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067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层抛光机,包括机箱、抛光装置,抛光装置内置于机箱,包括两个抛光辊,每一抛光辊包括第一铁辊本体、多个斜抛光棱、多个加强筋、第二铁辊本体、多个直抛光棱,多个斜抛光棱呈螺旋状设置于第一铁辊本体外表面,斜抛光棱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与第一铁辊本体外表面为圆弧过度、另一侧壁沿第一铁辊本体径向设置;加强筋设置于斜抛光棱的一侧壁上,且靠近第一铁辊本体设置;第二铁辊包括第二铁辊本体、多个直抛光棱,第二铁辊本体同轴连接于第一铁辊本体,且连接处为远离加强筋的一端;多个直抛光棱沿轴向设置于第二铁辊本体外周面。通过在抛光辊的进料端设置加强筋能有效保护第一铁辊本体、斜抛光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大米抛光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抛光机。
技术介绍
在大米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抛光是在大米抛光机上进行的,抛光辊设置在抛光机的抛光室内,是大米抛光机中的重要部件,其辊体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螺旋线抛光棱,抛光棱的背面开设有喷风和/或喷水槽,通过抛光室内抛光辊的回转运动以及喷风/喷水槽的喷风和/或喷水使大米表面的浮糠软化,同时使米粒在抛光室内不断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米粒之间、米粒与抛光辊筒之间及米粒与米筛之间产生相对摩擦,达到大米表面抛光的目的。通过大量客户反馈发现,大米从推进器进入抛光辊后,对抛光辊进料端处的抛光棱磨损较大,且磨损较大的为抛光棱搅动大米的一侧面,使用几年后,抛光辊进料端处的抛光棱会出现穿孔的情况,穿孔处位于抛光棱靠近辊体处,此时需要对抛光辊整体进行跟换,而一个抛光辊的市场价格为四万左右,价格较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层抛光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层抛光机的抛光辊使用一定年限后进料端出现穿孔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双层抛光机,包括机箱、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内置于所述机箱,包括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两个抛光辊,所述第一主轴、第二主轴水平一端可转动内置于所述机箱、另一端穿出所述机箱,且所述第二主轴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正下方;两个所述抛光辊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第二主轴,每一所述抛光辊包括第一铁辊本体、多个斜抛光棱、多个加强筋、第二铁辊本体、多个直抛光棱,所述第一铁辊本体为空心筒体,多个所述斜抛光棱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第一铁辊本体外表面,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斜抛光棱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铁辊本体外表面为圆弧过度、另一侧壁沿所述第一铁辊本体径向设置;所述加强筋呈长条形,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斜抛光棱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斜抛光棱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斜抛光棱的一侧壁上,且靠近所述第一铁辊本体设置,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斜抛光棱的连接处均圆润处理;所述第二铁辊包括第二铁辊本体、多个直抛光棱,所述第二铁辊本体为空心筒体,所述第二铁辊本体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铁辊本体,且连接处为远离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多个所述直抛光棱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二铁辊本体外周面,且所述直抛光棱与所述斜抛光棱一一正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抛光辊的进料端设置加强筋能有效保护第一铁辊本体、斜抛光棱,减小客户的维修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两个抛光辊、第一推进器及第二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抛光辊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第一铁辊本体、多个斜抛光棱、多个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进料斗、气动阀、进料微调机构及金属网的三维示意图;图8是图7中N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进料斗、气动阀、进料微调机构及金属网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进料斗、气动阀、进料微调机构及金属网的仰视图;图11是图10中P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进料斗、气动阀、进料微调机构及金属网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沿图12中T—T线的剖视图;图14是图13中Q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抛光机,如图1至14所示,包括机箱1、抛光装置2、驱动装置3。机箱1包括壳体11、进料斗12、气动阀13、进料微调机构14、金属网15及出料斗16,壳体11内部为空心结构。进料斗12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壳,进料斗12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方槽,进料斗12设置于壳体11上,且与壳体11内部相连通。气动阀13包括一盖板131、支架132、气缸133,盖板131一端经所述方槽滑动插设于进料斗12,支架132设置于进料斗12外壁上,且设置于所述方槽下方,气缸133平行盖板131设置于支架132上,且气缸133的输出轴与盖板131的另一端相连接。进料微调机构14包括一第一转轴141、一挡板142、两个连接杆143、两个扭簧144、挡片145、支撑块146、一第二转轴147、直弹簧148、密封条149,第一转轴141水平设置于盖板131下方,且其一端可转动贯穿进料斗12。挡板142一端设置于第一转轴141上方、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两个连接杆143分别靠近挡板142的两端设置,连接杆143一端与挡板142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141相连接。两个扭簧144套设于第一转轴141,且分别靠近两个连接杆143设置;扭簧144的一端与挡板142相连接、另一端与进料斗12内壁相连接。