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化手套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434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劳保手套技术领域的防化手套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编织手套芯;S2、预热;S3、浸凝固剂;S4、第一次浸胶;S5、第二次浸胶;S6、干燥;S7、第三次浸胶;S8、喷砂;S9、硫化;S10、清洗;S11、脱模:脱模后即制得防化手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防化手套的生产方法制得的手套,防化性能良好、减少化学品对操作人员手部的伤害,能够防止多种化学品,手套具有冷热液体的温度阻隔性能、可以抵御高达150℃的间接接触,还具有优异的机械和化学特性、抗清洁剂和洗涤液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化手套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劳保手套
,尤其涉及一种防化手套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手部是容易受到外部伤害的部位,我国珠三地区平均每年发生的断指事故至少在30000起以上;60%的手部工伤事故可以通过佩戴手套来避免或减轻伤害的严重程度。手部的伤害主要包括化学品烧伤、触电烧伤、烧伤、割伤、穿刺伤害、蜇伤感染、手指断裂、油漆进入伤口等,劳动防护手套在保护劳动者双手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胶乳手套,是以胶乳为主要原料,通过浸渍等工序而制得的手套。氯丁胶乳是一种高分子的聚合物,属于氯丁橡胶制品中的一种。氯丁胶乳制品的橡胶弹性及物理机械性能与天然胶乳制品相似,并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候、耐臭氧、阻燃、耐化学介质腐蚀、耐油脂、气密性好等。氯丁胶乳成膜及加工性能也较好,是制造防护用品较好的胶乳之一。用氯丁胶乳制得的手套作为接触酸、碱、油及一般溶剂操作的防护用品。但现有技术中的氯丁胶乳制得的手套,抗钩破、抗切割、防刺穿性能较差,耐磨性不如丁腈橡胶或天然橡胶手套,并且防化学性能不突出。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申请设计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化手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编织手套芯;S2、预热:根据待生产手套的规格选择相适配的手模,在手模上套上手套芯,进行预热,预热温度范围为20‑45℃;S3、浸凝固剂:将手套芯和手模浸入凝固剂并进行干燥处理;S4、第一次浸胶: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手套芯浸入第一胶乳槽中浸胶,并进行匀胶处理,第一胶乳槽内的温度范围为28‑33℃;S5、第二次浸胶:将步骤S4中第一次浸胶后的手套芯浸入第二胶乳槽中进行浸胶,并进行匀胶处理,第二胶乳槽内的温度范围为30‑40℃;S6、干燥:将步骤S5中第二次浸胶后的手套芯进行干燥;S7、第三次浸胶:将步骤S6中干燥后的手套芯浸入第三胶乳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化手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编织手套芯;S2、预热:根据待生产手套的规格选择相适配的手模,在手模上套上手套芯,进行预热,预热温度范围为20-45℃;S3、浸凝固剂:将手套芯和手模浸入凝固剂并进行干燥处理;S4、第一次浸胶: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手套芯浸入第一胶乳槽中浸胶,并进行匀胶处理,第一胶乳槽内的温度范围为28-33℃;S5、第二次浸胶:将步骤S4中第一次浸胶后的手套芯浸入第二胶乳槽中进行浸胶,并进行匀胶处理,第二胶乳槽内的温度范围为30-40℃;S6、干燥:将步骤S5中第二次浸胶后的手套芯进行干燥;S7、第三次浸胶:将步骤S6中干燥后的手套芯浸入第三胶乳槽中进行浸胶,并进行匀胶处理,第三胶乳槽内的温度范围为20-38℃;S8、喷砂:在所需部位涂上盐或芒硝;S9、硫化:将步骤S8中喷砂后的手套在烘箱内硫化1-2h,硫化温度范围为95-110℃;S10、清洗:将步骤S9中硫化后的手套在清洗槽中进行清洗;S11、脱模:脱模后即制得防化手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化手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乳槽、第二胶乳槽和第三胶乳槽内的胶乳均为氯丁胶乳,所述第一胶乳槽、第二胶乳槽和第三胶乳槽内的氯丁胶乳的黏度范围分别为1000-2000cps、500-1800cps、1200-3000cp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化手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浸胶与第二次浸胶间隔的时间范围为1-10min。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嘉得利安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