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连杆压力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连杆压力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伺服压力机一般具有两种驱动形式:1)采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齿轮付,大齿轮直接驱动曲轴运动,实现对滑块运动的控制;此种驱动形式没有采用机械增力机构,存在对伺服电机扭矩要求高的问题,按照公称力行程区间配置伺服电机的扭矩,造成伺服电机选择过大,增加了制造成本,也带来了伺服压力机在空运行期间资源的浪费。2)采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齿轮付,大齿轮驱动曲轴运动,曲轴带动肘杆机构增力,实现对滑块运动的控制;此种驱动形式采用了肘杆增力机构技术,较好的解决了伺服电机扭矩在能力发生点区间与空运行期间的问题,但是,也存在肘杆传动机构复杂、连接部位的总间隙大、压力机刚度低的问题。因而,现有的伺服压力机存在成本高、结构复杂、刚度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连杆压力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多连杆机构驱动曲轴运动,实现滑块运动控制的伺服压力机,解决了滑块运动位置、速度的程序控制、提高压力机刚度和节约制造成本方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连杆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式机身、设置于所述开式机身首端的工作台板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板顶部的滑块,所述开式机身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通过滑轨与所述开式机身滑动连接;所述滑块通过设置于其顶部的连杆与一曲轴连接,所述曲轴纵向设置,且所述曲轴首端与所述开式机身的机身前板转动连接,所述曲轴尾端穿过一偏心套与所述开式机身的油箱后板转动连接;所述曲轴的尾端套设有主连杆,所述主连杆与所述曲轴固定连接,所述主连杆通过第一销轴与付连杆连接,所述付连杆通过第二销轴与套设在所述偏心套外部的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在一中间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外部套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连杆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式机身、设置于所述开式机身首端的工作台板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板顶部的滑块,所述开式机身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通过滑轨与所述开式机身滑动连接;所述滑块通过设置于其顶部的连杆与一曲轴连接,所述曲轴纵向设置,且所述曲轴首端与所述开式机身的机身前板转动连接,所述曲轴尾端穿过一偏心套与所述开式机身的油箱后板转动连接;所述曲轴的尾端套设有主连杆,所述主连杆与所述曲轴固定连接,所述主连杆通过第一销轴与付连杆连接,所述付连杆通过第二销轴与套设在所述偏心套外部的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在一中间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外部套设有与其刚性连接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底部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齿轮轴首端刚性连接有制动器,所述第四齿轮的齿轮轴尾端与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刚性连接,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杆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前板上设置有一曲轴安装孔,所述曲轴的首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曲轴安装孔内;所述开式机身的油箱后板与所述曲轴安装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压盖安装孔,所述压盖安装孔上固定于大压盖,所述大压盖的中心孔上固定有小压盖,所述曲轴尾端与所述小压盖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曲轴压盖,曲轴输出轴一端与所述曲轴压盖固定连接,所述曲轴输出轴另一端穿过所述小压盖与一编码器连接,且所述曲轴输出轴与所述小压盖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连杆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前板和所述油箱后板之间还设置有竖向设置的呈阶梯状的油箱板,所述油箱板包括高位油箱前板、高位油箱底板、低位油箱前板和低位油箱底板,所述高位油箱前板设置于所述低位油箱前板的顶部,所述高位油箱底板一端与所述高位油箱前板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低位油箱前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低位油箱底板一端与所述低位油箱前板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则与所述油箱后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偏心套固定于所述高位油箱前板的顶部尾端,所述中间轴安装于所述高位油箱前板与所述油箱后板之间,所述第四齿轮的齿轮轴一端安装于所述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英,刘志兵,钱功,宋益明,许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高精锻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