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透明高阻隔双面印刷包装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60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透明高阻隔双面印刷包装膜,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聚丙烯薄膜层、第二聚丙烯薄膜层、高阻隔薄膜层、聚乙烯薄膜层,所述第二聚丙烯薄膜层的上表层设有第一油墨层、下表层设有第二油墨层,第一油墨层的上表层还设有第一胶层,第二油墨层的下表层还设有第二胶层,所述高阻隔薄膜层的下表层设有第三胶层。本新型专利通过无溶剂复合,提供了一种无溶剂、无残留、无排放的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通过双面印刷图案,使主图案复合高阻隔和高透明,使包装膜具有高阻隔性能,达到增长产品保质期的功效,同时使产品具有很好的展示性能。

High transparency and high barrier double-sided printing packaging fil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transparency and high barrier double-sided printing packaging film, which comprises the first polypropylene film layer, the second polypropylene film layer, the high barrier film layer and the polyethylene film layer from top to bottom. The upper surface layer of the second polypropylene film layer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ink layer, the lower surfac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the second ink layer, and the upper surface layer of the first ink lay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rubber layer, and the second ink layer is provided with the second ink lay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ink lay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econd rubber layer,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high barrier film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rubber layer. The new patent provides a solvent-free, residue-free and emission-fre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lution through solvent-free compounding. Through double-sided printing pattern, the main pattern compounding has high barrier and transparency, so that the packaging film has high barrier performance,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product shelf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duct has good display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透明高阻隔双面印刷包装膜
本技术属于软包装材料
,具体涉及高透明高阻隔双面印刷包装膜。
技术介绍
目前在塑料软包装市场上正反印刷图案的产品较多,但是将主图案表印进行多次复合,且复合透明性较高的并不多见,主要是印刷设备的套印精度和反转功能,以及高透明性的复合膜和高阻隔膜的结合,满足客户设计的需求。为了提供更多的选择,制造一种既环保,又高透明、高阻隔的双面印刷包装膜,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溶剂、无残留、无排放的绿色环保型包装膜。本公开的一方面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面印刷图案、主图案复合高阻隔、增长产品保质期、具有很好的展示性能的包装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聚丙烯薄膜层、第二聚丙烯薄膜层、高阻隔薄膜层、聚乙烯薄膜层,所述第二聚丙烯薄膜层的上表层设有第一油墨层、下表层设有第二油墨层,第一油墨层的上表层还设有第一胶层,第二油墨层的下表层还设有第二胶层,所述高阻隔薄膜层的下表层设有第三胶层。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聚丙烯薄膜层的上、下表层经电晕处理。进一步的,所述的高阻隔薄膜层的上表层经电晕处理。优选的,所述的高阻隔薄膜层为高阻隔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层。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聚丙烯薄膜层、第二聚丙烯薄膜层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层。优选的,所述的聚乙烯薄膜层为高透明单向拉伸聚乙烯薄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首先,通过无溶剂复合,使该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达到无溶剂、无残留、无排放,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技术。其次,通过双面印刷图案,使主图案复合高阻隔和高透明,使包装膜具有高阻隔性能,达到增长产品保质期的功效,同时使产品具有很好的展示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包装膜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层、2-第二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层、3-高阻隔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层、4-高透明单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层、5-第一油墨层、6-第二油墨层、7-第一胶层、8-第二胶层、9-第三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图1所示,高透明高阻隔双面印刷包装膜,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层1、第一胶层7、第一油墨层5、第二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层2、第二油墨层6、第二胶层8、高阻隔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层3、第三胶层9、高透明单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层4。具体工序为:在第二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层2的上下双面进行电晕处理;在第二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层2的上、下表层印刷油墨形成第一油墨层5和第二油墨层6;在第一油墨层5的上表层经无溶剂复合工序涂覆第一胶层7与第一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层1的下表层复合固化;在高阻隔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层3的上表层经过在线电晕处理;在第二油墨层6的下表层进行无溶剂复合工序涂覆第二胶层8与高阻隔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层3的上表层复合固化;最后在高阻隔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层3的下表层经无溶剂复合工序涂覆第三胶层9与高透明单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层4复合固话。其中,第一胶层7、第二胶层8、第三胶层9为黏合剂层,黏合剂为聚氨酯为黏合剂。第一胶层7、第二胶层8、第三胶层9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黏合剂。在线电晕处理即为在生产的流水线上进行现场的电晕处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透明高阻隔双面印刷包装膜,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聚丙烯薄膜层、第二聚丙烯薄膜层、高阻隔薄膜层、聚乙烯薄膜层,所述第二聚丙烯薄膜层的上表层设有第一油墨层、下表层设有第二油墨层,第一油墨层的上表层还设有第一胶层,第二油墨层的下表层还设有第二胶层,所述高阻隔薄膜层的下表层设有第三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透明高阻隔双面印刷包装膜,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聚丙烯薄膜层、第二聚丙烯薄膜层、高阻隔薄膜层、聚乙烯薄膜层,所述第二聚丙烯薄膜层的上表层设有第一油墨层、下表层设有第二油墨层,第一油墨层的上表层还设有第一胶层,第二油墨层的下表层还设有第二胶层,所述高阻隔薄膜层的下表层设有第三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明高阻隔双面印刷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阻隔薄膜层为高阻隔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赵明刘海春彭杰范双林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日新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