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集成墙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42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墙面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集成墙面板,包括墙体、集成板材、安装机构、抗力机构、找平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集成板材的右侧通过多个安装机构与墙体连接,所述抗力机构与集成板材的右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抗力机构的底部与找平机构的顶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楔形板的向左移动,能够对整个抵触凸起进行挤压,从而使活动板在安装盒内部进行向下滑动,使整个连接板与墙体进行紧密贴合,从而使整个找平机构充当木质龙骨垫平的作用,使整个找平工序快速便捷,而且替代了需要进行精准测量平整度进行专门制作龙骨的繁琐操作方式,加快了集成墙面板的安装速率,保证了集成墙面整体的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集成墙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墙面板
,具体为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集成墙面板。
技术介绍
集成墙是在2010年新推出一种新型纳米墙面装修材料,采用国外进口高分子纳米技术,原生态竹木纤维合成,高档时尚装饰膜,环保时尚。表面除了拥有墙纸,涂料所拥有的彩色图案,还有其最大特色就是立体感很强,拥有凹凸感的表面。是墙纸,涂料的换代产品,环保集成墙面通过几年的研发,首次向市场推出了纳米集成墙面项目产品,也是目前国内首家专利项目,产品获得了第六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2010年获得国家节能产品奖,绿色建材产品证书,该产品已经被国内权威部门通过建筑材料及构件质量,声学性能、热工性能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等多项检验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在集成墙面的安装工艺中,无需对墙面进行预处理,只需要在毛坯房上直接进行安装,普通的木匠就可以实施安装操作,事先量好尺寸,定制好相应的墙面,然而毛坯房的墙面基本上为不平整状态,因此在集成墙面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木质龙骨进行预先找平,从而保证整个集成墙面的平整度,然而由于墙面的不确定性,所以只能对集成墙面板安装与找平同时进行,从而避免水平面由于误差叠加而导致墙面水平落差过大现象的发生,而且现有的安装方式都是直接固定在墙面上,从而导致集成墙面难以进行拆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集成墙面板,达到了使集成墙面板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找平以及拆装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集成墙面板,包括墙体、集成板材、安装机构、抗力机构、找平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集成板材的右侧通过多个安装机构与墙体连接,所述抗力机构与集成板材的右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抗力机构的底部与找平机构的顶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找平机构的内部。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螺纹丝杆、骑马卡、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骑马卡的左侧通过两个螺钉与集成板材的右侧连接,所述螺纹丝杆的一端通过膨胀螺丝与墙体连接,所述螺纹丝杆与第一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丝杆远离墙体的一端贯穿骑马卡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内部,且骑马卡的右侧与第一螺母的左侧搭接,所述螺纹丝杆与第二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母的右侧与骑马卡的内部的左侧搭接。所述抗力机构包括连接板、十字板和胶垫,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十字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十字板的顶部与胶垫的底部通过胶水粘接,所述十字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十字板的顶部通过四个螺钉与集成板材的右侧连接。所述找平机构包括安装盒、滑杆、滑块、复位弹簧、楔形板、活动板、推杆和接触板,所述安装盒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与滑杆的两端连接,所述滑杆与滑块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内侧壁与滑杆的外表面相套接,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盒内壁的左侧和滑块的右侧连接,所述楔形板的左端与安装盒的右侧通过通槽相插接,且楔形板顶部的左侧与滑块的底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两侧与安装盒内壁的两侧连接,所述活动板底部的中间位置与推杆的顶部连接,所述活动板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抵触凸起,所述推杆的底部与接触板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伸缩杆、限位板、伸缩弹簧、限位杆和连动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活动板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限位板的底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的内侧壁与伸缩杆的外表面相套接,且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的顶部和限位板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与限位杆的底部连接,所述楔形板底部斜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左侧与连动杆的一端连接,且连动杆的左端通过通槽贯穿安装盒的左侧并延伸至其外部。