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共享睡眠仓的睡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31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2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共享睡眠仓的睡袋,属于睡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睡袋本体,睡袋本体包括胸部睡袋段、腹部睡袋段、腿部睡袋段和头垫,垫片上设有铺有一层气垫,气垫包括小型气囊、橡胶段和橡胶筒,相邻两小型气囊之间通过一橡胶段或橡胶筒相连,该橡胶筒与小型气囊贯通,睡袋本体内放置有一撑起,撑起包括第一上隔板、第二上隔板、第一下隔板和第二下隔板,睡袋本体的上设有一管道,管道包括进进气管、出气管和分气管,分气管设有一对且两分气管分别与气垫两侧所设的橡胶筒联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隔板将睡袋撑起,并在睡袋下垫上设有气垫层,进而使得人体与睡袋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增加睡袋的通透性,提高人们入睡的舒适感。

Sleeping bags for sharing sleeping compartme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eeping bag for sharing a sleeping bin,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leeping bags.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sleeping bag body, which comprises a chest sleeping bag section, an abdominal sleeping bag section, a leg sleeping bag section and a head cushion. A layer of air cushion is arranged on the gasket. The air cushion comprises a small airbag, a rubber section and a rubber cylinder. The two adjacent small airbags are connected by a rubber section or a rubber cylinder. The rubber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 small airbag, and the sleeping bag body is placed with a support, which includes a support. The first upper partition board, the second upper partition board, the first lower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second lower partition board are provided with a pipeline on the sleeping bag body. The pipeline comprises an intake pipe, an outlet pipe and a branch pipe. The branch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air of and two branch pipes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rubber cylind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air cushion respectively. The sleeping bag is supported by a partition board, and an air cushion is arranged on the underlying pad of the sleeping bag, thereby keeping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human body and the sleeping bag, increasing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sleeping bag and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slee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共享睡眠仓的睡袋
本专利技术属于睡袋
,特别是涉及用于共享睡眠仓的睡袋。
技术介绍
睡袋就是睡觉时用的袋子,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睡袋都有舒适温度和极限温度的标识,舒适温度是使用者在整夜睡眠中的一系列温度,有最高和最低限度。最高舒适温度是指在睡袋中感到热但不是出大量汗水的那种热,一般定义情况为睡袋拉链打开,手臂放在外面,睡袋头部不收紧等,而传统的旅行睡袋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睡眠仓以一定程度出现,传统睡袋由于主要性能在密封和保温,与放置于睡眠仓内的睡袋完全相反,在保证一定的保温性能时,需要对睡袋的通透性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共享睡眠仓的睡袋,通过隔板将睡袋撑起,并在睡袋下垫上设有气垫层,进而使得人体与睡袋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增加睡袋的通透性,提高人们入睡的舒适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用于共享睡眠仓的睡袋,包括睡袋本体,所述睡袋本体包括胸部睡袋段、腹部睡袋段、腿部睡袋段和头垫,该睡袋本体内放置有一垫片,所述垫片上设有铺有一层气垫,所述气垫包括小型气囊、橡胶段和橡胶筒,相邻两所述小型气囊之间通过一橡胶段或橡胶筒相连,该橡胶筒与小型气囊贯通,所述睡袋本体内放置有一撑起,所述撑起包括第一上隔板、第二上隔板、第一下隔板和第二下隔板,其中所述第一上隔板和第二上隔板之间至少通过两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下隔板和第二下隔板之间至少通过两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上隔板和第一下隔板之间至少通过一对双头螺杆连接,第二上隔板和第二下隔板之间至少通过一对双头螺杆连接,所述第一下隔板和第二下隔板的两端均设有一支腿;所述睡袋本体的上设有一管道,所述管道包括进进气管、出气管和分气管,所述分气管设有一对且两分气管分别与气垫两侧所设的橡胶筒联通,一分气管上安装有一进气管,另一分气管上安装有一出气管。