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伤口清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76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儿外科伤口清创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污水箱,污水箱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活动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顶部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立杆和套筒,立杆上设置有固定杆,套筒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铰接连接有挂钩,连接杆连接有清洗池,清洗池内设置有臂托,臂托内设置有电热丝,臂托上设置有绑带,清洗池外侧设置有第一万向管,第一万向管通过万向球接头连接有视频播放器,清洗池通过排水管与污水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适应小儿的体位,受伤肢体固定可靠,大大降低小儿清创时的恐惧感,不使用时通过收起清洗池,减小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儿外科伤口清创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小儿外科伤口清创装置。
技术介绍
清创术是用外科手术的常用方法,清除开放伤口内的异物,切除坏死、失活或严重污染的组织、缝合伤口,使之尽量减少污染,甚至变成清洁伤口,达到一期愈合,有利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开放性伤口一般分为清洁、污染和感染3类。严格地讲,清洁伤口是很少的;意外创伤的伤口难免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如污染严重,细菌量多且毒力强,8小时后即可变为感染伤。小儿存在主观克制力较弱,在清创时易发生不配合等情形,使得清创操作较难,并且清创效果差,对机体发育不全、抵抗力较弱的小儿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方便,便于适应小儿的体位,受伤肢体固定可靠,大大降低小儿清创时的恐惧感,减小占用空间的小儿外科伤口清创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小儿外科伤口清创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污水箱,污水箱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活动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与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滚珠,旋转柱顶部伸出凹槽外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立杆和套筒,立杆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固定杆,套筒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与套筒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固定,活动杆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铰接连接有挂钩,连接杆连接有清洗池,清洗池内设置有向上伸出清洗池外的臂托,臂托内设置有电热丝,臂托上设置有绑带,清洗池外侧设置有第一万向管,第一万向管通过万向球接头连接有视频播放器,清洗池通过排水管与污水箱相连。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立杆顶部设置有第二万向管,第二万向管连接有照明灯。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污水箱侧面设置有排水口和透明窗。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臂托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杆,臂托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清洗池内。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旋转柱外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若干个固定孔,旋转柱通过固定插销与固定孔配合固定在立柱内。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臂托上表面设置有一层硅胶垫。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适应小儿的体位,受伤肢体固定可靠,大大降低小儿清创时的恐惧感,不使用时通过收起清洗池,减小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立柱与旋转柱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旋转柱与转盘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清洗池的俯视图;图5为臂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底座、2-污水箱、3-排水口、4-透明窗、5-立柱、6-旋转柱、7-固定插销、8-转盘、9-立杆、10-套筒、11-固定杆、12-第二万向管、13-照明灯、14-活动杆、15-调节螺栓、16-连接杆、17-挂钩、18-清洗池、19-臂托、20-支撑杆、21-电热丝、22-绑带、23-第一万向管、24-万向球、25-视频播放器、26-排水管、27-滚珠、28-硅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附图1-5可知,小儿外科伤口清创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污水箱2,污水箱2侧面设置有排水口3和透明窗4,污水箱2上设置有立柱5,立柱5上端设置有凹槽51,凹槽51内活动设置有旋转柱6,旋转柱6外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若干个固定孔61,旋转柱6通过固定插销7与固定孔61配合固定在立柱5内,旋转柱6与凹槽51底部之间设置有滚珠27,旋转柱6顶部伸出凹槽51外设置有转盘8,转盘8上设置有立杆9和套筒10,立杆9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固定杆11,立杆9顶部设置有第二万向管12,第二万向管12连接有照明灯13,套筒10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与套筒10之间通过调节螺栓15连接固定,活动杆14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上铰接连接有挂钩17,连接杆16连接有清洗池18,清洗池18内设置有向上伸出清洗池18外的臂托19,臂托19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杆20,臂托19通过支撑杆20固定在清洗池18内,臂托19内设置有电热丝21,臂托19上表面设置有一层硅胶垫28,臂托19上设置有绑带22,清洗池18外侧设置有第一万向管23,第一万向管23通过万向球24接头连接有视频播放器25,清洗池18通过排水管26与污水箱2相连。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调节螺栓15调节活动杆14升降,使臂托18适应小儿的受伤肢体高度,转动转盘8,使臂托19的水平角度适应小儿体位,通过绑带22将小儿的受伤肢体固定在臂托19上,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电热丝21进行加热,保证受伤肢体的温度,避免冻伤,清创时,通过视频播放器25播放小儿感兴趣的动画视频,将小儿的注意力引开,降低恐惧感,清洗池18对清创的污水进行收集,经排水管26排入污水箱2内,保证医疗卫生环境,在不使用时,旋转清洗池18至竖直状态,通过挂钩17固定在固定杆11上,减少占用空间;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适应小儿的体位,受伤肢体固定可靠,大大降低小儿清创时的恐惧感,不使用时通过收起清洗池18,减小占用空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儿外科伤口清创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置有污水箱,污水箱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活动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与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滚珠,旋转柱顶部伸出凹槽外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立杆和套筒,立杆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固定杆,套筒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与套筒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固定,活动杆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铰接连接有挂钩,连接杆连接有清洗池,清洗池内设置有向上伸出清洗池外的臂托,臂托内设置有电热丝,臂托上设置有绑带,清洗池外侧设置有第一万向管,第一万向管通过万向球接头连接有视频播放器,清洗池通过排水管与污水箱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儿外科伤口清创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置有污水箱,污水箱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活动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与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滚珠,旋转柱顶部伸出凹槽外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立杆和套筒,立杆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固定杆,套筒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与套筒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固定,活动杆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铰接连接有挂钩,连接杆连接有清洗池,清洗池内设置有向上伸出清洗池外的臂托,臂托内设置有电热丝,臂托上设置有绑带,清洗池外侧设置有第一万向管,第一万向管通过万向球接头连接有视频播放器,清洗池通过排水管与污水箱相连。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祥姜海山云叶张建国张瑞敏吴向铭刘锵徐永康门立东李艳苗玮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第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