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255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该体系包括地下连续墙,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一侧的咬合式灌注桩,所述咬合式灌注桩的深度大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以及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和咬合式灌注桩之间缝隙内的压密注浆层;所述咬合式灌注桩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压顶梁,所述第二压顶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预留钢筋和第二预留钢筋,所述第二压顶梁通过第一预留钢筋与所述地下连续墙锚入连接,所述第二压顶梁通过第二预留钢筋与其对应层待形成的桩基结构板锚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可靠性高和稳定性好的效果。

Retaining structure system of foundation pi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undation pit retaining structure syste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n underground diaphragm wall, a occlusive cast-in-place pile on one side of the diaphragm wall, the depth of the occlusive cast-in-place pile is greater than the depth of the diaphragm wall, and a compacted grouting layer located in the gap between the diaphragm wall and the occlusive cast-in-place pile. A second jacking beam is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jacking bea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reserved steel bar and the second reserved steel bar. The second jacking beam is anchor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iaphragm wall through the first reserved steel bar, and the second jacking beam is anchor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pile foundation structural plate to be formed by the second reserved steel bar and its corresponding lay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low cost, high reliability and goo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规划的不断加快和深入,伴随着土地资源的日渐紧缺,在新开发的建筑物中增大了地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传统的新开发的建筑物的地下结构一般仅采用地下连续墙的基坑围护结构,其存在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的缺陷。对于古建筑、老建筑等既有建筑物的保护施工中,由于既有建筑物的基坑围护结构一般仅采用地下连续墙,因而在对既有建筑物的地下空间进行改造时,需要对基坑的深度进一步加深处理,当基坑深度加深时,原有地下连续墙方式的基坑围护结构的插入深度就不能保证在改造过程中基坑安全开挖和地下结构安全施工以及无法保证地上结构的安全性,若采用新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改造的围护结构必将带来造价高、工期长等不利的因素,而且不能够充分利用原有围护结构,因此如何研究一种能解决此类建筑工程中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包括地下连续墙,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一侧的咬合式灌注桩,所述咬合式灌注桩的深度大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以及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和咬合式灌注桩之间缝隙内的压密注浆层;所述咬合式灌注桩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压顶梁,所述第二压顶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预留钢筋和第二预留钢筋,所述第二压顶梁通过第一预留钢筋与所述地下连续墙锚入连接,所述第二压顶梁通过第二预留钢筋与其对应层待形成的桩基结构板锚入连接。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包括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墙基结构板。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所述墙基结构板至少包括B0层墙基结构板和B1层墙基结构板。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压顶梁,所述B0层墙基结构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压顶梁上。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包括位于所述咬合式灌注桩之间的桩基结构板。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所述桩基结构板至少包括B2层桩基结构板、B3层桩基结构板和底层桩基结构板。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所述B2层桩基结构板位于所述第二压顶梁上,所述B2层桩基结构板为所述第二压顶梁对应层待形成的桩基结构板。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所述底层桩基结构板下方设置有立柱桩。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所述咬合式灌注桩包括多根灌注桩,相邻两根灌注桩部分重合设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在地下连续墙的一侧施工咬合式灌注桩,使所述咬合式灌注桩的深度大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并且使所述咬合式灌注桩形成位于上部分的素混凝土灌注桩段和位于下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段,所述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段的长度大于素混凝土灌注桩段;在地下连续墙和咬合式灌注桩之间的缝隙形成压密注浆层;去除所述咬合式灌注桩中的素混凝土灌注桩段,在咬合式灌注桩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段的顶部施工第二压顶梁,使第二压顶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预留钢筋和第二预留钢筋,通过第一预留钢筋使第二压顶梁与地下连续墙锚入连接。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逐步去除所述咬合式灌注桩中的素混凝土灌注桩段,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施工墙基结构板;在具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段的咬合式灌注桩之间施工桩基结构板;通过第二预留钢筋使所述第二压顶梁与其对应层形成的桩基结构板锚入连接。