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絮凝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4790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释絮凝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匀:将重量百分比为50‑90%的絮凝剂、5‑35%的高分子粘结剂、5‑15%的聚己内酯和0.5‑2%的脱模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步骤二:烧结: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成型模具中,并使混合物在模具中填料均匀,然后将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在120~300℃的温度下对模具进行烧结;步骤三:脱模成型:待步骤二烧结好的混合物冷却后,从烧结炉中取出,打开模具,得到缓释絮凝过滤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絮凝剂更好的除去污水中杂质,聚己内酯作为载体材料实现絮凝剂缓慢释放,聚己内酯具有生物降解性,可在土壤和水环境中6‑12月可完全分解成CO2和H2O;具有良好相容性,可和PE、PP、ABS、PA天然橡胶等很好地互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释絮凝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及污水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释絮凝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工业发展迅速,表面活性剂的产量逐年增加。而目前绝大部分的表面活性剂使用后未经妥善处理即排放到河流、海洋等自然水体中,常造成水体污染并出现泡沫横飞的景象,同时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影响了水体质量。虽然目前生物降解性能较差的表面活性剂已经基本被淘汰,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可生物降解,但是即使是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也会产生大量泡沫,不仅影响了自然水体景观的美感,且其生物毒性还直接威胁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目前,环境水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是工业排放废水和生活排放污水中的洗涤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应用最早也是用量最大的一类,占洗涤剂生产总量的65%~80%,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是直链型烷基苯磺酸钠(LAS)。当水体中LAS的质量浓度超过0.5mg/L时就会在水面形成大量积聚不散的泡沫层。特别是在污水净化处理时,形成的泡沫层隔绝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致使水体曝气困难,大量微生物因缺氧死亡,从而使污水处理效率下降。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释絮凝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匀:在温度低于40℃,湿度低于55%RH的条件下,将重量百分比为50‑90%的絮凝剂、5‑35%的高分子粘结剂、5‑15%的聚己内酯和0.5‑2%的脱模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步骤二:烧结: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成型模具中,并使混合物在模具中填料均匀,然后将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在120~300℃的温度下对模具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为0.5‑5小时;步骤三:脱模成型:待步骤二烧结好的混合物冷却后,从烧结炉中取出,打开模具,得到缓释絮凝过滤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絮凝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匀:在温度低于40℃,湿度低于55%RH的条件下,将重量百分比为50-90%的絮凝剂、5-35%的高分子粘结剂、5-15%的聚己内酯和0.5-2%的脱模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步骤二:烧结: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成型模具中,并使混合物在模具中填料均匀,然后将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在120~300℃的温度下对模具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为0.5-5小时;步骤三:脱模成型:待步骤二烧结好的混合物冷却后,从烧结炉中取出,打开模具,得到缓释絮凝过滤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絮凝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步骤三得到缓释絮凝过滤材料切割成片状、柱状或者块状,然后真空包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絮凝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絮凝剂50-90%、高分子粘结剂5-35%、聚己内酯5-15%和脱模剂0.5-2%。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芳梅林汉阳吴浩孙楠楠刘荣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