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33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混药机构和灌溉机构,混药机构由支腿、混药箱、抽水泵、换向盒、气缸、活塞块、输液口、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口、灌溉水管、混药水管、动力箱、混药电机、蓄电池、支撑板、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杆、储药箱、搅拌轴、喷药水泵、输药管和阀门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混药机构和灌溉机构,通过混药机构可以实现混药和灌溉的双重效果,在需要喷药时通过气缸对抽水泵出水方向进行调节,便于灵活转换出水口方向,在灌溉和喷药之间灵活转换,通过设置了动力电机和旋转电机,在灌溉时便于对喷水头进行移动,降低人员移动的劳动力,通过旋转电机实现往复旋转,使灌溉更加均匀,节省水资源。

A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 irrig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ixing mechanism and an irrigation mechanism. The mixing mechanism consists of a leg, a mixing box, a pumping pump, a reversing box, a cylinder, a piston block, a transfusion port, a first diversion port, a second diversion port, an irrigation pipe, a mixing pipe, a power box, a mixing motor, a storage battery, a support plate, a solar battery plate, a support rod, a storage tank, a mixing shaft, and a mixing shaft. The spraying pump, the delivery pipe and the valve are composed of a mixing mechanism and an irrigation mechanism. The mixing mechanism can achieve the dual effects of mixing and irrigation. When spraying is needed, the direction of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pump can be adjusted by the cylinder, so that the direction of the water outlet can be flexibly changed,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water outlet can be flexibly changed between irrigation and spraying. When irrigating, it is convenient to move the sprinkler head, reduce the labor force of moving people, and realize reciprocating rotation by rotating motor, so that irrigation is more uniform and water resources are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灌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水利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灌溉是农业常用手段之一,现有的水利灌溉装置结构死板,不可以实现混药和灌溉的双重效果,在需要喷药时无法对抽水泵出水方向进行调节,不便于灵活转换出水口方向,无法在灌溉和喷药之间灵活转换,在灌溉时不便于对喷水头进行移动,增加人员移动的劳动力,无法实现喷水口的往复旋转,无法使灌溉更加均匀,无法节省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利灌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设备存在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混药机构和灌溉机构,所述混药机构由支腿、混药箱、抽水泵、换向盒、气缸、活塞块、输液口、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口、灌溉水管、混药水管、动力箱、混药电机、蓄电池、支撑板、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杆、储药箱、搅拌轴、喷药水泵、输药管和阀门组成,所述混药箱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所述混药箱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水泵,且所述混药箱的外侧且位于抽水泵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换向盒,且所述换向盒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分流口和第二分流口,且所述换向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块,且所述活塞块的中部设有输液口,且所述换向盒远离混药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插入换向盒内,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活塞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流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灌溉水管,且所述第二分流口通过混药水管与混药箱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混药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箱,所述混药箱顶部的中间位置且位于动力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混药电机,且所述混药电机的输出端插入混药箱内且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动力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且所述支撑板顶部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与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连接,所述混药箱外侧远离抽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药水泵,且所述喷药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药管,且所述输药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输药管远离喷药水泵的一端与灌溉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混药箱的外侧且位于喷药水泵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储药箱,所述储药箱的底部与混药箱连接,所述灌溉机构由喷水支板、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从动轮、主动轮、移动箱、动力皮带轮、旋转轴、主动皮带轮、动力电机、转向轴、扭力弹簧、旋转齿轮、旋转电机、动力齿轮、转向架、喷水头和电动伸缩杆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喷水支板底部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板,且所述第一支板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且所述喷水支板底部的另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且所述第二支板之间转动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且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喷水支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移动箱,且所述移动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且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从移动箱的一端穿出且固定连接有动力皮带轮,所述喷水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且所述动力电机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外侧套有扭力弹簧,且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转向轴固定连接,且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动力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且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外侧的一半不设有齿牙,且所述转向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且所述旋转齿轮与动力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向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向架,且所述转向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喷水头,且所述喷水头的底部通过电动伸缩杆与转向架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腿的底板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与混药电机