挡片145包括第一挡边1451、第二挡边1452,第一挡边1451呈方形,第一挡边1451设置于第一转轴141的另一端;第二挡边1452呈长条形,第二挡边1452一端与第一挡边1451上端相连接。支撑块146设置于进料斗12外壁上,且靠近第二挡边1452的另一端设置,支撑块146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螺纹通孔,支撑块146远离进料斗12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第二转轴147中间部分设置有与所述螺纹通孔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二转轴147一端抵接于第二挡边1452,且第二转轴147中间部分与支撑块146螺纹连接,第二转轴147另一端穿出支撑块146;直弹簧148竖直设置于第二挡边1452上方,直弹簧148一端设置于进料斗12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挡边1452的另一端相连接。密封条149平行挡板142设置,密封条149设置于进料斗12内壁上,且设置于进料斗12与挡板142一端之间。金属网15水平内置于进料斗12,且靠近进料斗12进料口设置。出料斗16为两端开口的空壳,出料斗16倾斜设置于壳体11一侧壁上,且与壳体11内部相连通。抛光装置2内置于壳体11,包括第一主轴2a、第二主轴2b、两个抛光辊2c、第一推进器2d、第一筛板2e、第一筛架2f、第二推进器2g、第二筛板2h、第二筛架2i、给料斗2j。第一主轴2a、第二主轴2b一端可转动内置于壳体11、另一端穿出壳体11,且第二主轴2b设置于第一主轴2a正下方,两个抛光辊2c安装方向相反,且分别套设于第一主轴2a、第二主轴2b,每一抛光辊2c包括第一铁辊本体c1、多个斜抛光棱c2、多个加强筋c3、第二铁辊本体c4及多个直抛光棱c5。第一铁辊本体c1为空心筒体,多个斜抛光棱c2呈螺旋状设置于第一铁辊本体c1外表面,且沿周向均匀分布,斜抛光棱c2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与第一铁辊本体c1外表面为圆弧过度、另一侧壁沿第一铁辊本体c1径向设置。加强筋c3呈长条形,加强筋c3与斜抛光棱c2一一对应设置,且加强筋c3沿斜抛光棱c2长度方向设置,加强筋c3设置于斜抛光棱c2一侧壁上,且靠近第一铁辊本体c1设置,加强筋c3与斜抛光棱c2的连接处均圆润处理,优选的斜抛光棱c2、直抛光棱c5及加强筋c3的数量均为四个。第二铁辊本体c4为空心筒体,第二铁辊本体c4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抛光机,包括机箱、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内置于所述机箱,包括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两个抛光辊,所述第一主轴、第二主轴水平一端可转动内置于所述机箱、另一端穿出所述机箱,且所述第二主轴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正下方;两个所述抛光辊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第二主轴,每一所述抛光辊包括第一铁辊本体、多个斜抛光棱、多个加强筋、第二铁辊本体、多个直抛光棱,所述第一铁辊本体为空心筒体,多个所述斜抛光棱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第一铁辊本体外表面,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斜抛光棱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铁辊本体外表面为圆弧过度、另一侧壁沿所述第一铁辊本体径向设置;所述加强筋呈长条形,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斜抛光棱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斜抛光棱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斜抛光棱的一侧壁上,且靠近所述第一铁辊本体设置,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斜抛光棱的连接处均圆润处理;所述第二铁辊包括第二铁辊本体、多个直抛光棱,所述第二铁辊本体为空心筒体,所述第二铁辊本体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铁辊本体,且连接处为远离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多个所述直抛光棱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二铁辊本体外周面,且所述直抛光棱与所述斜抛光棱一一正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抛光机,包括机箱、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内置于所述机箱,包括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两个抛光辊,所述第一主轴、第二主轴水平一端可转动内置于所述机箱、另一端穿出所述机箱,且所述第二主轴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正下方;两个所述抛光辊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第二主轴,每一所述抛光辊包括第一铁辊本体、多个斜抛光棱、多个加强筋、第二铁辊本体、多个直抛光棱,所述第一铁辊本体为空心筒体,多个所述斜抛光棱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第一铁辊本体外表面,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斜抛光棱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铁辊本体外表面为圆弧过度、另一侧壁沿所述第一铁辊本体径向设置;所述加强筋呈长条形,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斜抛光棱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斜抛光棱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斜抛光棱的一侧壁上,且靠近所述第一铁辊本体设置,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斜抛光棱的连接处均圆润处理;所述第二铁辊包括第二铁辊本体、多个直抛光棱,所述第二铁辊本体为空心筒体,所述第二铁辊本体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铁辊本体,且连接处为远离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多个所述直抛光棱沿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二铁辊本体外周面,且所述直抛光棱与所述斜抛光棱一一正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第一推进器、第一筛板、第二推进器、第二筛板,所述第一推进器套设于所述第一主轴,且连接于所述抛光辊靠近所述加强筋的一端,所述第一筛板同轴所述第一主轴设置,且内置于所述机箱,所述第一筛板与所述第一主轴之间的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禾粮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