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门窗,其组成包括边框、扇页边框、扇页玻璃、把手、以及连接边框和扇页的锁销、铰链,其特征是铰链安装在边框与扇页边框纵向一侧,上铰链的内合页通过离合机构与扇页边框相连接,该离合机构包括内合页连杆上的定位榫头以及扇页边框凹槽中的滑动榫槽,下铰链为同时具有纵、横向转轴的双向铰链,其内合页带有纵向轴套,其外合页具有转轴定位槽,纵向转轴插入纵向轴套中且下端套在穿过定位槽壁的横向转轴上。当上铰链通过离合机构与扇页边框相连接时,门窗扇页可作常规的横向开启,当上铰链通过离合机构与扇页边框相脱离时,门窗扇页可作纵向开启,成为既能横向开启又能纵向开启的多功能门窗。(*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门窗,特别是一种内外开式多功能门窗。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门窗主要有内外开式和推拉式两种。前者由边框、扇页边框、扇页玻璃、把手、以及连接边框和扇页的锁销、铰链构成,铰链一般沿边框纵向安装,使门窗能横向开启,也有一些气窗的铰链沿上边框横向安装,使窗扇能纵向开启。总之,现有的内外开式门窗只能固定朝一个方向开启,在开启状态下不具有防盗功能,在关闭状态下不具有通风透气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内外开式门窗设计一种新型的铰链机构,使其成为既能横向开启又能纵向开启的多功能门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门窗,其组成包括边框、扇页边框、扇页玻璃、把手、以及连接边框和扇页的锁销、铰链,其特征是铰链安装在边框与扇页边框纵向一侧,上铰链的内合页通过离合机构与扇页边框相连接,该离合机构包括内合页连杆上的定位榫头以及扇页边框凹槽中的滑动榫槽,下铰链为同时具有纵、横向转轴的双向铰链,其内合页带有纵向轴套,其外合页具有转轴定位槽,纵向转轴插入纵向轴套中且下端套在穿过定位槽壁的横向转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具有新颖结构的铰链机构,当上铰链的内合页通过离合机构与扇页边框相连接时,即内合页连杆上的定位榫头与扇页边框上端面凹槽中的滑动榫槽相榫接时,拉动把手,门窗扇页可绕上下铰链的纵向转轴作常规的横向开启,当上铰链的内合页通过离合机构与扇页边框相脱离时,即内合页连杆上的定位榫头与扇页边框上端面凹槽中的滑动榫槽相分离时,拉动把手,门窗扇页可绕下铰链的横向转轴作纵向开启,只要配以适当的锁销限位装置,对门窗的纵向开启幅度进行限制,就可使门窗在横向闭锁的状态下既能防盗又能通风换气。本技术结构的门特别适于作住宅阳台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门窗实施例1室内正面外形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门窗实施例2开启状态控制机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把手部分左视图。图5为图3中上锁槽仰视图。图6为图3中下锁槽俯视图。图7为实施例2门窗在其开启状态控制机构控制下纵向开启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边框,2-扇页边框,21-扇页边框凹槽,3-扇页玻璃,4-把手,41-把手滚珠定位转轴,42-把手转轴齿轮,5-上铰链,51-上铰链内合页,52-上铰链内合页连杆,521-连杆销钉,53-连杆上定位榫头,54-滑动榫槽,541-滑动榫槽把手,6-下铰链,61-下铰链内合页上纵向轴套,62-下铰链纵向转轴,63-下铰链外合页上转轴定位槽,64-下铰链横向转轴,7-搭扣,8-扣环,9-内金属条,91、92-内金属条限位角槽,93-上锁销,94-下锁销,95-销柱,96-销钉,97-内金属条上齿孔,10-外金属条,101-外金属条的上锁销滑槽,102-外金属条的下锁销滑槽,103、104-外金属条的销钉滑槽,105-外金属条的销柱滑槽,11-上锁槽,111-上锁槽缺口,12-下锁槽,121-下锁槽缺口,13-限位连杆,14-外金属条限位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1门窗的组成包括边框1、扇页边框2、扇页玻璃3、把手4、以及连接边框和扇页的搭扣7、扣环8、上铰链5,下铰链6,铰链5、6安装在边框与扇页边框纵向一侧上下端,上铰链5的内合页51通过离合机构与扇页边框2相连接,该离合机构包括内合页连杆52上的定位榫头53以及扇页边框凹槽21中的滑动榫槽54,滑动榫槽的把手541位于扇页边框2的开口槽(图中未画出)中,人工对其操作可使滑动榫槽54在扇页边框上端面凹槽21中滑动,与定位榫头榫接或分离,以便转换门窗的开启方式,下铰链6为同时具有纵、横向转轴的双向铰链,其内合页带有纵向轴套61,其外合页上具有转轴定位槽63,纵向转轴62插入纵向轴套61中并且下端套在穿过定位槽壁的横向转轴64上。