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喷药水泵的输入端通过输药管与混药箱的内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通过皮带与主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混药机构和灌溉机构,通过混药机构可以实现混药和灌溉的双重效果,在需要喷药时通过气缸对抽水泵出水方向进行调节,便于灵活转换出水口方向,在灌溉和喷药之间灵活转换,通过设置了动力电机和旋转电机,在灌溉时便于对喷水头进行移动,降低人员移动的劳动力,通过旋转电机实现往复旋转,使灌溉更加均匀,节省水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灌溉机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换向盒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动力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药机构、2-灌溉机构、3-支腿、4-混药箱、5-抽水泵、6-换向盒、7-气缸、8-活塞块、9-输液口、10-第一分流口、11-第二分流口、12-灌溉水管、13-混药水管、14-动力箱、15-混药电机、16-蓄电池、17-支撑板、18-太阳能电池板、19-支撑杆、20-储药箱、21-搅拌轴、22-喷药水泵、23-输药管、24-阀门、25-喷水支板、26-第一支板、27-第二支板、28-从动轮、29-主动轮、30-移动箱、31-动力皮带轮、32-旋转轴、33-主动皮带轮、34-动力电机、35-转向轴、36-扭力弹簧、37-旋转齿轮、38-旋转电机、39-动力齿轮、40-转向架、41-喷水头、42-电动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混药机构1和灌溉机构2,所述混药机构1由支腿3、混药箱4、抽水泵5、换向盒6、气缸7、活塞块8、输液口9、第一分流口10、第二分流口11、灌溉水管12、混药水管13、动力箱14、混药电机15、蓄电池16、支撑板17、太阳能电池板18、支撑杆19、储药箱20、搅拌轴21、喷药水泵22、输药管23和阀门24组成,所述混药箱4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3,所述混药箱4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水泵5,且所述混药箱4的外侧且位于抽水泵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换向盒6,且所述换向盒6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分流口10和第二分流口11,且所述换向盒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块8,且所述活塞块8的中部设有输液口9,且所述换向盒6远离混药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插入换向盒6内,且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与活塞块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流口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灌溉水管12,且所述第二分流口11通过混药水管13与混药箱4连接。其中,所述混药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箱14,所述混药箱4顶部的中间位置且位于动力箱14内部固定连接有混药电机15,且所述混药电机15的输出端插入混药箱4内且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1,所述动力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且所述支撑板17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8,且所述支撑板17顶部另一端通过支撑杆19与太阳能电池板18转动连接,所述混药箱4外侧远离抽水泵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药水泵22,且所述喷药水泵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药管23,且所述输药管2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阀门24,所述输药管23远离喷药水泵22的一端与灌溉水管12固定连接,所述混药箱4的外侧且位于喷药水泵2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储药箱20,所述储药箱20的底部与混药箱4连接,所述灌溉机构2由喷水支板25、第一支板26、第二支板27、从动轮28、主动轮29、移动箱30、动力皮带轮31、旋转轴32、主动皮带轮33、动力电机34、转向轴35、扭力弹簧36、旋转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混药机构(1)和灌溉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机构(1)由支腿(3)、混药箱(4)、抽水泵(5)、换向盒(6)、气缸(7)、活塞块(8)、输液口(9)、第一分流口(10)、第二分流口(11)、灌溉水管(12)、混药水管(13)、动力箱(14)、混药电机(15)、蓄电池(16)、支撑板(17)、太阳能电池板(18)、支撑杆(19)、储药箱(20)、搅拌轴(21)、喷药水泵(22)、输药管(23)和阀门(24)组成,所述混药箱(4)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3),所述混药箱(4)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水泵(5),且所述混药箱(4)的外侧且位于抽水泵(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换向盒(6),且所述换向盒(6)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分流口(10)和第二分流口(11),且所述换向盒(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块(8),且所述活塞块(8)的中部设有输液口(9),且所述换向盒(6)远离混药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插入换向盒(6)内,且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与活塞块(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流口(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灌溉水管(12),且所述第二分流口(11)通过混药水管(13)与混药箱(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包括混药机构(1)和灌溉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机构(1)由支腿(3)、混药箱(4)、抽水泵(5)、换向盒(6)、气缸(7)、活塞块(8)、输液口(9)、第一分流口(10)、第二分流口(11)、灌溉水管(12)、混药水管(13)、动力箱(14)、混药电机(15)、蓄电池(16)、支撑板(17)、太阳能电池板(18)、支撑杆(19)、储药箱(20)、搅拌轴(21)、喷药水泵(22)、输药管(23)和阀门(24)组成,所述混药箱(4)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3),所述混药箱(4)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水泵(5),且所述混药箱(4)的外侧且位于抽水泵(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换向盒(6),且所述换向盒(6)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分流口(10)和第二分流口(11),且所述换向盒(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块(8),且所述活塞块(8)的中部设有输液口(9),且所述换向盒(6)远离混药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插入换向盒(6)内,且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与活塞块(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流口(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灌溉水管(12),且所述第二分流口(11)通过混药水管(13)与混药箱(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箱(14),所述混药箱(4)顶部的中间位置且位于动力箱(14)内部固定连接有混药电机(15),且所述混药电机(15)的输出端插入混药箱(4)内且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1),所述动力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且所述支撑板(17)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8),且所述支撑板(17)顶部另一端通过支撑杆(19)与太阳能电池板(18)转动连接,所述混药箱(4)外侧远离抽水泵(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药水泵(22),且所述喷药水泵(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药管(23),且所述输药管(2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阀门(24),所述输药管(23)远离喷药水泵(22)的一端与灌溉水管(12)固定连接,所述混药箱(4)的外侧且位于喷药水泵(2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储药箱(20),所述储药箱(20)的底部与混药箱(4)连接,所述灌溉机构(2)由喷水支板(25)、第一支板(26)、第二支板(27)、从动轮(28)、主动轮(29)、移动箱(30)、动力皮带轮(31)、旋转轴(32)、主动皮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城吉冯宝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