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滑轮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69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滑轮组结构,其包含有可嵌设及固定于门、窗底部槽沟且内部形成有中空室的基座,以及置入于基座内且嵌设有滑轮的轮座,以及可穿置于基座并可驱使轮座作高度调整的调整元件;且基座内枢设有一轴柱,利用调整元件的旋转前进,可经由斜向导槽的导引使轮座下降而令窗体上升,再利用调整元件旋转后退,可经由斜向导槽的导引使轮座上升而令窗体下降;且该轴柱并可当作支点达到轮座水平自动调校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不仅结构精简,且可节省制造成本,进一步满足现今门窗装置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窗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以简单的结构与成本可达成调整滑轮高度及具备支点平衡效应的门窗滑轮组结构
技术介绍
首先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第287575号专利公报,其指一种「门窗滑轮的改良」,包括有一框座、一结合导轮的轮架,共同以导螺杆相锁合而连结构成,其中该框座后端面贯设一调整孔,而框座两侧面对应设有一开口向下的“L”导槽;轮架,至少结合一导轮,该轮架的后端面设有一导螺孔,轮架的两侧面中央贯设一轴柱,轴柱两端可嵌入框座的“L”导槽内;将结合有导轮的该轮架置于框座内部,并将轴柱嵌入框座的“L”导槽,同时导轮后端以一导螺杆螺合于框座后端的调整孔,而构成门窗滑轮。因门窗外框于加工组装上或多或少会产生偏斜误差,使各框料在组装后并非为完美的矩形结构而会略呈变形,令门窗外框滑轨上、下端之间无法保持水平性,因此窗框底部所设的滑轮其高度调整功能即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前述门窗滑轮结构的二导轮呈直线平行枢设于轮架内,因此在框座后端虽有导螺杆调整轮架(包含导轮)高度,以弥补门窗外框水平性不足的缺陷,但轮架内平行枢设的导轮却无法平均且同步的接触外框滑轨;换言之,呈一直线枢设于轮架内的导轮并无法全数接触滑轨,而造成窗体整体重量不能平均分担于各导轮的缺失,并影响窗体滑动操作时的顺畅性。再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65654号专利公报,其指一种「双滚轮的调整轮组构造」,其由一外壳、一轮座及枢设有呈一直线双滚轮的轮架所组合而成;其中一轴柱,中端圆径较大、两侧端圆径较小,该轴柱以圆径较大的中端置于两板状体轮架之间,以圆径较小的两端穿设并突出于两板体轮架的轴孔外,而轮架突出于其外的轴柱则可枢结于轮座的轴孔内,利用该轴柱枢结悬设以具有自主垂设功能,使得轮座于外壳内无论调整至任何高度,轮座内枢结悬设的轮架均可自行调校其内呈一直线枢结的两滚轮,平均且同步的接触轨框,来分摊并增加轮组构造的可载重能力。然而,前述「双滚轮的调整轮组构造」,虽可通过轴柱的贯设而可令轮架具有支点效应,使其双滚轮可自行调校而平均且同步接触轨框;但由该公告资料并配合附图可知,该所述调整轮组在构造上及零件设计上较为繁复,因其为了具有支点平衡功能而增加一轮座零件,这在产品的组装时间上及材料的成本上无疑是一项负担;且对于金属材质所制的门窗滑轮组而言,因增设零件而令产品整体重量的增加更是极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与成本可达成调整滑轮高度及具备支点平衡效应的门窗滑轮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门窗滑轮组结构,至少包含有基座,其嵌设及固定于门窗底部的槽沟,且其内部形成有可供其它构件置入的中空室,所述中空室一端壁上设有贯穿的螺孔;轮座,其置入上述基座的中空室内,该轮座至少嵌设至少两个滑轮,而于所述轮座两侧壁面开设有斜向导槽,以供一轴柱贯穿并固定于所述基座两侧壁面,且该轮座一端开设有滑槽并置入一活动板,其中该活动板设有贯穿的导孔;调整元件,贯穿上述基座的导孔并螺合于所述活动板的螺孔;经由轮座的斜向导槽的辅助导引,使调整元件可对轮座实施高度调整。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门窗滑轮组结构,包含有可嵌设及固定于门、窗底部槽沟且内部形成有中空室的基座,以及置入于基座内且嵌设有滑轮的轮座,以及可穿置于基座并可驱使轮座作高度调整的调整元件;且基座内枢设有一轴柱,利用调整元件旋转前进,可经由斜向导槽的导引使轮座下降而令窗体上升,再利用调整元件旋转后退,以经由斜向导槽的导引使轮座上升而令窗体下降;且该轴柱并可当作支点达到轮座水平自动调校的功效。