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61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肤镜,包括排列成环形的光源、设于光源前方的第一偏振片、接收入射光的镜头组件,以及设于镜头前方且与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二偏振片,所述光源分为两组,第一偏振片边缘具有与其中一组光源对应设置的供该组光源的出射光经过的通孔,第一偏振片中心具有供入射光通过的中心孔。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皮肤镜既可以观察表皮的基底层,也可以观察表皮的外表面,使用范围较广,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镜
本技术涉及皮肤检测仪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皮肤镜。
技术介绍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主要负责人体内部与外部的隔离与沟通,起到保护体内环境、排汗和感受外部刺激的功能。皮肤病可以给患者带来瘙痒、疼痛及各种美容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近年来,皮肤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用于辅助诊断皮肤色素损伤的工具的开发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皮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深人探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导皮肤病治疗的依据,但组织病理学活检取材一般为创伤性的,病理切片的制作费时费力;在没有确切诊断良性或恶性肿瘤之前,盲目地进行手术活检或直接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的范围较难确定,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皮肤创伤,更严重的是恶性黑素瘤易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或因手术范围小而复发等危险,无疑影响预后和增加死亡率。在皮肤科临床诊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可疑皮损及其演变进行观测,并对其干预手段及疗效提供评价指标。皮肤镜是一种在体观察皮肤表面以下微细结构的、主要针对色素性皮肤疾病的无创性辅助诊断仪器。它通过使用油浸、光照与光学放大设备,可以观察到包括表皮下部、表真皮连接以及乳头层真皮等肉眼不可见的皮肤结构,从而确定需要做活组织检查的皮肤损伤部位,保证切除的准确性,其对于恶性黑色素瘤早期诊断上的重要辅助价值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作为临床上诸多疾病的筛选和诊断工具,皮肤镜具有无损伤、诊断迅速、价格低廉等优点,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开号为CN10224020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偏振皮肤镜,包括镜头底座、设置在所述镜头底座内部的透镜组和围绕在所述镜头底座外周的环形光源,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2个透镜,并且所述偏振皮肤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镜头底座内部的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设置在所述透镜组的透镜与透镜之间;和设置在所述镜头底座外周的环形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设置在所述环形光源与待测皮肤样品之间;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在偏振方向上垂直。但该技术方案中只能检测皮肤下组织(基底层)情况,而不能检测表皮的外表面(即角质层的外表)情况,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即可以用于检测表皮的外表面又可以检测表皮最下层的基底层的皮肤镜。一种皮肤镜,包括排列成环形的光源、设于光源前方的第一偏振片、接收入射光的镜头组件,以及设于镜头前方且与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二偏振片,所述光源分为两组,第一偏振片边缘具有与其中一组光源对应设置的供该组光源的出射光经过的通孔,第一偏振片中心具有供入射光通过的中心孔。该处所述的出射光是指从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光是指出射光经皮肤后返回进入皮肤镜内的光。所述光源固定在环形灯板上,所述环形灯板和第一偏振片固定在灯板支架上。所述环形灯板和第一偏振片设于灯板支架相反的两个面,并具有与光源一一对应设置的避让孔。所述灯板支架安装第一偏振片的表面为平面,该表面具有与第一偏振片配合的下沉槽。所述下沉槽设有定位凸块,所述第一偏振片上具有与定位凸块配合的定位缺口。所述第二偏振片固定在灯板支架上,紧贴第一偏振片,并覆盖所述的中心孔。所述灯板支架安装环形灯板的表面为锥面,相应的所述环形灯板为锥形,所述光源固定在环形灯板的内锥面,所述内锥面紧贴灯板支架的表面。所述的皮肤镜,包括电路基板和镜头支架,所述镜头组件底端固定在电路基板上,前端紧靠灯板支架,所述镜头支架为包围灯板支架和镜头组件的圆筒状,底端固定在电路基板上,顶端具有限制灯板支架的折边。