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63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50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板、升降板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底部设置在底板上,升降板设置在升降机构顶部,还包括右侧板和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均与升降板平行,且右侧板和左侧板设置在升降板上表面,右侧板的一端铰接在升降板的一端,右侧板的另一端与左侧板的一端相对放置,左侧板的另一端与升降板的另一端铰接;底板上升降板的四周还设有四根立柱,与右侧板铰接的升降板一侧的两根立柱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可升降的托板,与左侧板铰接的升降板一侧的另两根立柱相对的一侧也分别设有可升降的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扩展施工平台进而扩展施工区域,且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平台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地或者房屋建筑装修作业时,建筑物的顶部或较高处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常常需要用到升降式施工作业平台,用于将人或物进行垂直运送或进行高空作业。然而现有的施工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平台不能进行扩展,需要在平台附近施工时还需要先从平台上下来并将施工平台移动至相应位置或由其他人控制施工平台移动,操作复杂并且需要重复升降的动作,浪费工时;施工过程中施工平台底部设置液压伸缩杆不具有安全保护措施,当液压伸缩杆出现问题时,不能够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不仅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扩展施工平台进而扩展施工区域,且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平台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板、升降板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底部设置在底板上,升降板设置在升降机构顶部,还包括右侧板和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均与升降板平行,且右侧板和左侧板设置在升降板上表面,右侧板的一端铰接在升降板的一端,右侧板的另一端与左侧板的一端相对放置,左侧板的另一端与升降板的另一端铰接;底板上升降板的四周还设有四根立柱,与右侧板铰接的升降板一侧的两根立柱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可升降的托板,与左侧板铰接的升降板一侧的另两根立柱相对的一侧也分别设有可升降的托板;底板上还设有若干个位于升降板下方的缓冲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时可将升降板通过升降装置提升至所需高度,然后根据施工的位置打开升降板上的右侧板和左侧板,向升降板两侧进行施工平台的扩展,且右侧板和左侧板打开前可将立柱上的托板提升至所需位置,然后将右侧板和左侧板从升降板上展开,然后右侧板和左侧板背离升降板的一端放置在托板上进行支撑,当施工人员需要在升降板附近进行施工时就不需要再从升降板上下来再移动施工平台了,操作更加简便并且施工区域被扩展至包括升降板的两侧的区域。同时升降板底部还设有缓冲装置,当升降机构发生故障使升降台掉落时,缓冲装置可以保证升降板不会直接掉落在底板上,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确保了施工平台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中立柱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为本技术中底板上安装万向轮处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1、底板;1-1、调节齿轮;2、升降板;2-1、右侧板;2-2、左侧板;2-3、铰接座;2-4、控制面板;3、升降机构;3-1、连接杆;3-2、驱动气缸;4、支撑立柱;4-1、托板滑槽;4-2、托板;4-3、正反转电机;4-4、加强筋;4-5、链轮;4-6、轴承;4-7、链轮轴;5、万向轮;5-1、万向轮支架;5-2、底部凹槽;6、侧板;7、门板;7-1、门锁;8、吸盘机构;8-1、罩壳;8-2、齿条;8-3、限位板;8-4、通孔;9、缓冲立柱;10、缓冲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板1、升降板2和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底部设置在底板1上,升降板2设置在升降机构3顶部,还包括右侧板2-1和左侧板2-2,右侧板2-1、左侧板2-2均与升降板2平行,且右侧板2-1和左侧板2-2设置在升降板2上表面,右侧板2-1的一端铰接在升降板2的一端,右侧板2-1的另一端与左侧板2-2的一端相对放置,左侧板2-2的另一端与升降板2的另一端铰接;底板1上升降板2的四周还设有四根支撑立柱4,与右侧板2-1铰接的升降板2一侧的两根支撑立柱4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可升降的托板4-2,与左侧板2-2铰接的升降板2一侧的另两根支撑立柱4相对的一侧也分别设有可升降的托板4-2;底板1上还设有若干个位于升降板2下方的缓冲装置。右侧板2-1和左侧板2-2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在升降板上方四周的铰接座2-3上,需要进行施工区域的扩展时根据需要将右侧板2-1或左侧板2-2从升降板2上向两侧展开。升降板2的侧面还设有控制面板2-4,控制面板2-4上设有控制驱动气缸3-2和正反转电机4-3启停的控制按钮,驱动气缸3-2和正反转电机4-3的开关分别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2-4上的各个控制按钮相连。