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不仅结构精简,便于组装,且可节省制造成本,进一步满足现今门窗装置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轮组调整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轮组调整后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基座 10、中空室11、枢接孔12、垂直壁120、导孔 13、凸缘14、固定孔15、冲孔 16、定位板160、卡槽 17、固定孔2、轮座20、滑轮 21、斜向导槽 22、轴柱23、滑槽 24、活动板240、螺孔3、调整元件 4、外框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功效及构造特征能有更详细明确的了解,兹举出如下述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门窗滑轮组结构,其至少包含有 基座1,其可嵌设或固定于门窗底部的槽沟,该基座1内部形成有供其它构件置入的中空室10,中空室10于两侧壁面可开设有枢接孔11,而中空室10至少一端形成有垂直壁12以作为调整端,该垂直壁12上设有贯穿的导孔120;而基座1的外缘面形成有若干凸缘13(图中凸缘呈ㄇ形态为例),使基座1嵌入门窗框料时可通过凸缘13的顶持而成为一精密配合并兼具有补强的功效,而该基座1外部端边可形成有固定孔14以供固接元件锁设而固定于门窗底部的槽沟。轮座2,可置入上述基座1的中空室10内,该轮座2至少嵌设有二(或以上)滑轮20,而于轮座2两侧壁面开设有斜向导槽21,以供一轴柱22贯穿并延伸枢固于基座两侧壁面的枢接孔11;且该轮座2于对应基座1调整端侧开设有滑槽23,并于滑槽23内置入一活动板24,可供活动板24于滑槽23内自由活动一适当间距,其中该活动板24设有贯穿的螺孔240。调整元件3,可采用一般通用的螺栓而可贯穿上述基座1的导孔120并螺合于活动板24的螺孔。承上所述,因门窗外框于加工组装上或多或少会产生偏斜误差,使各框料在组装后并非为完美的矩形结构而会略呈变形,令门窗外框滑轨上、下端之间无法保持水平,因此利用窗框底部所设的滑轮实施高度调整功能确属必要;请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其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轮组调整前示意图以及本专利技术的轮组调整后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门窗组装完毕后发现窗体与外框滑轨4无法互相平行(图中显示只有左侧单一滑轮接触滑轨)而令滑轮20无法全数接触外框滑轨4来平均分担窗体重量,此时使用者即可利用手工工具对调整元件3旋转调整轮组高度,令门窗窗体与外框滑轨互呈平行;如图3所示,使用者可对调整元件3于基座1的导孔120处旋转前进,因调整元件3螺合于活动板24,而轮座2所贯设的轴柱22枢固于基座1两侧壁面,在经由轮座2的斜向导槽21的辅助导引之下,使得轮座2会沿着下降趋势作动而令整体门窗向上提升,于此同时,基座1内所枢固的轴柱22则将会产生支点效应,包含滑轮20在内整体轮座2将以轴柱22为支点作自行调校,直到双侧滑轮20均接触外框滑轨4。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轴柱22的支点效应,使得轮座2于基座1内无论调整至任何高度,基座1内枢结悬设的轮座2均可自行调校其水平性,使滑轮20能平均且同步的接触轨框,来分担受力并增加轮组构造的可载重能力。再请参阅图1所示,前面已提到本专利技术的调整元件可采用一般通用螺栓,并非如公知技术一般采用专用螺栓(螺栓颈部形成有一滑槽)令螺栓原处转动而不作前进后退;为了避免本专利技术的调整元件3脱离旋转调整行程以外,因此本专利技术于基座1及轮座2的顶面对应于调整元件3位置适当处可开设有冲孔15,使得在滑轮轮组组装完毕后可利用一专用装置贯穿冲孔15顶持调整元件3,再由基座1底部开放侧对螺栓于适当处加工破坏螺牙,令调整元件3永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窗滑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滑轮组结构至少包含有:基座,其嵌设及固定于门窗底部的槽沟,且其内部形成有可供其它构件置入的中空室,所述中空室一端壁上设有贯穿的螺孔;轮座,其置入上述基座的中空室内,该轮座至少嵌设至少两 个滑轮,而于所述轮座两侧壁面开设有斜向导槽,以供一轴柱贯穿并固定于所述基座两侧壁面,且该轮座一端开设有滑槽并置入一活动板,其中该活动板设有贯穿的导孔;调整元件,贯穿上述基座的导孔并螺合于所述活动板的螺孔;经由轮座的斜向导槽的 辅助导引,使调整元件可对轮座实施高度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昆智
申请(专利权)人:清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