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368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包括吸鱼管,吸鱼管一端连接倒漏斗,吸鱼管另一端内部设有小叶轮,小叶轮前方设有倾斜设置的滤网,滤网下方设有与吸鱼管连通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排水口与排鱼口,缓冲装置中部表面呈球状,且内设大叶轮,大叶轮下方设有向排鱼口倾斜的筛网,排鱼口下方设有分级暂养池。使用双叶轮设计,一个主要提供抽水动力,另一个起到驱赶鱼类的作用,两者相互结合,高效和高质量的完成围网养殖起捕,缓冲区使用大叶轮缓慢转动,引导鱼群排进暂养池,防止鱼群受伤,实现可持续性鱼群无损伤起捕,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

A Non-destructive Fish Absorbing Device for Enclosure Culture in Large Area of Wa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n-destructive fish suction device for large area purse seine culture, which comprises a suction pipe, one end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n inverted funnel, the other end of which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small impeller, the front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inclined filter screen, a buffer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pipe under the filter screen, a drainage outlet and a drainage outlet on both sides of the buffer device, and a middle surface of the buff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spherical in shape and has a large impeller built in. Under the large impeller, a sieve net inclined to the fishing mouth is arranged, and a graded temporary culture pond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shing mouth. Using double impeller design, one mainly provides pumping power and the other plays the role of driving fis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s efficient and high-quality to complete purse-seine culture and fishing. The buffer zone uses large impeller to rotate slowly, guide the fish into the temporary pond, prevent the fish from being injured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fishing without damage. The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fishing. Scale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
,尤其涉及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围网养殖工程急需重点开发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情形下的快速、高效捕捞方式和装置,使其既有较高的安全性能,适应于浅海大面积围网养殖,又能大幅度节约造价成本,浅海围网养殖面积大,水底无网衣,养殖环境更近自然生态,但养殖鱼类的投喂和起捕方式就不同于传统的网箱养殖、近岸围网养殖和海洋捕捞,因此需要开展深水围网养殖的专用诱捕设施的研发,包括声光诱捕技术、鱼礁诱捕技术、暗网诱捕技术等。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围网养殖可能同时放养不同规格鱼苗或者间歇性投放鱼苗,诱捕时需要考虑鱼类大小分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具备捕鱼效率高、鱼类多规格筛选过滤、实现可持续性鱼群无损伤起捕,同时,提高了渔获品质,适合大规模推广。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包括吸鱼管,吸鱼管一端连接倒漏斗,吸鱼管另一端内部设有小叶轮,小叶轮前方设有倾斜设置的滤网,滤网下方设有与吸鱼管连通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排水口与排鱼口,缓冲装置中部表面呈球状,且内设大叶轮,大叶轮下方设有向排鱼口倾斜的筛网,排鱼口下方设有分级暂养池。设置吸鱼管一端设置连接倒漏斗,另一端内部设置小叶轮,通过小叶轮转动提供抽水动力,产生水流,使鱼群通过倒漏斗顺流管道,提高起捕效率,设置缓冲装置中部表面呈球状,且内设大叶轮,使大叶轮引导缓冲区内的鱼群和水体,靠自身重力缓缓进入分级暂养池内,防止鱼群受伤,实现可持续性鱼群无损伤起捕,大叶轮下方设有向排鱼口倾斜的筛网,用于将一部分鱼水分离,使一部分水从筛网下方设置的排水口排出,防止过多水分排入分级暂养池内,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作为优选,分级暂养池内壁设有柔性防护层,分级暂养池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置有分级栅。通过在分级暂养池内壁设置柔性防护层,能够减少鱼类碰撞分级暂养池四壁造成的损伤,分级暂养池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置的分级栅,使分级栅可以通过轨道在分级暂养池中来回移动,从而对分级暂养池内不同大小的鱼进行筛选。作为优选,分级栅,包括纵向片、横向片,纵向片与横向片转动连接,纵向片上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两端分别安装有调节器,调节器通过连接绳分别控制纵向片与横向片横向或纵向转动,各个纵向片与横向片之间设有限位球串接于连接绳上,分级栅两侧面安装有滑杆。