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乘客安全要求的汽车座椅防潜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乘客安全要求的汽车座椅防潜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内,作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的座椅,在安全性能上也被提出了要求,一般会在座椅上安装有安全带、侧向支撑柱等安全部件,驾驶员在开车前需要调整座椅的位置,因为正确的驾驶姿势可以有效保护驾驶者的安全,若是座椅为位置不合适,就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和操控的灵敏度,甚至坐盆导致交通事故,伤害到自己和他人,随着汽车生产数量急剧增加,交通事故也不断发生,因此减少道路交通伤害至关重要。在座椅前排骨架通常设有坐盆,该坐盆与座椅骨架的其他部件形成对驾驶员的安全保护,但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驾驶员会出现向前和向下的瞬间移位,即潜滑,该潜滑会使驾驶员脱离座椅而加大对驾驶员的伤害。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1年7月6日,公告号:CN201890166U)公开一种汽车座椅防下潜机构,这种防下潜机构由汽车座椅的坐垫框架、加强杆以及用于构成坐盆的钢丝组成。坐垫框架具有两个侧边,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这个侧边上并且垂直于汽车座椅的纵向、位于坐垫框架中支撑汽车乘员大腿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乘客安全要求的汽车座椅防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坐盘体、前联动杆、后联动杆、左旁接板和右旁接板;所述后联动杆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左旁接板一端和右旁接板一端,所述前联动杆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左旁接板另一端和右旁接板另一端,所述坐盘体一侧与所述左旁接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坐盘体另一侧与所述右旁接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坐盘体下侧设有承接槽,所述前联动杆位于所述承接槽内,所述坐盘体左侧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乘客安全要求的汽车座椅防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坐盘体、前联动杆、后联动杆、左旁接板和右旁接板;所述后联动杆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左旁接板一端和右旁接板一端,所述前联动杆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左旁接板另一端和右旁接板另一端,所述坐盘体一侧与所述左旁接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坐盘体另一侧与所述右旁接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坐盘体下侧设有承接槽,所述前联动杆位于所述承接槽内,所述坐盘体左侧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乘客安全要求的汽车座椅防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旁接板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右旁接板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后联动杆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后联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左旁接板另一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右旁接板另一端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前联动杆一端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前联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四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乘客安全要求的汽车座椅防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乘客安全要求的汽车座椅防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滑轨总成和右滑轨总成,所述左旁接板与所述左滑轨总成滑动连接,所述右旁接板与所述右滑轨总成滑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乘客安全要求的汽车座椅防潜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一洲,黄海鹏,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汽优利得汽车内饰系统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