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河道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209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河道处理装置,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中生物吸磷、释磷原理,设置初级过滤吸附池,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初步过滤后,采用以沸石和活性炭为主要吸附介质,可以充分吸收黑臭水体中的氨氮,并通过机械臂将网兜填料进行换取,实现可持续进行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吸附有大量氨氮的填料,合理利用生物处理和物理吸附作用,处理黑臭河道,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A Black-odor River Process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eatment device for black-odor River course, which gives full play to the principles of biological phosphorus absorption and phosphorus release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sets up a primary filter and adsorption tank, after preliminary filtration of pollutants in sewage, adopts zeolite and activated carbon as the main adsorption medium, and can fully absorb ammonia nitrogen in black-odor water body, and exchanges net bag filler through a mechanical arm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make full use of the filler adsorbing a large amount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make rational use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and physical adsorption to treat the black and Odorous River channel,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treatment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河道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水体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黑臭水体快速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黑臭河道的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体系包括控源截污、水质净化、生态修复。黑臭水体水质改善技术主要包括复氧技术,絮凝、微生物菌剂技术,生物/生态技术,生态净化水厂等技术等。现有技术中对于污染河道水体治理的技术存在治理成本高,工程巨大,造价较高,治理效果差,净化水体效果不尽理想,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净化水体水质等技术问题。而目前采用的生态型护坡技术对黑臭河道进行原位处理是常见的形式,如采用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以及土壤固化剂等对河岸、边坡进行护坡,对稳定岸坡结构有较好效果,并且对岸坡景观进行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对截留面源入河污染物的作用非常有限,且有机胶结材料成本实在太高,当场进行施工且施工量也很大,推广使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臭河道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道黑臭水体处理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河道岸坡上,包括立在岸坡上的若干竖板、斜靠在岸破上的斜板,所述竖板和斜板构成若干填料池,所述填料池在岸坡上从高至低设置,所述填料池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部的水流净化通道;所述填料池由低到高设置有初级过滤吸附池6、氮磷回收吸附池5、膜滤厌氧池4、好氧池3、缺氧池2及厌氧池1,所述外壳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形成水流通道,所述初级过滤吸附池6设置有河道进水口,黑臭水体中的水从该河道进水口进入初级过滤吸附池6,经初级过滤吸附池过滤的水经过管路输送至厌氧池1中,厌氧池1中的出水依次进入缺氧池2、好氧池3、膜滤厌氧池4及氮磷回收吸附池5,氮磷回收吸附池5的出水直接排放至河道。进一步地,所述好氧池中设置曝气增氧单元,所述曝气增氧单元靠近所述外壳进水口,所述曝气增氧单元是纳米气泡氧化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增氧单元包括风机、增氧器和阀门。进一步地,所述填料池包括生物菌剂自动投加装置以及填料室内的填料。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气泡氧化单元包括喷嘴、潜水泵、吸气管道、过滤网、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室为防腐材料制成,所述填料室为带网状孔的箱体,所述填料室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室内放置填料,所述初级过滤吸附池设置多层结构,进水先经过初级滤网将水体中的大块物料截留在水体中,所述初级滤网设置3层孔径由外到内依次降低的滤网,所述滤网内设置有模块化填料,所述模块化填料是将沸石与活性炭按照1-5:1的比例填装在网兜中的网兜填料,所述网兜填料设置机械臂进行拾取。进一步地,所述氮磷回收吸附池5中添加有多孔填料,且在氮磷回收吸附池内设置有加药口,通过加药口加入含镁溶液,所述含镁溶液为氯化镁溶液、海水、盐卤或灰烬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网兜填料通过机械臂进行拾取后,投加到氮磷回收吸附池中;进一步地,所述膜滤厌氧池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上部为膜滤装置,下部为厌氧区,好氧池3中的污泥通过管路从膜滤厌氧池区部进入,在厌氧池底部发生厌氧反应,厌氧反应产水排入氮磷回收吸附池5中,好氧池出水进入膜滤装置,经膜滤装置处理后的水直接排放至河道中;进一步地,所述好氧池3设置有泥水分离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氮磷回收吸附池中均填充的是颗粒型复合吸附剂,所述颗粒型复合吸附剂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1)将含磷污泥进行污泥脱水,得到脱水污泥;将脱水污泥进行破壁处理,所述破壁处理采用超声波破壁、高压蒸汽破壁或高压压裂破壁方式进行,将破壁后的混合物通入分离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2)使用约680℃的温度对所述固态物质进行快速热解以产生热解气和炭,对热解气进行回收或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优选的,在所述固态物质在热解前混入作物秸秆,所述作物秸秆在混入前进行了风干、破碎处理,粒径为1cm以下,混合体积比例为固态物质:秸秆=2-6:3-8;3)将所述改性炭按照一定比例与铁屑混合,所述铁屑质量份数为20-40%,所述改性炭质量份数为60-80%,制备出颗粒型复合吸附剂。