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逐步去除所述咬合式灌注桩中的素混凝土灌注桩段;在具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段的咬合式灌注桩之间施工桩基结构板;通过第二预留钢筋使所述第二压顶梁与其对应层形成的桩基结构板锚入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由地下连续墙、压密注浆层和咬合式灌注桩构成的叠合式结构,该叠合式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强度和稳定性,远远大于地下连续墙等单一的基坑围护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咬合式灌注桩具有安全、可靠、稳定以及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和受基坑土质影响小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地下连续墙和咬合式灌注桩组合方式,即有效利用了既有地下连续墙刚度大的优点,又利用了咬合式灌注桩施工快捷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挡土和止水效果;同时在既有地下连续墙插入深度不足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了基坑变形、降低技术措施费、加快工程进度。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压顶梁的第一预留钢筋锚入地下连续墙,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斜拉杆连接基坑围护结构与待形成的层结构板的方式相比,保证了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在受力传递的连续性、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有效控制基坑变形。本专利技术通过压密注浆层对地下连续墙和咬合式灌注桩之间的缝隙进行压密注浆填充,保证了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在缝隙内地下连续墙和咬合式灌注桩相互变形的情况,而且压密注浆层无需在地下连续墙和咬合式灌注桩之间进行钻孔工艺,能够克服高压旋喷桩注浆时对地下连续墙和灌注桩造成的结构破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稳固性更高。本专利技术通过深度大于地下连续墙的咬合式灌注桩,从而延伸了既有建筑物中单一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插入深度,从而保障地上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对地下结构进行施工,以保障地下施工的基坑开挖和施工作业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即适用于新开发的建筑物地下结构,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物的地下结构改造施工。在既有建筑物的地下结构改造施工中,对地下连续墙等单一的原始基坑围护结构的再利用,减小了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实现了绿色环保循环使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及地下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及地下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C-C处的剖面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咬合式灌注桩沿A-A处的剖面放大图;图6是图4中咬合式灌注桩沿B-B处的剖面放大图;图7至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地下结构的施工过程示意图。图中所示:100、基坑围护结构体系,110、地下连续墙,120、咬合式灌注桩,130、压密注浆层,140、第二压顶梁,141、第一预留钢筋,142、第二预留钢筋,150、墙基结构板,151、B0层墙基结构板,152、B1层墙基结构板,160、第一压顶梁,170、桩基结构板,171、B2层桩基结构板,172、B3层桩基结构板,173、底层桩基结构板,180、立柱桩,190支撑柱,200、地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体系100,包括地下连续墙110,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110一侧的咬合式灌注桩120,所述咬合式灌注桩120的深度大于所述地下连续墙110的深度,以及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110和咬合式灌注桩120之间缝隙内的压密注浆层130;所述咬合式灌注桩12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压顶梁140,所述第二压顶梁14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预留钢筋141和第二预留钢筋142,所述第二压顶梁140通过第一预留钢筋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连续墙,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一侧的咬合式灌注桩,所述咬合式灌注桩的深度大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以及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和咬合式灌注桩之间缝隙内的压密注浆层;所述咬合式灌注桩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压顶梁,所述第二压顶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预留钢筋和第二预留钢筋,所述第二压顶梁通过第一预留钢筋与所述地下连续墙锚入连接,所述第二压顶梁通过第二预留钢筋与其对应层待形成的桩基结构板锚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2 CN 201811338502X1.一种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连续墙,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一侧的咬合式灌注桩,所述咬合式灌注桩的深度大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深度,以及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和咬合式灌注桩之间缝隙内的压密注浆层;所述咬合式灌注桩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压顶梁,所述第二压顶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预留钢筋和第二预留钢筋,所述第二压顶梁通过第一预留钢筋与所述地下连续墙锚入连接,所述第二压顶梁通过第二预留钢筋与其对应层待形成的桩基结构板锚入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墙基结构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基结构板至少包括B0层墙基结构板和B1层墙基结构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压顶梁,所述B0层墙基结构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压顶梁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咬合式灌注桩之间的桩基结构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结构板至少包括B2层桩基结构板、B3层桩基结构板和底层桩基结构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B2层桩基结构板位于所述第二压顶梁上,所述B2层桩基结构板为所述第二压顶梁对应层待形成的桩基结构板。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剑颜超张竹庭周婉钟铮林巧颜正红王新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