封越好。现有自密封圈,其矩形上端面和45°尖角部位很容易被高温、高压介质压坏,影响阀盖与阀体的密封性能,而改进的I代复合式自密封圈(仅45°尖角包边)仅能解决45°尖角部位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包边复合式自密封圈,以有效解决现有自密封圈矩形上端面和下端尖角易损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包边复合式自密封圈,该自密封圈分为一截面为矩形的第一环体和一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二环体,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一环体的底面与第二环体直角梯形的长底边相接;其中,所述第一环体的上端面包覆有第一不锈钢包边,第一不锈钢包边同时覆盖住第一环体上端面的内缘角和外缘角;所述第二环体的下端面包覆有第二不锈钢包边,第二不锈钢包边同时覆盖住第二环体下端面的内缘角和外缘角。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的基材均为柔性石墨,柔性石墨的中间夹有若干层304不锈钢带。进一步的,所述304不锈钢带的厚度为0.1±0.0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密封圈,第一不锈钢包边、第二不锈钢包边提高了自密封圈矩形环体(即所述第一环体)上端面和梯形环体(即所述第二环体)下尖角部位的强度,避免了矩形环体上端面和梯形环体下尖角部位内外缘角容易被高压介质压坏的情况;(2)环体由柔性石墨及中间加的若干层304不锈钢带制成,能提高自密封圈被压缩后的变形恢复性能,延长自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环体,2-第二环体,3-第一不锈钢包边,4-第二不锈钢包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全包边复合式自密封圈,其内径为φd,外径为φD,该自密封圈在高度方向上可分为一截面为矩形的第一环体1和一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二环体2,第一环体1与第二环体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环体1的底面与第二环体2直角梯形的长底边相接;其中,所述第一环体1的上端面包覆有第一不锈钢包边3,第一不锈钢包边3同时覆盖住第一环体1上端面的内缘角和外缘角;所述第二环体2的下端面包覆有第二不锈钢包边4,第二不锈钢包边4同时覆盖住第二环体2下端面的内缘角和外缘角。由此,在第一不锈钢包边3、第二不锈钢4分别对第一环体1上端面内外缘角、第二环体2下端面内外缘角加固的作用下,自密封圈的强度得到大大提升,可以有效避高压介质作用下,上端面、下端面缘角被压坏的情况。此外,所述的第一环体1和第二环体2的基材均为柔性石墨,柔性石墨的中间夹有若干层304不锈钢带,304不锈钢带的数量可根据自密封圈的规格大小进行合理选用,其中,单个304不锈钢带的厚度优选为0.1±0.02mm。夹入若干层304不锈钢带,能提高自密封圈被压缩后的变形恢复性能,延长自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密封圈,其物理特性符合下表要求:可见,本技术的全包边复合式自密封圈能很好地解决密封圈上端面及下端面内外缘角容易被压坏的问题,并能提高其压缩后的变形恢复性能,使自密封结构阀门的密封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能为电厂减少自密封结构阀门维护成本,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包边复合式自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该自密封圈分为一截面为矩形的第一环体(1)和一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二环体(2),第一环体(1)与第二环体(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环体(1)的底面与第二环体(2)直角梯形的长底边相接;其中,所述第一环体(1)的上端面包覆有第一不锈钢包边(3),第一不锈钢包边(3)同时覆盖住第一环体(1)上端面的内缘角和外缘角;所述第二环体(2)的下端面包覆有第二不锈钢包边(4),第二不锈钢包边(4)同时覆盖住第二环体(2)下端面的内缘角和外缘角。

【技术特征摘要】
1.全包边复合式自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该自密封圈分为一截面为矩形的第一环体(1)和一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二环体(2),第一环体(1)与第二环体(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环体(1)的底面与第二环体(2)直角梯形的长底边相接;其中,所述第一环体(1)的上端面包覆有第一不锈钢包边(3),第一不锈钢包边(3)同时覆盖住第一环体(1)上端面的内缘角和外缘角;所述第二环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洲
申请(专利权)人:华夏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