搭扣7和扣环8的作用是当门窗纵向开启时限制其开启幅度。为了能调节其纵向开启的幅度,也可以用链条取代扣环。上述实施例中,门窗纵向开启时是从上部开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本技术门窗的上下铰链的位置可以交换,门窗纵向开启时就从下部开启。在如图3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2中,为了使本技术门窗转换开启方式的操作简便,并且纵向开启幅度能得到自动限位,更充分地体现其多功能的特性,进一步的特征是还具有一个以手柄为中心的开启状态控制机构,它包括位于扇页边框2凹槽21中的内外金属条9、10、内金属条限位角槽91、92、与内金属条连接的上下锁销93、94、位于边框1上且与锁销对应的上下锁槽11、12、装于把手4滚珠定位转轴41上的齿轮42、与上铰链内合页连杆52和外金属条10铆接的限位连杆13、与扇页边框2固定连接的外金属条限位卡槽14,其中,内金属条9对应其限位角槽91、92处为软金属条,内金属条9对应把手转轴齿轮42处具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孔97,内金属条9一端连接一销柱95,该销柱95穿过外金属条上的滑槽105(图3中未画出,参见图7)与上铰链离合机构的滑动榫槽54固定连接,内金属条9另一端与插入外金属条上滑槽104的销钉96固定连接,外金属条10两端固定在扇页边框2上,外金属条10对应锁销93、94处具有锁销滑槽101、102,上铰链内合页连杆52端部与插入外金属条滑槽103的销钉521固定连接,上锁槽11一侧槽壁左、中部具有缺口111,下锁槽12一侧槽壁中部具有缺口121,且槽的右端较宽。具体控制过程如下由于内金属条9两端连接的销柱95、销钉96可在外金属条的滑槽105、104中移动,当把手4转动时,其转轴41上的齿轮42因与内金属条9上的齿孔97相啮合而带动内金属条9移动,当把手4转至图7所示竖直向上状态时,上铰链5离合机构的滑动榫槽54与定位榫头53相脱离,上锁销93位于锁槽11左端槽壁缺口111处,下锁销94位于锁槽12右端较宽处(较宽的槽为锁销在扇页纵向开启留有活动余地),此时横向闭锁,可使门窗扇页绕下铰链6的横向转轴64作纵向开启,在开启过程中,上铰链内合页连杆52端部的销钉521在外金属条的滑槽103中滑动,同时限位连杆13绕其两端铆钉作相对转动,直至图7所示纵向开启并且开启幅度被自动限位的状态。由于门窗扇页向室内纵向开启,开启幅度有限,因此在这种状态下既能通风换气和防风雨又具有很好的防盗功能。当扇页关闭、把手4向下转动至图3所示水平状态时,上铰链离合机构的滑动榫槽54与榫头53相榫接,上锁销93位于锁槽11中部,仍然对应槽壁缺口111处,下锁销94位于锁槽12中部槽壁缺口121处,此时纵向闭锁,可使门窗扇页绕上下铰链的纵向转轴作横向开启。当扇页关闭、把手4继续向下转动至竖直向下状态时,上锁销93位于锁槽11的右端槽中,下锁销94位于锁槽12的左端槽中,此时门窗扇页处于纵横方向均关闭锁定状态。为了使本技术门窗具有更好的隔音、隔热效果,进一步的特征是具有与扇页边框密封连接的双层扇页玻璃。扇页玻璃宜采用厚度大于3毫米的高强度玻璃。权利要求1.多功能门窗,其组成包括边框、扇页边框、扇页玻璃、把手、以及连接边框和扇页的锁销、铰链,其特征是铰链安装在边框与扇页边框纵向一侧,上铰链的内合页通过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门窗,其组成包括边框、扇页边框、扇页玻璃、把手、以及连接边框和扇页的锁销、铰链,其特征是铰链安装在边框与扇页边框纵向一侧,上铰链的内合页通过离合机构与扇页边框相连接,该离合机构包括内合页连杆上的定位榫头以及扇页边框凹槽中的滑动榫槽,下铰链为同时具有纵、横向转轴的双向铰链,其内合页带有纵向轴套,其外合页具有转轴定位槽,纵向转轴插入纵向轴套中且下端套在穿过定位槽壁的横向转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宾,
申请(专利权)人:吴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