所述镜头支架沿纵向分为相扣接的两部分,其中一份部分具有扣板,另一部分设有扣槽。本技术皮肤镜通过设置两组光源,第一偏振片边缘具有与其中一组光源对应设置的供该组光源的出射光经过的通孔,第一偏振片中心具有供入射光通过的中心孔,从而在使用时,如果打开出射光从第一偏振片透过的一组光源,出射光经第一偏振片后发生偏振,照射在皮肤上,一部分光从皮肤表皮的表面直接反射,另一部分穿过表皮的上层结构进入基底层,从表皮的表面直接反射的光保持原来的偏振方向,无法透过与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二偏振片,而进入到基底层的光在基底层发生散射,改变了偏振方向,可以透过第二偏振片,从而可以观察到真皮层的情况;如果打开出射光从第一偏振片边缘的通孔经过的一组光源,则出射光直接照射在皮肤上,一部分光从皮肤表皮的表面直接反射,另一部分进入基底层,并在基底层发生散射,两者的入射光均能够透过第二偏振片而被检测到,但由于进入基底层的光较弱,大部分入射光为表皮直接反射的光,所以检测到的信号反映的为表皮外表面的情况,通过上述两组光源的转换,使用本技术皮肤镜既可以观察表皮的基底层,也可以观察表皮的外表面,使用范围较广,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皮肤镜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皮肤镜光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皮肤镜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皮肤镜,包括排列成环形的光源、设于光源前方的第一偏振片1、接收入射光的镜头组件2,以及设于镜头前方且与第一偏振片1的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二偏振片3。光源固定在环形灯板4上,环形灯板4和第一偏振片1固定在灯板支架5上。环形灯板4和第一偏振片1设于灯板支架5相反的两个面,并具有与光源一一对应设置的避让孔401。灯板支架5安装第一偏振片1的表面为平面,该表面具有与第一偏振片1配合的下沉槽501。下沉槽501设有定位凸块502,第一偏振片1上具有与定位凸块502配合的定位缺口103。灯板支架5安装环形灯板4的表面为锥面,相应的环形灯板4为锥形,光源固定在环形灯板4的内锥面,内锥面紧贴灯板支架5的表面。光源分为两组,第一偏振片1边缘具有与其中一组光源对应设置的供该组光源的出射光经过的通孔101,第一偏振片1中心具有供入射光通过的中心孔102。第二偏振片3固定在灯板支架5上,位于灯板支架5和第一偏振片1之间,紧贴第一偏振片1,并覆盖中心孔102,第二偏振片3侧面具有2个凸起的定位凸脚301,用于将第二偏振片3定位到灯板支架5的下沉槽501内。本技术皮肤镜,还包括电路基板6和镜头支架7,镜头组件2底端固定在电路基板5上,前端紧靠灯板支架5,镜头支架7为包围灯板支架5和镜头组件2的圆筒状,底端固定在电路基板5上,顶端具有限制灯板支架5的折边701。镜头支架7沿纵向分为相扣接的两部分,其中一份部分具有扣板702,另一部分设有扣槽703。组装时先将灯板支架5卡入镜头支架7其中一部分的折边701内侧,然后将镜头支架7另一部分通过扣板702与扣槽703配合组装在一起。使用时,如果打开出射光从第一偏振片1透过的一组光源,出射光经第一偏振片1后发生偏振,照射在皮肤上,一部分光从皮肤表皮的表面直接反射,另一部分穿过表皮的上层结构进入基底层,从表皮的表面直接反射的光保持原来的偏振方向,无法透过与第一偏振片1的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二偏振片3,而进入到基底层的光在基底层发生散射,改变了偏振方向,可以透过第二偏振片3,从而可以观察到真皮层的情况;如果打开出射光从第一偏振片1边缘的通孔101经过的一组光源,则出射光直接照射在皮肤上,一部分光从皮肤表皮的表面直接反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镜,包括排列成环形的光源、设于光源前方的第一偏振片、接收入射光的镜头组件,以及设于镜头前方且与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二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分为两组,第一偏振片边缘具有与其中一组光源对应设置的供该组光源的出射光经过的通孔,第一偏振片中心具有供入射光通过的中心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镜,包括排列成环形的光源、设于光源前方的第一偏振片、接收入射光的镜头组件,以及设于镜头前方且与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二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分为两组,第一偏振片边缘具有与其中一组光源对应设置的供该组光源的出射光经过的通孔,第一偏振片中心具有供入射光通过的中心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固定在环形灯板上,所述环形灯板和第一偏振片固定在灯板支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灯板和第一偏振片设于灯板支架相反的两个面,并具有与光源一一对应设置的避让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支架安装第一偏振片的表面为平面,该表面具有与第一偏振片配合的下沉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小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