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准确的耳鼻咽喉科用鼻腔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73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准确的耳鼻咽喉科用鼻腔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面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上方设有连接架,且在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盒且在连接盒的左下角设有CT探头,且在控制盒的右侧面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手柄的左端连接有清洗棉头,所述清洗棉头至少为两个,由于设置托架从而使得患者头部躺在托架上,同时设置的CT探头可以检测鼻腔内部情况,并显示在显示屏上,进而便于医生准确定位患者鼻腔内部情况,同时设置的清洗棉头可以更滑,从而使得该装置在鼻腔清洗后及时干燥鼻腔内部,进而防止患者不适,同时该装置采用棉球灌水后清洗鼻腔,进而避免鼻腔内部水流刺激,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准确的耳鼻咽喉科用鼻腔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定位准确的耳鼻咽喉科用鼻腔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鼻腔清洗器是一种用于鼻腔清洗护理的医疗器械,目前,市面上的鼻腔清洗器多以一圆柱形瓶体来盛装液体,瓶体底部开有一小塞孔,顶部为带螺纹瓶盖,瓶盖中央中空并延伸为一弯曲的弯管,弯管前端带有一中间开孔的鼻塞前端,通过挤压瓶体,将冲洗液压出,以达到冲洗作用,使用过程中,在配置冲洗液时无法使药物快速溶解,并且没有办法保证冲洗液处于恒温状态,冲洗液温度会快速降低,使舒适性大大降低,冲洗速度掌握不好时患者容易呛着,且清洗不充分,鼻腔一些角落不易清洗到,耳、鼻、喉等部位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尤其是病人的鼻腔容易产生异物,不好清理,影响病人呼吸,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另外现有的鼻腔清理装置多采用喷雾形式进行鼻腔清理,由于雾化气体进入鼻腔后容易引起患者大喷嚏,同时在鼻腔内部清理过程中完全依靠医生经验,不能准确定位鼻腔内部位置,进而导致病患处不易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定位准确的耳鼻咽喉科用鼻腔清洗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准确的耳鼻咽喉科用鼻腔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面设有托架,所述托架的正面设有加药口,所述托架的内部设有电热丝且在托架内部的右下角连接有微型水泵,在支撑板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左下角设有CT探头,且在控制盒的右侧面安装有显示器;所述加药口上连接有线束总成,且所述线束总成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且在手柄上安装有启停开关,所述手柄的左端设有清洗棉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在支撑板上自由转动,且所述连接架将所述控制盒固定在托架的正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架采用抗菌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洗棉头通过螺纹链接在手柄上,且所述清洗棉头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水泵与所述启停开关为电性连接,且所述微型水泵具有自动搅匀功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束总成是由导线和软管组成,且软管与所述清洗棉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洗棉头设置有波浪线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托架从而使得患者可以头部躺在托架上进而便于医生治疗;2.由于设置CT探头配合显示器从而使得患者鼻腔内部情况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便于医生一目了然的看到患者鼻腔内部情况,进而实现了患处定位精准,患处治疗精准定位,同时也有利于经验不足的医生准确治疗;3.由于设置微型水泵配合软管,从而使得药剂进入清洗棉头,进而便于清洗棉头清洗患处,由于清洗棉头可以蓄含药剂,进而不至于药剂流淌在鼻腔内,降低雾化药剂给患者带来的不适;4.由于微型水泵具有自动搅匀功能,从而充分保证药剂均匀,便于治疗;5.由于设置电热丝从而使得药剂具有一定温度,避免药剂冰凉给患者造成不适,同时电热丝设置在托架上从而使得患者头部温暖舒适,促进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连接架,3-控制盒,4-CT探头,5-显示器,6-托架,7-微型水泵,8-加药口,9-电热丝,10-清洗棉头,11-手柄,12-线束总成,13-启停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定位准确的耳鼻咽喉科用鼻腔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右侧面设有托架6,所述托架6的正面设有加药口8,所述托架6的内部设有电热丝9且在托架6内部的右下角连接有微型水泵7,在支撑板1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盒3,所述控制盒3的左下角设有CT探头4,且在控制盒3的右侧面安装有显示器5;所述加药口8上连接有线束总成12,且所述线束总成12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11,且在手柄11上安装有启停开关13,所述手柄11的左端设有清洗棉头10。更为具体而言:所述连接架2在支撑板1上自由转动,从而便于调整角度方便观察,且所述连接架2将所述控制盒3固定在托架6的正上方,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完全覆盖患者鼻腔,将鼻腔内部结构显示出来,方便医生治疗。更为具体而言::所述托架6采用抗菌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抗菌作用,避免患者交叉感染。更为具体而言:所述清洗棉头10通过螺纹链接在手柄11上,从而使得清洗棉头10更换方便,且所述清洗棉头1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从而使得上一个清洗棉头10使用结束后,可以更换干净卫生的棉头,进而吸附患者鼻腔内部多余药剂,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更为具体而言:所述微型水泵7与所述启停开关13为电性连接,从而使得的通过启停开关13将清洗棉头10注上药剂且所述微型水泵7具有自动搅匀功能,搅拌药剂保证药剂均匀。更为具体而言:所述线束总成12是由导线和软管组成,且软管与所述清洗棉头10连接,从而便于药剂注入清洗棉头10上,。更为具体而言:所述清洗棉头10设置有波浪线条,从而使得来回抽动清洗棉头10可以将鼻腔内部污物刮出来,同时不伤害鼻腔粘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患者头部躺在托架6上,通过CT探头4和显示器5观察鼻腔内部情况,然后配对药剂,并通过加药口8将药剂倒入托架6的内部,启动电热丝9给药剂微微加热至20摄氏度;第二步,将线束总成12连接在加药口8上,通过启停开关13启动微型水泵7,将药剂抽到清洗棉头10上,在清洗棉头10完全浸湿后,且不滴水的状态下插入患者鼻腔;第三步,通过显示器5将清洗棉头10放入鼻腔,清洗鼻腔,当出现异物时,来回抽动清洗棉头10,此时清洗棉头10上的波浪线条将异物刮出;最后,鼻腔清洗完成后,更换一个新的干燥的清洗棉头10放入患者鼻腔内部,吸出患者鼻腔内部多余的药剂,多余药剂吸出后,进行设备消毒。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准确的耳鼻咽喉科用鼻腔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右侧面设有托架(6),所述托架(6)的正面设有加药口(8),所述托架(6)的内部设有电热丝(9)且在托架(6)内部的右下角连接有微型水泵(7),在支撑板(1)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盒(3),所述控制盒(3)的左下角设有CT探头(4),且在控制盒(3)的右侧面安装有显示器(5);所述加药口(8)上连接有线束总成(12),且所述线束总成(12)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11),且在手柄(11)上安装有启停开关(13),所述手柄(11)的左端设有清洗棉头(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准确的耳鼻咽喉科用鼻腔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右侧面设有托架(6),所述托架(6)的正面设有加药口(8),所述托架(6)的内部设有电热丝(9)且在托架(6)内部的右下角连接有微型水泵(7),在支撑板(1)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盒(3),所述控制盒(3)的左下角设有CT探头(4),且在控制盒(3)的右侧面安装有显示器(5);所述加药口(8)上连接有线束总成(12),且所述线束总成(12)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11),且在手柄(11)上安装有启停开关(13),所述手柄(11)的左端设有清洗棉头(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准确的耳鼻咽喉科用鼻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在支撑板(1)上自由转动,且所述连接架(2)将所述控制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坤师国军于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