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300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装置,包括:承力底座,承力底座长度方向两端相向设置有凹模支承座,凹模支承座上部支承有成型凹模,承力底座宽度方向两端设置有动力支承座,动力支承座上部设置有若干拉深动力装置,拉深动力装置通过动力连接螺栓连接有成型凸模连接块,成型凸模连接块与成型凸模相连接,成型凸模与成型凹模配合安装,成型凸模与成型凹模相互压紧实现对薄板成型零件的拉深加工,通过设计组合式凸凹模结构,并将凸模与气缸连接,便于装夹和拆卸的同时增加专用定位装置、压紧调节装置,确保采用该气动装置成型零件时,定位可靠,回弹量和变形可控,可极大的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故将该装置设计成组合式可调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铆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常用的材料有不锈钢、铝合金板、冷轧钢板、黄铜板等材料,主要用于各种重要电器元器件的信号屏蔽盖或屏蔽盒,或各种设备防尘盖,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由于浅拉深成型零件与深拉深成型零件相比具有塑性变形小、回弹量大、零件定形性差、变形不均匀等特点,在科研试制时大多数采用铣削加工方式加工或用薄板拆分成多个零件焊接而成,以上两种工艺加工方法其成本较高,同时尺寸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并且单件小批量和科研试制生产时采用成套模具加工其成本较高,试模周期较长,尺寸难保证,不利于单件小批量和科研试制生产,而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加工工艺在钣金成型加工中已经广泛应用,并且种类也多,大部分主要是通过冲床带动冲压模具使工件达到成型的一种方法,但是在实际加工中零件的变形、定位、回弹量等均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造成装配组件时不能达到设计图纸精度要求,同时也不能满足屏蔽性,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其变形难以有效控制、回弹量大、零件定形性差、变形不均匀、以及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底座(3),所述承力底座(3)长度方向两端相向设置有凹模支承座(2),所述凹模支承座(2)上部支承有成型凹模(5),所述承力底座(3)宽度方向两端设置有动力支承座(1),所述动力支承座(1)上部设置有若干拉深动力装置(9),所述拉深动力装置(9)通过动力连接螺栓(8)连接有成型凸模连接块(7),所述成型凸模连接块(7)与成型凸模(10)相连接,所述成型凸模(10)与成型凹模(5)配合安装,所述成型凸模(10)与成型凹模(5)相互压紧实现对薄板成型零件(11)的拉深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底座(3),所述承力底座(3)长度方向两端相向设置有凹模支承座(2),所述凹模支承座(2)上部支承有成型凹模(5),所述承力底座(3)宽度方向两端设置有动力支承座(1),所述动力支承座(1)上部设置有若干拉深动力装置(9),所述拉深动力装置(9)通过动力连接螺栓(8)连接有成型凸模连接块(7),所述成型凸模连接块(7)与成型凸模(10)相连接,所述成型凸模(10)与成型凹模(5)配合安装,所述成型凸模(10)与成型凹模(5)相互压紧实现对薄板成型零件(11)的拉深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薄板零件浅拉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凹模(5)宽度方向两端设置有若干可换定位销(6)。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