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光灯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566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泛光灯及其制作方法,泛光灯包括:灯体、光源组件以及灯罩组件;其中,灯体包括主板及设置在主板上的多个散热导管,散热导管的两端贯通,相邻的两个散热导管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其中,自主板的中部至主板的相对两端,散热导管的高度逐渐变低;灯体的与散热导管相背的一面与灯罩组件形成容置腔;光源组件设在容置腔内,并与灯体连接,光源组件的电源线透过灯体上的过线孔向外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散热导管有利于加快中间位置灯珠的散热,避免出现中间位置的灯珠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的情况。另外,通过安装投射角度能使灯体上的散热导管自下而上的形成烟囱效应,加快了灯体散热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泛光灯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属于照明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泛光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泛光灯(Floodlight)是一种可以向各方向均匀照射的点光源,它的照射范围可以任意调整,使得每一个需要光亮的角落都有亮度,因此,泛光灯的应用非常广,在很多的公共场所会使用到泛光灯,比如广告牌,公路,铁路隧道,桥涵,广场,建筑等等。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泛光灯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泛光灯的中间位置灯珠的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容易造成温度差,形成中心热量堆积的情况,影响中间位置灯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泛光灯及其制作方法,有利于加快中间位置灯珠的散热,避免出现中间位置的灯珠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的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泛光灯,包括:灯体、光源组件以及灯罩组件;其中,所述灯体包括主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多个散热导管,所述散热导管的两端贯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导管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其中,自所述主板的中部至所述主板的相对两端,所述散热导管的高度逐渐变低;所述灯体的与所述散热导管相背的一面与所述灯罩组件形成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设在容置腔内,并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透过所述灯体上的过线孔向外伸出。可选地,所述散热导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及顶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主板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顶板连接;自所述主板的中部至所述主板的相对两端,所述侧板的高度逐渐变低。可选地,所述顶板上与所述侧板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导热面。可选地,所述灯体还包括包裹在所述主板背向所述灯罩组件的一面及所述散热导管外表面上的导热塑胶层;所述导热塑胶层具有朝向所述灯罩组件的一面延伸的侧壁,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灯罩组件、所述侧壁及所述主板围合成所述容置腔。可选地,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及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第二孔段的开口朝向所述灯罩组件;所述导热塑胶层部分伸入所述沉头孔内,形成卡接结构。可选地,所述主板的位于所述散热导管的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导热塑胶层的边缘包裹所述台阶结构。可选地,所述灯罩组件包括面盖、玻璃及密封圈;所述玻璃设置在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之间,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面盖向所述玻璃施加挤压力,以便将所述玻璃固定在所述灯体上;所述灯体朝向所述面盖的一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连接时,向所述密封圈施加挤压力。可选地,还包括:反光罩;所述反光罩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外周。可选地,所述过线孔处设置有防水接头或带有护线圈的压板;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穿过所述防水接头或所述带有护线圈的压板向外伸出。可选地,还包括:支架;所述灯体上设有连接部件,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部件相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与所述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防滑结构。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泛光灯的制作方法,包括:将灯体挤压成型,并按照预设长度截取出所述灯体,其中,所述灯体包括如上述中所述的灯体;将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灯体的与所述散热导管相背的一面,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透过所述灯体上的过线孔向外伸出;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灯体的与所述散热导管相背的一面连接,并形成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设在容置腔内。可选地,在将灯体挤压成型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灯体放进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以便所述主板背向所述灯罩组件的一面及所述散热导管外表面上的通过导热塑胶层进行包覆;其中,所述导热塑胶层具有朝向所述灯罩组件的一面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用于与所述灯罩组件连接,以便所述灯罩组件、所述侧壁及所述灯体的主板围合成所述容置腔。可选地,将所述灯体放进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之前,还包括:在所述主板上设置多个沉头孔,其中,所述沉头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及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第二孔段的开口朝向所述灯罩组件,以便所述导热塑胶层部分伸入所述沉头孔内,形成卡接结构。另外,可选地,将所述灯体放进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之前,还包括:在所述主板的位于所述散热导管的两端的边缘处设置台阶结构,以便所述导热塑胶层的边缘包裹所述台阶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散热导管有利于加快中间位置灯珠的散热,避免出现中间位置的灯珠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的情况。另外,通过安装投射角度能使灯体上的散热导管自下而上的形成烟囱效应,加快了灯体散热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泛光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泛光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灯体;11:主板;12:散热导管;121:侧板;122:顶板;123:导热面;13:导热塑胶层;131:侧壁;132:卡接结构;14:沉头孔;141:第一孔段;142:第二孔段;15:台阶结构;20:光源组件;21:电源线;22:防水接头;30:灯罩组件;31:面盖;32:玻璃;33:密封圈;40:反光罩;50:支架;51:防滑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括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本文中的“上”、“下”、“左”、“右”等描述是根据附图中的方向而定,不代表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方向。专利技术人在实践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所使用的泛光灯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泛光灯的中间位置灯珠的温度高于两侧边上灯珠的温度,容易造成温度差,形成中心热量堆积的情况,影响中间位置灯珠的使用寿命。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泛光灯及其制作方法,有利于加快中间位置灯珠的散热,避免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泛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光源组件以及灯罩组件;其中,所述灯体包括主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多个散热导管,所述散热导管的两端贯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导管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其中,自所述主板的中部至所述主板的相对两端,所述散热导管的高度逐渐变低;所述灯体的与所述散热导管相背的一面与所述灯罩组件形成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设在容置腔内,并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透过所述灯体上的过线孔向外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泛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光源组件以及灯罩组件;其中,所述灯体包括主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多个散热导管,所述散热导管的两端贯通,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导管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其中,自所述主板的中部至所述主板的相对两端,所述散热导管的高度逐渐变低;所述灯体的与所述散热导管相背的一面与所述灯罩组件形成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设在容置腔内,并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源线透过所述灯体上的过线孔向外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导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及顶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主板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顶板连接;自所述主板的中部至所述主板的相对两端,所述侧板的高度逐渐变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与所述侧板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弧形导热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还包括包裹在所述主板背向所述灯罩组件的一面及所述散热导管外表面上的导热塑胶层;所述导热塑胶层具有朝向所述灯罩组件的一面延伸的侧壁,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灯罩组件、所述侧壁及所述主板围合成所述容置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及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第二孔段的开口朝向所述灯罩组件;所述导热塑胶层部分伸入所述沉头孔内,形成卡接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位于所述散热导管的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导热塑胶层的边缘包裹所述台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泛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组件包括面盖、玻璃及密封圈;所述玻璃设置在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之间,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连接,所述面盖向所述玻璃施加挤压力,以便将所述玻璃固定在所述灯体上;所述灯体朝向所述面盖的一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面盖与所述灯体连接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远军康伟任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