进一步地,还包括集成控制装置,所述集成控制装置包括开关控制模块、时间控制模块、无线有线控制模块、物联网控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中生物吸磷、释磷原理,设置初级过滤吸附池,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初步过滤后,采用以沸石和活性炭为主要吸附介质,可以充分吸收黑臭水体中的氨氮,并通过机械臂将网兜填料进行换取,实现可持续进行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吸附有大量氨氮的填料;2、本专利技术中颗粒型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剩余污泥制备出高吸附能力的炭,采用含磷污泥最为原料,在碳化过程中,其中的磷可以直接附着在炭孔中,在后续鸟粪石反应中,鸟粪石产物可以更牢靠的附着在炭孔中,进一步提升鸟粪石缓释效果,可以制备出长效肥料;3、本专利技术对黑臭水体中COD、氮、磷具有高效的去除能力,能够大大降低河道黑臭水体的污染程度。此外,对现有河道进行简单改进,不仅解决了现有河道难以处理的缺陷,还可以充分回收黑臭水体中氮磷,并制备出可以施加到土壤中的富含有机质、氮磷的缓释肥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黑臭河道处理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河道黑臭水体快速净化装置,一种河道黑臭水体处理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河道岸坡上,包括立在岸坡上的若干竖板、斜靠在岸破上的斜板,所述竖板和斜板构成若干填料池,所述填料池在岸坡上从高至低设置,所述填料池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部的水流净化通道;所述填料池由低到高设置有初级过滤吸附池6、氮磷回收吸附池5、膜滤厌氧池4、好氧池3、缺氧池2及厌氧池1,所述外壳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形成水流通道,所述初级过滤吸附池6设置有河道进水口,黑臭水体中的水从该河道进水口进入初级过滤吸附池6,经初级过滤吸附池过滤的水经过管路输送至厌氧池1中,厌氧池1中的出水依次进入缺氧池2、好氧池3、膜滤厌氧池4及氮磷回收吸附池5,氮磷回收吸附池5的出水直接排放至河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中设置曝气增氧单元,所述曝气增氧单元靠近所述外壳进水口,所述曝气增氧单元是纳米气泡氧化装置。所述纳米气泡氧化单元包括喷嘴、潜水泵、吸气管道、过滤网、控制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材料采用耐腐蚀工程塑料、不锈钢或玻璃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河道黑臭水体快速净化装置还包括集成控制装置,所述集成控制装置包括开关控制模块、时间控制模块、无线有线控制模块、物联网控制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气泡氧化单元产生的气泡粒径在0.3~3微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室内放置填料,所述初级过滤吸附池设置多层结构,进水先经过初级滤网将水体中的大块物料截留在水体中,所述初级滤网设置3层孔径由外到内依次降低的滤网,所述滤网内设置有模块化填料,所述模块化填料是将沸石与活性炭按照1-5:1的比例填装在网兜中的网兜填料,所述网兜填料设置机械臂进行拾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氮磷回收吸附池5中添加有多孔填料,且在氮磷回收吸附池内设置有加药口,通过加药口加入含镁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臭河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河道岸坡上,包括立在岸坡上的若干竖板、斜靠在岸破上的斜板,所述竖板和斜板构成若干填料池,所述填料池在岸坡上从高至低设置,所述填料池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部的水流净化通道;所述填料池由低到高设置有初级过滤吸附池、氮磷回收吸附池、膜滤厌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及厌氧池,所述外壳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形成水流通道,所述初级过滤吸附池设置有河道进水口,黑臭水体中的水从该河道进水口进入初级过滤吸附池,经初级过滤吸附池过滤的水经过管路输送至厌氧池中,厌氧池中的出水依次进入缺氧池、好氧池、膜滤厌氧池及氮磷回收吸附池,氮磷回收吸附池的出水直接排放至河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河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河道岸坡上,包括立在岸坡上的若干竖板、斜靠在岸破上的斜板,所述竖板和斜板构成若干填料池,所述填料池在岸坡上从高至低设置,所述填料池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部的水流净化通道;所述填料池由低到高设置有初级过滤吸附池、氮磷回收吸附池、膜滤厌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及厌氧池,所述外壳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形成水流通道,所述初级过滤吸附池设置有河道进水口,黑臭水体中的水从该河道进水口进入初级过滤吸附池,经初级过滤吸附池过滤的水经过管路输送至厌氧池中,厌氧池中的出水依次进入缺氧池、好氧池、膜滤厌氧池及氮磷回收吸附池,氮磷回收吸附池的出水直接排放至河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室内放置填料,所述初级过滤吸附池设置多层结构,进水先经过初级滤网将水体中的大块物料截留在水体中,所述初级滤网设置3层孔径由外到内依次降低的滤网,所述滤网内设置有模块化填料,所述模块化填料是将沸石与活性炭按照1-5:1的比例填装在网兜中的网兜填料,所述网兜填料设置机械臂进行拾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磷回收吸附池中添加有多孔填料,且在氮磷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彩红王聪史鑫赵秋霞郑虎梅玮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澳洋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