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勇杰专利>正文

门或窗的安全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24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门或窗的安全防护机构,主要包括由一固定器与一挡块所组成,所述的一固定器是呈“门”字型而可夹设在门板(窗板)的侧缘,所述的挡块包含有一块体与由所述的块体一侧向外延伸有一弯曲90度的连接臂,凭借所述的一连接臂末端与固定器相结合固定。据上述构造组合使用时,是利用固定器简便的夹设在门板接近铰链的侧缘上,并使挡块的块体弯向夹固器的后侧面;当门被打开之后,所述的一块体将凭借连接臂的弹力而陷入门板与门框之间之间隙,以防止门板再关闭,进而达到防夹功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或窗的安全防护机构,特别指一种构造简单,装置与 使用方便,且不影响其结构外观的门或窗的安全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向外推或向内拉开的门或窗的构造使用时,其在关门(窗)时极易夹到 手指,尤其是小孩子更是容易因嬸戏、粗心或无知而被夹伤手指,所以在一般有 学龄前小孩的家庭,或人数众多的小学教室,均有需要设置门或窗的安全防护机 构或装置。市面有一种门的安全防护机构(如图l所示),其是包括由一底座IO与一挡 块20所组成,所述的底座是固定在门框上,而在其正面向前垂直突设有一柱梢 11,所述的柱梢ll顶端具有一直较大的球体lll,与在所述的柱梢ll底端衔接 的板面上具有十字形止动部112;挡块20是呈环状,在其一侧设有对应于底座10 的柱梢11的十字形槽孔21,而可以组装插置在底座10之上。上述现有构造的缺 点在于1.底座10是以螺丝或黏胶固定在门框70上(如图2),安装较为不便, 采用蠊丝锁固的在拆除时,会破坏门框而影响门框的美观,采用黏贴的会因挡块 20不断的压入和拔离底座10而容易松脱掉落;2.挡块20与底座10结合或分离时, 需略用力压入或拔离底座的柱梢,才能改变挡块的方向,达到防夹或关门的目的, 而且在结合时必需对准二相对凸起的十字止动部112,否则挡块也会掉落,因此 其在使用上也就较为麻烦且有些费力,而降低其实用功效;3.所述的挡块20压入 的力道不易掌握而没有压到定位点时,所述的挡块20易于在幼儿玩耍摇晃门板时 松动而掉落遗失,或经幼儿检食而造成另一种的意外伤害。所以,对上述的现有构造实有再研究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门或窗的安全防护机构,其是一种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容易与使用方便等功效的门或窗的安全防护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或窗的安全防护机构,包括一固定器与一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定器是夹设在门板或窗板的侧缘,所述的挡块包含有一块体以及与 所述的块体呈卯度弯曲的连接臂,所述的连接臂末端与固定器相结合固定,并以 所述的末端为轴心转换所述的块体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据上 述构造组合使用时,是利用固定器简便的夹设在门板(窗板)接近铰链的一侧边, 并使挡块的块体弯向夹固器的后侧面;当门(窗)被打开的后,所述的一块体将 凭借连接臂的弹力而陷入门板与门框之间之间隙,以防止门板再关闭,进而达到 安全的防护功效;反的,只要将陷入门板与门框之间的块体拨开,即可暂时将所 述的一门(窗)关闭。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现有构造的使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3的立体使用示意图;图5与图6分别为图3组装成防夹状态与脱离防夹状态的二个平面组合图; 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图8与图9分别为图7组装成防夹状态与脱离防夹状态的二个平面组合图;图IO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立体图;图12为图10的使用状态图;图1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五)的立体图;图14为图13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30-固定器;40-挡块;50-门板;60-铰链;70-门框;31-立轴; 