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61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包括本体,此外还包括:附接带,与所述本体相连,并设置成适于附接到待监测用户肢体;第一数据采集模块,其包括两个PPG传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附接带中,适于监测脉搏信号;以及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中,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并适于根据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PPG信号计算两个PPG传感器之间的脉搏波延迟时间,进而得出脉搏波速度值。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可较方便地持续地获取人的脉搏波特征数据,其不仅测量值准确,而且长时间测量时不影响用户的日常活动,用户体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理监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用户持续使用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人的脉搏波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获取关于人体健康的许多生理信息,如血压、动脉弹性、血液粘性等等。现有的监测脉搏波特征的方式要使用双PPG传感器,分别放置在人体的两个部位。例如一个放于脚趾的指端而另一个是手指的指端,或者一个放于无名指而另一个放于同一只手的小指,来采集两个部位的脉搏信号,获得脉搏波特征数据。可见,现有的使用PPG传感器监测脉搏波特征的方式,由于需要放置监测传感器的位置在手指或脚趾部位,所以会影响手部或脚部的活动,限制人的日常活动。特别是当需要持续地获取脉搏波特征时,上述方式十分不方便。另外,由于不同人群的动脉走行存在差异,如每个人心脏到脚趾的距离与心脏到手指的距离的差异受身高、体型胖瘦的影响较大,相同身高体重的人其血管长度也可存在差异。所以,现有的检测方式中两个传感器的监测点之间的距离误差会较大,最终导致获取的脉搏波特征数据误差较大。因此,需要一种可较方便地持续地获取人的脉搏波特征的装置,其不仅测量值准确,而且长时间测量时不影响用户的日常活动,用户体验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按照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包括本体,此外,还包括:附接带,与所述本体相连,并设置成适于附接到待监测用户肢体;第一数据采集模块,其包括两个PPG传感器(各包括光发射元件和光采集元件等元件),间隔设置在所述附接带中,适于监测脉搏信号;以及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中,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并适于根据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PPG信号计算两个PPG传感器之间的脉搏波延迟时间,进而得出脉搏波速度值。按照一个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还包括连杆,其具有顺应性且不易弯折,设置在所述附接带中,连杆两端分别与两个PPG传感器连接并将其保持在固定间距。按照再一个实施例,可选的是,所述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数据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适于采集用户的运动数据。按照另一个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按照又一个实施例,可选的是,所述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适于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按照再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适于存储有关数据。按照再另一个实施例,可选的是,所述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适于显示计算的脉搏波速度值。按照又另一个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附接带在用于与用户肢体接触的一面并在与两个PPG传感器位置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适于暴露PPG传感器的开口。按照其他一个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两个PPG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设置在8-15cm之间。按照再他一个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附接带为袖筒状,所述两个PPG传感器沿袖筒状附接带轴向布置。按照本技术实施例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可较方便地持续地获取用户的脉搏波特征数据,其不仅测量值准确,而且长时间测量时不影响用户的日常活动,用户体验好。下面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其中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的示意图;以及图2是按照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图3是按照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参数确定方式示意图;以及图4是按照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两个PPG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按照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除了本体外,主要包括附接带100,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0,以及处理器300。如图1所示,是按照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附接带100是折叠后的内侧面的示意图,装置本体(图中未示出)处于附接带的外侧面并与附接带相对固定连接。其中附接带100的内侧面是用于与用户身体表面的一部分相接触的一面,外侧面是与用户身体表面部分不接触的一面。其中附接带100可以是适于附接到待监测用户身体表面的任何形状或结构,但可选的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内侧面和外侧面均为闭合面,所述附接带为袖筒状,适于闭合式固定于身体部分的表面,佩戴后如袖套或护腕环绕于肢体的某个部分,如上臂。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是,附接带主体的材质为弹性材料,如弹性织物、高分子材料等,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韧度,可以使得内侧面较好地贴于皮肤。另外,附接带100具有第一长度、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可以根据用户人群佩戴部位的维度大小设置不同的规格。如对于臂围较大的用户比臂围较小的用户适用于更大的规格,如用户上臂中段的臂围为26cm,那么可以选择的规格a为:第一宽度12.5cm,第二宽度11cm,第一长度15cm。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0包括两个PPG传感器,即200-1和200-2,其间隔设置在所述附接带100中,适于监测脉搏信号,即采集身体表面有距离间隔的两个监测点的脉搏波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是,还包括连杆400,其为硬质器件,不会发生长度变化,不会发生弯曲或折叠,但有一定的顺应性的物质,如塑胶片或塑胶棒或塑胶管等。连杆400设置在所述附接带中,连杆两端分别与两个PPG传感器连接并将其保持在固定间距。另外,所述两个PPG传感器沿袖筒状附接带轴向布置,见图1。从而,当把按照本实施例的监测装置附接到用户身体的表面时,两个传感器在体表的监测点的距离为固定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两个PPG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设置在8-15cm之间,即两个PPG传感器的中心点(即脉搏波监测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图1中所示的第二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宽度定为12.5cm,第二宽度定为11cm,第一长度定为15cm时,第二长度的距离优选为12c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附接带在用于与用户肢体接触的一面并在与两个PPG传感器位置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适于暴露PPG传感器的开口500-1和500-2,见图1。通过在附接带的内侧面设置的开口使得两个传感器的一部分暴露,尤其是光发射元件(如LED灯)和光采集元件部分,以便在使用时与身体表面充分接触。处理器300设置在所述本体中,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0电连接,并适于根据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PPG信号计算两个PPG传感器之间的脉搏波延迟时间,进而得出脉搏波速度值。其中具体计算过程将在下面进行具体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是,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数据采集模块600,其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中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适于采集用户的运动数据,如图2所示。其中第二数据采集模块600主要包括加速度计或陀螺仪等传感器。通过处理器对第二信号采集模块即运动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获得信号质量、活动状态、运动类型、位置情况等信息,进一步作为脉搏波特征测量的可信度参考依据,或确定脉搏波信号有无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散步、跑步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接带,与所述本体相连,并设置成适于附接到待监测用户肢体;第一数据采集模块,其包括两个PPG传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附接带中,适于监测脉搏信号;以及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中,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并适于根据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PPG信号计算两个PPG传感器之间的脉搏波延迟时间,进而得出脉搏波速度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接带,与所述本体相连,并设置成适于附接到待监测用户肢体;第一数据采集模块,其包括两个PPG传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附接带中,适于监测脉搏信号;以及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中,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并适于根据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PPG信号计算两个PPG传感器之间的脉搏波延迟时间,进而得出脉搏波速度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其具有顺应性且不易弯折,设置在所述附接带中,连杆两端分别与两个PPG传感器连接并将其保持在固定间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数据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本体中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适于采集用户的运动数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搏波特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昔谦周伟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