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介昌专利>正文

自动定位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966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定位销机构属于窗用定位销机构。开右扇窗时,逆时针旋转手柄后向外推窗至所需要角度即松开手柄,右扇窗就既打开且定位了。关右扇窗时,逆时针旋转手柄后将窗向内拉,窗转至关闭位置时松开手柄,右扇窗就关闭且定位了。开左扇窗时,提起捏手后向外推窗至需要的角度时松开手,左扇窗就既打开也定位了。关左扇窗时,提起捏手后向内拉,当窗转至关闭位置时松开手,左扇窗就关闭也定位了。(*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窗用插销机构。现在的木制窗在关闭时是用上、下插销分别插到上、下窗框的插销孔中,开窗时首先拉开上、下插销,然后将窗推开,再分别用挂钩将左右两扇窗固定好,而且每扇窗都是或者关闭,或者打开90°,这是因为挂钩的长短是一定的。又由于左扇窗没有插销,所以左扇窗单独关闭时很容易被风吹开而打碎玻璃,特别是在近些年的高层楼房中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现在木制窗定位机构使得人们开关窗的动作多且不方便。查阅专利和有关建筑文献尚未发现对木制窗的定位机构有类似本技术的改进设计。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窗用定位销机构,它能明显地简化人们开关窗的动作,且定位可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右扇窗上安装由上锥销、手柄、下齿条锥销和右齿条锥销组成的联动定位销机构。欲打开右扇窗,只要一只手逆时针旋转手柄即可将上锥销、下齿条锥销及右齿条锥销的锥部同时拉出上、下窗框的插销孔和沉坑,于此同时手向外推,当窗转到所需之角度时松开手,右齿条锥销的锥部便在弹簧力作用下自动插入弧形板的定位孔。这样右扇窗既打开也定位了。而上锥销、手柄、下齿条锥销在弹簧力作用下皆自动复位。反之,欲关右扇窗,将手柄逆时针转动,右齿条锥销的锥部被拉出定位孔,上锥销和下齿条锥销也同时被拉下和提起,于此同时手向内拉,拉到关窗位置时松开手,上锥销和下齿条锥销以及右齿条锥销的锥部就会分别插入上、下窗框的插销孔和沉坑中,这样,右扇窗既关闭也定位了。在左扇窗上安装有单动定位销机构。当右扇窗已经打开,若左扇窗也要打开时,只要用手向上提起捏手,待锥销底部脱离沉坑的同时手向外推,使窗转到所需之角度时松开捏手,锥销的锥部在弹簧力作用下便自动插入弧形板的定位孔,这样,左扇窗既打开也定位了。欲关左扇窗时,用手提起捏手,使锥销底部脱离定位孔,于此同时手向内拉,窗被拉到关闭位置时松开捏手,单动定位销的锥部便自动插入沉坑。这样左扇窗既关闭也定位了。由此可见,应用本技术将使得木制窗开关简便且定位可靠。为了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结构,首先对原来木制窗使用的定位机构做以简单介绍。附图说明图1是原来木制窗用的定位机构。在图1的主视图中上窗框(1),上窗框(1)有插销孔(未示),上插销(2)、上插销座(3)、把手(4)、下插销座(5)、下插销(6)、下窗框(7)。在图1的俯视图中右扇窗的合叶轴(8)、右扇窗(9)、右扇窗的圆环螺钉(10)、右扇窗挂钩(11)、下插销孔(12)、左扇窗挂钩(13)、左扇窗圆环螺钉(14)、左扇窗(15)、左扇窗合叶轴(16)。图2和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图。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在图2中,一部分是零件号1~31组成的联动定位销机构,这一部分安装在右扇窗上;另一部分是由零件号32~37组成的单动定位销机构,这部分安装在左扇窗上。在图2中,钢丝(3)的一端以凸台与上锥销(1)联接,另一端以螺纹与滑杆(7)联接,螺母(6)起锁紧作用,弹簧(5)装在上锥销(1)孔中,常态中上锥销(1)在弹簧力作用下处于最上端位置。用销轴(8)将滑杆(7)与联接板(9)形成铰链联接,联接板(9)的下端和联接板(13)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11)与手柄(10)形成铰链联接,手柄(10)的中心孔与中心轴(12)为间隙配合,中心轴(12)的一端与右扇窗框固定联接,另一端以凸台限制手柄(10),使手柄(10)只能绕中心轴(12)转动,而不能沿中心轴(12)的轴线移动。