优选的,所述胶垫的顶部与集成板材的右侧搭接,且胶垫的形状为矩形。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圆形,且凹槽的深度为零点二公分。优选的,所述十字板的横向和竖向长度相等,且十字板的横向长度为连接板直径的二倍。优选的,所述抵触凸起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弧形,且两个抵触凸起的顶部与楔形板底部的斜边接触。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形状为矩形,且接触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连动杆的左端连接有拉块,且拉块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套。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顶部为弧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集成墙面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于安装机构的设置,通过螺纹丝杆、骑马卡、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相互配合,在需要对集成板材进行安装时,将骑马卡的一侧与集成板材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螺纹丝杆通过膨胀螺丝与墙体进行固定,然后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紧固完成对机场板材的安装,从而使集成板材的安装快速便捷,而且在对集成板材进行拆除时,能够快速的进行,同时不会对集成板材造成破坏。(2)、本专利技术由于抗力机构的设置,通过十字板与集成板材的固定,以及胶垫和连接板的承载,能够使集成板材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减少集成墙面板所受到的应力效果,起到承担应力效果的作用,同理也起到避免集成墙面板出现形变的现象。(3)、本专利技术由于找平机构的设置,当墙面的某个位置出现不平整时,通过楔形板的向左移动,能够对整个抵触凸起进行挤压,从而使活动板在安装盒内部进行向下滑动,使整个连接板与墙体进行紧密贴合,从而使整个找平机构充当木质龙骨垫平的作用,使整个找平工序快速便捷,而且替代了需要进行精准测量平整度进行专门制作龙骨的繁琐操作方式,加快了集成墙面板的安装速率,保证了集成墙面整体的平整。(4)、本专利技术由于限位机构的设置,通过限位杆与限位孔的相互配合,能够使楔形板在调整好位置后对其进行限位固定,保证了楔形板对抵触凸起的稳定低压,而且在需要对楔形板进行重新定位时,通过向下拉动拉块,使连动杆带动限位板通过伸缩杆向下移动,从而使限位杆与限位孔形成脱离,使楔形板处于可移动状态。(5)、本专利技术由于对楔形板进行改进,通过滑杆和滑块的相互配合,能够使楔形板在移动时保持直线稳定状态,从而提高了楔形板对于抵触凸起的稳定低压,而且由于复位弹簧的设置,能够使楔形板在进行重新定位时,利用自身的弹性性能推动楔形板向右侧移动,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集成板材的侧面剖示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安装盒的正面剖示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连接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楔形块的正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限位机构的正面示意图。图中:1墙体、2集成板材、3安装机构、4抗力机构、5找平机构、6限位机构、31螺纹丝杆、32骑马卡、33第一螺母、34第二螺母、41连接板、42十字板、43胶垫、44凹槽、51安装盒、52滑杆、53滑块、54复位弹簧、55楔形板、56活动板、57抵触凸起、58推杆、59接触板、61伸缩杆、62限位板、63伸缩弹簧、64限位杆、65限位孔、66连动杆、67拉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集成墙面板,包括墙体1、集成板材2、安装机构3、抗力机构4、找平机构5和限位机构6,集成板材2的右侧通过多个安装机构3与墙体1固定连接,抗力机构4与集成板材2的右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抗力机构4的底部与找平机构5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机构6位于找平机构6的内部。安装机构3包括螺纹丝杆31、骑马卡32、第一螺母33和第二螺母34,骑马卡32的左侧通过两个螺钉与集成板材2的右侧固定连接,螺纹丝杆31的一端通过膨胀螺丝与墙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集成墙面板,包括墙体(1)、集成板材(2)、安装机构(3)、抗力机构(4)、找平机构(5)和限位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板材(2)的右侧通过多个安装机构(3)与墙体(1)连接,所述抗力机构(4)与集成板材(2)的右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抗力机构(4)的底部与找平机构(5)的顶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6)位于找平机构(6)的内部;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螺纹丝杆(31)、骑马卡(32)、第一螺母(33)和第二螺母(34),所述骑马卡(32)的左侧通过两个螺钉与集成板材(2)的右侧连接,所述螺纹丝杆(31)的一端通过膨胀螺丝与墙体(1)连接,所述螺纹丝杆(31)与第一螺母(3