32-定位板;33-圆形夹槽;34-夹板;35-止动部;41-块体;42-连接臂;421-轴孔;422-圆球:423-扭折部;lO-底座;20-挡块;ll-柱梢;21-十字形槽孔;lll誦球体; 112-十字形止动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技术的构造、装置及其特征有更进--步的认识与了 解,兹举其中几种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本技术门或窗的安全防护机构,主要包括由--固定器30与一挡块40所组成;其特征在所述的一固定器30是呈匸字型(也称 为"门"字型)而可夹设在门板(窗板)50的侧缘,所述的挡块40可由塑料(橡 胶)或金属材料制成,其包含有一块体41与由所述的块体41一侧向外延伸有一 弯曲卯度(或为直接向卯度方向延伸)的连接臂42,凭借所述的一连接臂42 末端与固定器30相结合固定,与以所述的连接臂42末端为轴心转换所述的块体 41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所述的实施例中所示的固定器30,是在其一侧面上设有一与 匸字型(也称为"门"字型)平行的立轴31,与在所述的立轴31外侧边设有一 定位板32,而所述的挡块40的连接臂42的末端设有一轴孔421,凭借所述的轴 孔421套装在固定器30的立轴31上与其相结合。据上述的构造组合使用时,请再参阅图4与图5所示,组装时是利用固定器 30简便的夹设在门板(窗板)50接近铰链60的一侧边,并使挡块40的块体41 弯向夹固器30的后侧面的方向(即设在门板50与门框70之间,如图5所示); 据而,即可防止门板50再关闭,进而达到防止夹伤人手的功效;反的,只要将将 挡块40拿起换边装设,让其中的块体41弯向夹固器30前方开口的外侧边时(如 图6),此时的块体41则无法阻挡门板50关闭,而成一般门或窗无安全的防护 效果的使用状态,且便于使用者依其需求选择适合的型态来使用。如上述的目的,本技术也可设计成如图7至图9的实施例所示,其中, 所述的固定器30是在其一侧面上设有圆形夹槽33,而所述的挡块40的连接臂42 的末端则对应设有一圆球422,凭借所述的圆球422套装在固定器30的圆形夹槽 33的内与其相结合,并以所述的圆球422为旋转轴心而便于变换块体41所在位 置。组合使用时,同样可使挡块40的块体41弯向夹固器30的后侧面的方向(如 图8所示),以达到具有安全防夹的使用型态;或组装成使挡块40的块体41弯 向夹固器30前方开口的外侧边(如图9所示),以回复正常不具防夹的使用型态。再如上所述,本技术另可设计成如图IO与图ll所示的二种实施例,其 中,所述的词定器30的一侧面与所述的挡块40的连接臂42末端是连结成-体,且所述的连接臂42具有弹力,以及所述的挡块40的块体41平时是保持为向夹固 器30的后侧面弯曲的型态(如图IO或图ll所示);组合使用时,夹设在门板(窗) 50后侧缘的安全防护机构,其中的块体41平时会一直的保持处在门板50与门框 70之间之间隙内,如此即可防止门板50再度被关闭,而达到防夹的安全防护功 效(如图12所示);反的,只要将陷入门板50与门框70之间的块体41拨开(如 图12的假想线所示),即可暂时脱离防夹的作用,让所述的一门板(窗)50再 行关门的目的,另外,本技术在下一次再开门的时候,其中的块体41又能凭 借连接臂42的弹力让其再陷入门板50与门框70的空隙之间,而具有自动恢复防 夹的功能,以及可防止挡块40遗失的情事,又可降低所述的一产品的制造成本, 而适在小们友多的地方(如学校、幼儿园...)使用。另请参阅图13的实施例所示,所述的一实施例是将本技术中的固定器 30制作成平板状,在所述的固定器30的上表面两端各设有一对夹板34,且至少 在其中的一夹板34内侧面具有一止动部35 (突肋或凸粒),以及在所述的固定 器30的上表面中央一体连结有一档块40 (塑料射出成型),所述的档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或窗的安全防护机构,包括一固定器与一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定器是夹设在门板或窗板的侧缘,所述的挡块包含有一块体以及与所述的块体呈90度弯曲的连接臂,所述的连接臂末端与固定器相结合固定,并以所述的末端为轴心转换所述的块体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黄勇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