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64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和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止血带主体上,所述气囊一侧设有微型气泵,所述气囊另一侧设有放气阀门和阀门开关,所述阀门开关分别通过电线与放气阀门和微型气泵连接,所述止血带主体一侧设有分叉带,所述分叉带内侧设有连接槽,所述止血带主体另一侧设有连接头,所述微型气泵包括气泵主体、吸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吸气管设置在气泵主体的吸气口上,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气泵主体的出气口上,该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设计新颖,在保证了止血效果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使用感,且能够自动为气囊放气,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为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
技术介绍
止血带是血管外科手术的术后护理中常用的物品,尽管大部分患者术后泵尿激酶都是股动脉泵尿激酶,不需要使用止血带,但是部分患者却是需要从足背静脉泵尿激酶,而且需要二十四小时泵,双腿均需要进行结扎止血带,尽管止血带本身有一定的宽度,但是在绑上后,却会被肉挤压在一起,勒成一条线,这对患者而言是一种较为痛苦的感受,且当前的止血带在绑了一段时间后需要松绑调整,然后再重新绑上,这对家属和护士而言也是一个较为繁琐的工作,如果能够在止血带上设置一个可充气的气囊,通过气囊进行捆绑,再通过一个定时开关控制气囊的放气阀门的启闭,就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新颖,在保证了止血效果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使用感,且能够自动为气囊放气,节省了人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和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止血带主体上,所述气囊一侧设有微型气泵,所述气囊另一侧设有放气阀门和阀门开关,所述阀门开关分别通过电线与放气阀门和微型气泵连接,所述止血带主体一侧设有分叉带,所述分叉带内侧设有连接槽,所述止血带主体另一侧设有连接头,所述微型气泵包括气泵主体、吸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吸气管设置在气泵主体的吸气口上,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气泵主体的出气口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囊内还设有微型电池,所述微型电池通过电线与阀门开关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的型号与连接槽的型号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门开关为定时开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的表面和连接槽的内侧均设有防滑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囊为单侧凸起气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气管的数量为2个,所述连接槽和连接头的数量均为6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气管设置在气囊外侧,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气囊内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气囊、微型气泵、阀门开关、放气阀门、分叉带、连接槽、连接头、气泵主体、吸气管、放气管、微型电池。1.该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在止血带上设置了气囊,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减少使用者的疼痛感,更具人性化。2.该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通过定时开关控制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无需人工进行充气放气,减少了家属和护士的工作量,也方便了家属和患者更好的休息。3.该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设计新颖,在保证了止血效果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使用感,且能够自动为气囊放气,节省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的微型气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止血带主体、2-气囊、3-微型气泵、4-阀门开关、5-放气阀门、6-分叉带、7-连接槽、8-连接头、9-气泵主体、10-吸气管、11-放气管、12-微型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1和气囊2,所述气囊2设置在止血带主体1上,所述气囊2一侧设有微型气泵3,所述气囊2另一侧设有放气阀门5和阀门开关4,所述阀门开关4分别通过电线与放气阀门5和微型气泵3连接,所述止血带主体1一侧设有分叉带6,所述分叉带6内侧设有连接槽7,所述止血带主体1另一侧设有连接头8,所述微型气泵3包括气泵主体9、吸气管10和出气管11,所述吸气管10设置在气泵主体9的吸气口上,所述出气管11设置在气泵主体9的出气口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囊2内还设有微型电池12,所述微型电池12通过电线与阀门开关4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8的型号与连接槽7的型号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门开关4为定时开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8的表面和连接槽7的内侧均设有防滑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囊2为单侧凸起气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气管11的数量为2个,所述连接槽7和连接头8的数量均为6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气管10设置在气囊2外侧,所述出气管11设置在气囊2内侧。工作原理:该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1和气囊2,气囊2内的微型电池12能够为该止血带的各个电子元件提供电能,在使用时,通过连接头8和连接槽7的配合能够较好的将该止血带固定在患者腿部,同时使得具有气囊2的一面朝向腿部,且连接头8和连接槽7均具有6个,通过合理的搭配能够使得止血带适应不同腿围的患者,能够达到最好的止血效果,且长度不足时能够将两根止血带通过连接槽7和连接头8的配合安装在一起使用,更加便捷,而气囊2一侧设有微型气泵3能够为气囊2充气,另一侧设有放气阀门5能够为气囊2放气使得患者腿部休息,同时,放气阀门5和微型气泵3均是通过阀门开关4控制,而阀门开关4为定时开关,通过提前设置阀门开关4的启闭时间,能够自动控制气囊2的充气和放气,无需人工进行充气和放气,有效减少了家属和护士的工作量,也方便了家属和患者更好的休息,该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设计新颖,在保证了止血效果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使用感,且能够自动为气囊2放气,节省了人力。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1)和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设置在止血带主体(1)上,所述气囊(2)一侧设有微型气泵(3),所述气囊(2)另一侧设有放气阀门(5)和阀门开关(4),所述阀门开关(4)分别通过电线与放气阀门(5)和微型气泵(3)连接,所述止血带主体(1)一侧设有分叉带(6),所述分叉带(6)内侧设有连接槽(7),所述止血带主体(1)另一侧设有连接头(8),所述微型气泵(3)包括气泵主体(9)、吸气管(10)和出气管(11),所述吸气管(10)设置在气泵主体(9)的吸气口上,所述出气管(11)设置在气泵主体(9)的出气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1)和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设置在止血带主体(1)上,所述气囊(2)一侧设有微型气泵(3),所述气囊(2)另一侧设有放气阀门(5)和阀门开关(4),所述阀门开关(4)分别通过电线与放气阀门(5)和微型气泵(3)连接,所述止血带主体(1)一侧设有分叉带(6),所述分叉带(6)内侧设有连接槽(7),所述止血带主体(1)另一侧设有连接头(8),所述微型气泵(3)包括气泵主体(9)、吸气管(10)和出气管(11),所述吸气管(10)设置在气泵主体(9)的吸气口上,所述出气管(11)设置在气泵主体(9)的出气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气囊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内还设有微型电池(12),所述微型电池(12)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钰周红艳孙静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