联接板(13)用销轴与滑杆(14)形成铰链联接,滑杆(14)下端以螺纹与钢丝(17)联接,螺母(16)起锁紧作用,弹簧(18)安装在下齿条锥销(19)的孔中,在弹簧(18)的作用下使得常态中的下齿条锥销(19)处于最下端位置。下齿条锥销(19)的齿条与齿轮(21)啮合,齿轮(21)与轴(22)间隙配合,齿轮(21)又与齿条(23)啮合,齿条(23)以螺纹与钢丝(25)联接,螺母(24)起锁紧作用,钢丝(25)的另一端以凸台与齿条(31)联接,齿条(31)与齿轮(29)啮合,轴(30)与齿轮(29)内孔为间隙配合,齿轮(29)与右齿条锥销(28)的齿条啮合,弹簧(27)安装于右齿条锥销(28)的内孔,在弹簧(27)的作用下使得常态中的右齿条锥销处于最下端位置。右齿条锥销(28)的下部开槽使得钢丝(25)能自由通过。木螺钉(2)将壳体(4)、(15)、(20)、(26)固定在右扇窗上。图2中的单动定位销机构包括锥销(32),弹簧(33)安装在锥销(32)的孔内,细长轴(34)下端以凸台联接锥销而上端与捏手(37)内孔配合并用紧定螺钉(36)予以紧固,壳体(35)用螺钉固定于左扇窗上。图3中弧形板(10)用木螺钉(8)固定在下窗框(3)的外侧。弧形板(10)上的全部定位孔(9)的中心所在圆弧的中心就是图1中的合叶轴(8)的中心,圆弧R1等于图2中用齿条锥销(28)之锥部中心线O-O至图1中的合叶轴(8)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沉坑(7)为右扇窗关闭时供图2中右齿条锥销(28)的锥部所插入,下窗框(3)的表面是台阶面,其高平面是(6),低平面是(5),下插销孔(4)为图2中下齿条锥销(19)之锥部所插入,沉坑(2)为左扇窗关闭时供图2中锥销(32)的锥部所插入,弧形板(1)用木螺钉固定于下窗框(3)的外侧,弧形板(1)上的各定位孔所在圆弧之中心就是图1中合叶轴(16)的中心,圆弧半径R2等于图2中锥销(32)的中心线O′-O′至图1中合叶轴(16)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安装在右扇窗上的联动定位销机构的运动传递在图2中将手柄(10)逆时针旋转,通过销轴(11)拉动联接板(9)、(13),通过销轴(8)拉动滑杆(7)、(14),通过钢丝(3)、(17)分别拉动上锥销(1)和下齿条锥销(19),下齿条锥销(19)的齿条又带动齿轮(21)顺时针转动,齿轮(21)又带动齿条(23)向左运动,齿条(23)拉动钢丝(25),使齿条(31)向左运动,与其啮合的齿轮(29)便顺时针转动,齿轮(29)又带动右齿条锥销(28)向上运动。通过以上零件的联动关系,可知,欲打开右扇窗只要用一只手使手柄(10)逆时针转动就能同时将上锥销(1)、下齿条锥销(19)和右齿条锥销(28)的锥部拉出上插销孔和图3中的下插销孔(4)及沉坑(7),于此同时将手柄(10)向外推,待右扇窗转至所需之角度时,松开手柄(10),则右齿条锥销(28)的锥部便自动插入图3中弧形板(10)的定位孔,而上锥销(1)、手柄(10)、下齿条锥销(19)在弹簧力作用下都同时复位。这样,用一只手既打开了右扇窗,也在需要的位置将窗定位了。反之,欲关右扇窗也只用一只手使手柄(10)逆时针转动,待右齿条锥销(28)的锥部脱离图3中弧形板(10)的定位孔即将手柄(10)向内拉,当窗至关闭位置时松开手柄(10),在弹簧力作用下,上锥销(1),下齿条锥销(19)以及右齿条锥销(28)的锥部将分别插入上锥销孔和图3中的下插销孔(4)及沉坑(7)。这样,右扇窗既关闭也定位了。本来右扇窗关闭后是不需要靠右齿条锥销(28)的锥部插入图3中的沉坑(7)定位的,但是因为联动的关系,若不使右齿条锥销(28)的锥部插入图3中的沉坑(7)就会影响上锥销(1)和下齿条锥销(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木制窗用的定位销机构是在右扇窗上安装有上插销、下插销、挂钩,左扇窗只有挂钩,其特征在于自动定位销机构包括的联动定位销机构的手柄(10)有一中心孔,中心孔的两侧各有一孔,联接板(9)、(13)的两端均各有一孔,滑杆(7)、(14)皆为一端是光孔另一端是螺纹孔,钢丝(3)、(17)、(25)皆为一端加工有螺纹另一端加工有凸台,下齿条锥销(19)的下部为圆锥体而右侧为齿条结构,右齿条锥销(28)的下部为圆锥体而右侧为齿条结构且在通过并平行于圆锥体中心线方向开槽,弧形板(32)上的全部定位孔的中心皆在半径为R↓[1]的同一圆弧上,弧形板(41)上的全部定位孔的中心皆在半径为R↓[2]的同一圆弧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介昌姜丽凤
申请(专利权)人:林介昌姜丽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