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正渗透-膜蒸馏工艺的废水资源化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一种基于正渗透-膜蒸馏工艺的废水资源化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正渗透(FO)技术是一种依靠溶液自身渗透压作为驱动力的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膜分离工艺,其利用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差作为驱动力,使水自发地从较高水化学势(或较低渗透压)一侧通过选择透过性膜流向较低水化学势(或较高渗透压)一侧的过程。膜两侧的溶液分别为具有较低渗透压的原料液(FS)和具有较高渗透压的汲取液(DS)。在世界范围内能源紧缺的今天,正渗透技术由于其自身能耗低,抗污染的优点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和研究。然而,FO过程中,汲取液中的溶质会通过FO膜进入原水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汲取液溶质返混。溶质返混使渗透压降低,引起膜污染,从而影响FO的稳定运行。膜蒸馏(MD)技术是一种采用微孔疏水膜,以膜两侧蒸汽压差为驱动力的新型膜分离过程。随着高分子材料和膜制备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太阳能及新型热泵循环技术的发展,MD已能通过热泵循环技术和工业废热的利用而显著降低能耗,引起了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关注。中国专利CN106865696A公开了一种基于正渗透-膜蒸馏组合工艺的高温高盐采油废水回收再利用方法,分别对其中的油、高热量和高盐度进行利用。通过陶瓷超滤膜对含油废水中绝大多数油份进行截留回收,陶瓷超滤膜的分离液因其含有较高盐度作为正渗透工艺的汲取液对生活污水进行浓缩,利用其较高温度可以实现膜蒸馏的产生过程,同步实现原料液的浓缩和产水。该技术利用膜分离及膜蒸馏技术实现了对高温高盐采油废水的回收再利用。但是,采用该技术无法实现将处理后的A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正渗透‑膜蒸馏工艺的废水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ASP采出水依次经自然沉降、混凝沉降后作为超滤原液进入超滤系统;(2)超滤系统的浓缩液与自然沉降及混凝沉降分离出的浮渣一起进入污油罐储存;超滤系统的透过液作为正渗透原液进入正渗透系统;(3)正渗透系统的浓缩液作为纳滤原液进入纳滤系统,正渗透系统的透过液作为膜蒸馏原液进入膜蒸馏系统;(4)纳滤系统的浓缩液部分作为正渗透汲取液循环回到正渗透系统,部分定期外排;纳滤系统的透过液补充表面活性剂、碱以及高聚物后进入驱溶液罐;(5)膜蒸馏系统的浓缩液作为正渗透汲取液循环回到正渗透系统,膜蒸馏系统的产出水与纳滤系统的透过液混合后进入驱溶液罐作为ASP驱溶液的配制水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正渗透-膜蒸馏工艺的废水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ASP采出水依次经自然沉降、混凝沉降后作为超滤原液进入超滤系统;(2)超滤系统的浓缩液与自然沉降及混凝沉降分离出的浮渣一起进入污油罐储存;超滤系统的透过液作为正渗透原液进入正渗透系统;(3)正渗透系统的浓缩液作为纳滤原液进入纳滤系统,正渗透系统的透过液作为膜蒸馏原液进入膜蒸馏系统;(4)纳滤系统的浓缩液部分作为正渗透汲取液循环回到正渗透系统,部分定期外排;纳滤系统的透过液补充表面活性剂、碱以及高聚物后进入驱溶液罐;(5)膜蒸馏系统的浓缩液作为正渗透汲取液循环回到正渗透系统,膜蒸馏系统的产出水与纳滤系统的透过液混合后进入驱溶液罐作为ASP驱溶液的配制水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自然沉降的时间为4~24h;混凝沉降采用的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FeCl3·6H2O)及聚丙烯酰胺(PAM)中的至少一种,混凝剂投加量为10~200mg/L,混凝沉降时间为1~4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超滤系统包括超滤原料罐、超滤清洗罐、超滤循环泵、超滤膜堆、超滤浓液罐、超滤浓液泵及超滤透过液罐;经混凝沉降后的ASP采出水进入超滤原料罐,超滤原料罐出水经超滤循环泵泵入超滤膜堆的原液进口进行膜分离;超滤膜堆的透过液部分进入超滤清洗罐用于膜清洗,部分进入超滤透过液罐作为正渗透原液;超滤膜堆的浓缩液部分回流到超滤原料罐中循环处理,部分进入超滤浓液罐,超滤浓液罐的出水经超滤浓液泵泵入步骤(2)中所述的污油罐储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堆由超滤膜组件构成,所述超滤膜组件的形式为板框式、中空纤维式及管式中的一种;所述超滤膜为无机陶瓷膜,支撑体材料为氧化铝(Al2O3)、氧化锆(ZrO2)、氧化钛(TiO2)、氧化硅(SiO2)及碳化硅(SiC)中的一种;所述超滤膜的切割分子量为10000~100000Dalton;所述超滤膜系统过滤方式为错流过滤,错流速度为1~5m/s,跨膜压差为0.1~1.0MPa,过滤温度为10~6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正渗透系统包括正渗透清洗罐、正渗透循环泵、正渗透膜堆、正渗透浓液罐、汲取液循环泵、汲取液罐及曝气系统;超滤系统透过液经正渗透循环泵增压后泵入正渗透膜堆的原液进口进行膜分离;正渗透膜堆的浓缩液部分回流至超滤系统循环处理,部分进入正渗透浓液罐作为纳滤的原液;正渗透膜堆的汲取液进入汲取液罐作为膜蒸馏的原液,汲取液罐中液体部分通过汲取液循环泵打回正渗透膜堆增加浓缩倍数,正渗透清洗罐中接入软化水用于膜清洗;曝气系统分别通过管道与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坤,关晓琳,彭娜,王怀林,时良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