升降机构3采用了现有技术中的剪刀式升降杆组,因此其具体结构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剪刀式升降杆组设有两组且分别设在升降板2下方,两组剪刀式升降杆组的底部铰接在底板1上表面,顶部铰接在升降板2底部的两侧,两组剪刀式升降杆组之间还设有连接杆3-1,驱动气缸3-2底部铰接在底板1上表面,顶部铰接在连接杆3-1的中部。如图2、图3所示,所述支撑立柱4上具有托板4-2的一侧还设有还设有竖直延伸的托板滑槽4-1,托板滑槽4-1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链轮4-5,链轮4-5上安装有链条,托板4-2垂直于链条,托板的一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链条上;链轮4-5几何中心处固设有链轮轴4-7,链轮轴4-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6安装在托板滑槽4-1的侧壁内,位于托板滑槽4-1底部的链轮轴4-7还连接有正反转电机4-3。位于托板滑槽4-1底部的链轮轴4-7还安装有用于对链轮轴4-7进行自锁的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采用了现有技术中对旋转轴进行自锁的盘式制动器,因此其具体结构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当正反转电机4-3将托板4-2提升至所需高度时,由于托板需要支撑施工人员的一部分重量,因此托板受到了向下的力,此时通过盘式制动器将位于底部的链轮轴4-7锁住,即可确保托板能够固定在所需高度而不下落,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所述托板与链条之间还设有加强筋4-4。正反转电机4-3的启停控制链轮4-5的转动,进而控制链条的升降,链条的升降带动链条上的托板4-2进行高度的调节,右侧板2-1和左侧板2-2在展开后背离升降板2的一端可以依靠托板4-2进行支撑,因此右侧板2-1和左侧板2-2在展开后同样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使展开的施工区域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如图4所示,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底部凹槽5-2,底部凹槽5-2内设有万向轮5、万向轮支架5-1和吸盘机构8,万向轮5顶部安装在万向轮支架5-1的底部,万向轮支架5-1的顶部固定在底部凹槽5-2的顶部,吸盘机构8设置在底部凹槽5-2内并且套接在万向轮支架5-1的外部。如图4所示,吸盘机构8包括罩壳8-1,罩壳8-1内设有通孔8-4,万向轮支架5-1设置在罩壳8-1的通孔8-4内,罩壳8-1上部一侧还设有齿条8-2;底板1上靠近万向轮5的侧壁上还设有调节齿轮1-1,调节齿轮1-1一端伸入至底部凹槽5-2内并与罩壳8-1上部的齿条8-2啮合连接。罩壳8-1的顶部设有限位板8-3,限位板8-3的几何中心处设有与罩壳的通孔相连通的通孔,万向轮支架5-1的顶部依次穿过罩壳的通孔和限位板8-3的通孔并固定在底部凹槽5-2顶部,限位板8-3的通孔与万向轮支架5-1的外侧过盈连接。罩壳8-1和限位板8-3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作。现有的施工平台底部设有行走轮和对行走轮进行自锁的自锁装置,然而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在移动工作且具有向下的力,因此自锁装置不能够保证施工平台不随着施工人员的动作左右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板、升降板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底部设置在底板上,升降板设置在升降机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侧板和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均与升降板平行,且右侧板和左侧板设置在升降板上表面,右侧板的一端铰接在升降板的一端,右侧板的另一端与左侧板的一端相对放置,左侧板的另一端与升降板的另一端铰接;底板上升降板的四周还设有四根立柱,与右侧板铰接的升降板一侧的两根立柱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可升降的托板,与左侧板铰接的升降板一侧的另两根立柱相对的一侧也分别设有可升降的托板;底板上还设有若干个位于升降板下方的缓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包括底板、升降板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底部设置在底板上,升降板设置在升降机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侧板和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均与升降板平行,且右侧板和左侧板设置在升降板上表面,右侧板的一端铰接在升降板的一端,右侧板的另一端与左侧板的一端相对放置,左侧板的另一端与升降板的另一端铰接;底板上升降板的四周还设有四根立柱,与右侧板铰接的升降板一侧的两根立柱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可升降的托板,与左侧板铰接的升降板一侧的另两根立柱相对的一侧也分别设有可升降的托板;底板上还设有若干个位于升降板下方的缓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具有托板的一侧还设有竖直延伸的托板滑槽,托板滑槽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链轮,链轮上安装有链条,托板垂直于链条,托板的一端固定在链条上;链轮几何中心处固设有链轮轴,链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托板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红星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宇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