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丝杆(31)远离墙体(1)的一端贯穿骑马卡(32)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内部,且骑马卡(32)的右侧与第一螺母(33)的左侧搭接,所述螺纹丝杆(31)与第二螺母(34)通过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母(34)的右侧与骑马卡(32)的内部的左侧搭接;所述抗力机构(4)包括连接板(41)、十字板(42)和胶垫(43),所述连接板(41)的顶部与十字板(42)的底部连接,所述十字板(42)的顶部与胶垫(43)的底部通过胶水粘接,所述十字板(4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44),所述十字板(42)的顶部通过四个螺钉与集成板材(2)的右侧连接;所述找平机构(5)包括安装盒(51)、滑杆(52)、滑块(53)、复位弹簧(54)、楔形板(55)、活动板(56)、推杆(58)和接触板(59),所述安装盒(51)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与滑杆(52)的两端连接,所述滑杆(52)与滑块(53)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4)的内侧壁与滑杆(52)的外表面相套接,且复位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盒(51)内壁的左侧和滑块(53)的右侧连接,所述楔形板(55)的左端与安装盒(51)的右侧通过通槽相插接,且楔形板(55)顶部的左侧与滑块(53)的底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活动板(56)的两侧与安装盒(51)内壁的两侧连接,所述活动板(56)底部的中间位置与推杆(58)的顶部连接,所述活动板(56)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抵触凸起(57),所述推杆(58)的底部与接触板(59)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伸缩杆(61)、限位板(62)、伸缩弹簧(63)、限位杆(64)和连动杆(66),所述伸缩杆(61)的底部与活动板(56)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伸缩杆(61)的顶部与限位板(62)的底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63)的内侧壁与伸缩杆(61)的外表面相套接,且伸缩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56)的顶部和限位板(62)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板(62)的顶部与限位杆(64)的底部连接,所述楔形板(55)底部斜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限位杆(64)配合使用的限位孔(65),所述限位杆(64)的左侧与连动杆(66)的一端连接,且连动杆(65)的左端通过通槽贯穿安装盒(51)的左侧并延伸至其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集成墙面板,包括墙体(1)、集成板材(2)、安装机构(3)、抗力机构(4)、找平机构(5)和限位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板材(2)的右侧通过多个安装机构(3)与墙体(1)连接,所述抗力机构(4)与集成板材(2)的右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抗力机构(4)的底部与找平机构(5)的顶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6)位于找平机构(6)的内部;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螺纹丝杆(31)、骑马卡(32)、第一螺母(33)和第二螺母(34),所述骑马卡(32)的左侧通过两个螺钉与集成板材(2)的右侧连接,所述螺纹丝杆(31)的一端通过膨胀螺丝与墙体(1)连接,所述螺纹丝杆(31)与第一螺母(3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丝杆(31)远离墙体(1)的一端贯穿骑马卡(32)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内部,且骑马卡(32)的右侧与第一螺母(33)的左侧搭接,所述螺纹丝杆(31)与第二螺母(34)通过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母(34)的右侧与骑马卡(32)的内部的左侧搭接;所述抗力机构(4)包括连接板(41)、十字板(42)和胶垫(43),所述连接板(41)的顶部与十字板(42)的底部连接,所述十字板(42)的顶部与胶垫(43)的底部通过胶水粘接,所述十字板(4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44),所述十字板(42)的顶部通过四个螺钉与集成板材(2)的右侧连接;所述找平机构(5)包括安装盒(51)、滑杆(52)、滑块(53)、复位弹簧(54)、楔形板(55)、活动板(56)、推杆(58)和接触板(59),所述安装盒(51)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与滑杆(52)的两端连接,所述滑杆(52)与滑块(53)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4)的内侧壁与滑杆(52)的外表面相套接,且复位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盒(51)内壁的左侧和滑块(53)的右侧连接,所述楔形板(55)的左端与安装盒(51)的右侧通过通槽相插接,且楔形板(55)顶部的左侧与滑块(53)的底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活动板(56)的两侧与安装盒(51)内壁的两侧连接,所述活动板(56)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道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拓帆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