设置分级栅由纵向片与横向片转动连接组成,通过调节固定板两端分别安装的调节器,从而通过连接绳的松紧度分别控制纵向片与横向片横向或纵向转动,使分级栅中形成不同大小的筛选孔,继而可以根据要求筛选出不同规格大小的鱼类,也可以通过调整筛选孔的大小对分级栅内的鱼类进行多次筛选,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分级栅两侧面安装的滑杆,便于分级栅在分级暂养池上方来回滑动,各个纵向片与横向片之间设有限位球串接于连接绳,用于对连接绳的松紧度进行控制,继而控制筛选孔的大小,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作为优选,吸鱼管上设有卡槽,卡槽上套有扣环,扣环表面通过固定绳与倒漏斗外部设置捕鱼网架连接,捕鱼网架表面设有安装有进鱼口的捕鱼网,捕鱼网架内设有分隔片均布连接于吸鱼管表面。通过在吸鱼管上设置卡槽,卡槽上套有扣环,扣环表面通过固定绳与倒漏斗外部设置捕鱼网架连接,使捕鱼网架在水流作用下,能够绕着吸鱼管作旋转运动,捕鱼网架表面设有安装有进鱼口的捕鱼网,使外部的鱼类能够从进鱼口进入捕鱼网架内部,在吸鱼管吸力作用下,使捕鱼网架内部的鱼群网上吸的同时,还能加速捕鱼网架旋转,使分隔片对捕鱼网架内部的鱼群进行驱赶,促使鱼群克服逆流习性吸入吸鱼管内,加快集捕效率,同时,分隔片端部对捕鱼网架旋转水流产生的阻隔,使吸入吸鱼管内的水流带有一定的环量,减少了水力在吸鱼管内和弯管中的损失,并略微保持点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迫使水流紧贴管壁运动,避免了管道内壁与鱼体的碰擦造成的鱼体损伤,提高了渔获品质。作为优选,进鱼口,包括外环,外环通过支撑杆与内环连接,内环通过弹力绳与橡胶圈连接,橡胶圈内均布有弹性片,弹性片近橡胶圈一端设有向捕鱼网架内部翻转的褶角。设置进鱼口中的外环通过支撑杆与内环连接,保证了进鱼口的结构稳定,不易形变,同时,内环通过弹力绳与橡胶圈,使鱼群在进入过程中,弹力绳与橡胶圈能够给予一个纵向与横向的弹力,方便鱼群进入其中,设置橡胶圈内均布有弹性片,弹性片近橡胶圈一端设有向捕鱼网架内部翻转的褶角,能够方便鱼类进入捕鱼网架内部的同时,还能通过设置的向内部翻转的褶角,防止鱼群从内部逃出,增加了装置捕鱼的成功率。作为优选,缓冲装置内壁设有弹性层,弹性层内壁均布有孔隙,孔隙内置有活性炭。通过在缓冲装置内壁设有弹性层,能够减少鱼群下落过程中,碰撞带来的损伤,弹性层内壁均布有孔隙,孔隙内置有活性炭,在鱼群下落过程中,水流以及鱼对弹性层表面的碰撞能够增加水流与孔隙内活性炭的接触、撞击,提高活性炭对水中杂质的净化,使流入分级暂养池内的水适宜鱼类养殖,增加分级暂养池内鱼类成活率。作为优选,排水口内置倒圆锥状的收集网,排水口上端通过卡扣活动连接缓冲装置底部。通过在排水口内置倒圆锥状的收集网,用于收集水流中的饵料,重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饵料利用率,排水口上端通过卡扣活动连接缓冲装置底部,便于将排水口连同收集网取下,收集饵料。作为优选,分级暂养池一侧设有智能投饵装置,智能投饵装置,包括储料区,储料区一侧设有投饵口,储料区另一侧设有烘料区。分级暂养池一侧设有智能投饵装置,能够对指定水域进行智能投饵,吸引鱼群,增加捕鱼效率,储料区一侧设有投饵口,储料区另一侧设有烘料区,用于对收集的饵料进行烘干,再次重复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实现可持续性鱼群无损伤起捕;2)设置的小叶轮,提供抽水动力,缓冲区使用大叶轮缓慢转动,引导鱼群排进暂养池,两者相互结合,高效和高质量的完成围网养殖起捕;3)设计倾斜的滤网,不影响抽水动力的同时,使鱼群无损的进入缓冲区;4)设置的分级暂养池,能够分级选择和活体运输经济类成品鱼,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整套系统可全自动远程操作,具有普及性、可持续性高,适合大规模推广。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3是进鱼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分级暂养池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分级栅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排水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智能投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捕鱼网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分级暂养池;131投饵口;132储料区;133烘料区;2回鱼管道;3捕鱼网架;4排水口;5筛网;6排鱼口;7大叶轮;8缓冲装置;9小叶轮;10滤网;11吸鱼管;12倒漏斗;13智能投饵装置;14水泵;18进水管;19柔性防护层;20分级栅;201限位球;202滑杆;203纵向片;204连接绳;205横向片;206调节器;207固定板;21回鱼仓;22轨道;32固定绳;33分隔片;34捕鱼网;35进鱼口;36扣环;37卡槽;38弹性层;39孔隙;40活性炭;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包括吸鱼管(11),吸鱼管(11)一端连接倒漏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鱼管(11)另一端内部设有小叶轮(9),所述小叶轮(9)前方设有倾斜设置的滤网(10),所述滤网(10)下方设有与吸鱼管(11)连通的缓冲装置(8),所述缓冲装置(8)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排水口(4)与排鱼口(6),所述缓冲装置(8)中部表面呈球状,且内设大叶轮(7),所述大叶轮(7)下方设有向排鱼口(6)倾斜的筛网(5),所述排鱼口(6)下方设有分级暂养池(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包括吸鱼管(11),吸鱼管(11)一端连接倒漏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鱼管(11)另一端内部设有小叶轮(9),所述小叶轮(9)前方设有倾斜设置的滤网(10),所述滤网(10)下方设有与吸鱼管(11)连通的缓冲装置(8),所述缓冲装置(8)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排水口(4)与排鱼口(6),所述缓冲装置(8)中部表面呈球状,且内设大叶轮(7),所述大叶轮(7)下方设有向排鱼口(6)倾斜的筛网(5),所述排鱼口(6)下方设有分级暂养池(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暂养池(1)内壁设有柔性防护层(19),所述分级暂养池(1)上设有轨道(22),所述轨道(22)上设置有分级栅(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栅(20),包括纵向片(203)、横向片(205),所述纵向片(203)与横向片(205)转动连接,所述纵向片(203)上端设有固定板(207),所述固定板(207)两端分别安装有调节器(206),所述调节器(206)通过连接绳(204)分别控制纵向片(203)与横向片(205)横向或纵向转动,所述各个纵向片(203)与横向片(205)之间设有限位球(201)串接于连接绳(204)上,所述分级栅(20)两侧面安装有滑杆(2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无损吸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鱼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福坤潘昀王萍冯德军孙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