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弧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弧形板端部的一相对侧面分别设有一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上隔板、第二上隔板、第一下隔板、第二下隔板上相连接面上开有一槽口,所述该槽口为一双层“凹”型槽,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设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配合在第一上隔板、第二上隔板、第一下隔板或第二下隔板上所开槽口内;其中,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相对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槽口。进一步地,所述睡袋本体的下侧设有一垫板。进一步地,所述气垫的长度小于胸部睡袋段、腹部睡袋段之和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头垫上设有颈枕。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上开有若干透气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橡胶材质的撑起对睡袋进行支撑,并在睡袋下垫上设有气垫层,进而使得人体与睡袋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增加睡袋的通透性,提高人们入睡的舒适感,撑起根据入睡者洗好进行组装拼接,相应的改善睡袋内的撑起空间,并且撑起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柔软度,还能对通过进气管向气垫内补充冷气,防止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造成睡袋内温度不断升高。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睡袋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第一上隔层和第二上隔层的连接图;图5为第一下隔层和第二下隔层的连接图;图6为小型气囊与橡胶筒相连结构示意图;图7为小型气囊与橡胶段相连结构示意图;图8为连接板的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睡袋本体,2-头垫,3-撑起,4-进气管,5-垫片,6-气垫,7-垫板,8-连接板,101-胸部睡袋段,102-腹部睡袋段,103-腿部睡袋段,301-第一上隔板,302-第二上隔板,303-第一下隔板,304-第二下隔板,305-定位孔,306-支腿,401-分气管,402-进气管,403-出气管,601-小型气囊,602-橡胶段,603-橡胶筒,801-弧形板,802-第一夹板,803-第二夹板,804-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长度”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为用于共享睡眠仓的睡袋,包括睡袋本体1,睡袋本体1包括胸部睡袋段101、腹部睡袋段102、腿部睡袋段103和头垫2,其中,头垫2上设有颈枕,睡袋本体1为一化纤棉片经切割编织而成,并且胸部睡袋段101、腹部睡袋段102、腿部睡袋段103均为两片组成经拉链连接,该睡袋本体1内放置有一垫片5,垫片5上设有铺有一层气垫6,气垫6包括小型气囊601、橡胶段602和橡胶筒603,相邻两小型气囊601之间通过一橡胶段602或橡胶筒603相连,该橡胶筒603与小型气囊601贯通,具体的如图2所示的一睡袋本体1内所放置的气垫6上横向相邻两小型气囊601经橡胶筒贯通,形成一横向通气气囊组,纵向两相邻小型气囊601之间通过橡胶602相连,使得气囊组形成一气垫6。睡袋本体1内放置有一撑起3,撑起3为具有弹性和任性的橡胶材质构成,撑起3包括第一上隔板301、第二上隔板302、第一下隔板303和第二下隔板304,其中第一上隔板301和第二上隔板302之间至少通过两连接板8连接,第一下隔板303和第二下隔板304之间至少通过两连接板8连接,第一上隔板301和第一下隔板303之间至少通过一对双头螺杆连接,第二上隔板302和第二下隔板304之间至少通过一对双头螺杆连接,第一下隔板303和第二下隔板304的两端均设有一支腿305,具体的撑起可由单第一下隔板303和/或第二下隔板304组成,形成一单层凸起,减小撑起3支撑的高度,若仅仅由第一下隔板303或第二下隔板304组成,此时躺进睡袋中的人可进行侧躺,若撑起3有上下两层隔板支撑,增加睡袋的空间,保证睡袋的透气性,相应的若仅仅使用第一下隔板303和第一上隔板301,在使用者能够侧躺的同时还能增加睡袋内的通透性,如用第二上隔板302和第二下隔板304也能实现上述功能;睡袋本体1的上设有一管道4,管道4包括进进气管402、出气管403和分气管401,分气管401设有一对且两分气管401分别与气垫6两侧所设的橡胶筒603联通,一分气管401上安装有一进气管402,另一分气管401上安装有一出气管403通过进气管可向气垫内输送不同温度的气体,将进气管402与一空调的出气端相连,可有效的该变睡袋内的入睡温度,增加睡袋的舒适性。其中,连接板8包括弧形板801、第一夹板802和第二夹板803,弧形板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共享睡眠仓的睡袋,包括睡袋本体(1),所述睡袋本体(1)包括胸部睡袋段(101)、腹部睡袋段(102)、腿部睡袋段(103)和头垫(2),该睡袋本体(1)内放置有一垫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5)上设有铺有一层气垫(6),所述气垫(6)包括小型气囊(601)、橡胶段(602)和橡胶筒(603),相邻两所述小型气囊(601)之间通过一橡胶段(602)或橡胶筒(603)相连,该橡胶筒(603)与小型气囊(601)贯通,所述睡袋本体(1)内放置有一撑起(3),所述撑起(3)包括第一上隔板(301)、第二上隔板(302)、第一下隔板(303)和第二下隔板(304),其中所述第一上隔板(301)和第二上隔板(302)之间至少通过两连接板(8)连接,所述第一下隔板(303)和第二下隔板(304)之间至少通过两连接板(8)连接,所述第一上隔板(301)和第一下隔板(303)之间至少通过一对双头螺杆连接,第二上隔板(302)和第二下隔板(304)之间至少通过一对双头螺杆连接,所述第一下隔板(303)和第二下隔板(304)的两端均设有一支腿(305);所述睡袋本体(1)的上设有一管道(4),所述管道(4)包括进进气管(402)、出气管(403)和分气管(401),所述分气管(401)设有一对且两分气管(401)分别与气垫(6)两侧所设的橡胶筒(603)联通,一分气管(401)上安装有一进气管(402),另一分气管(401)上安装有一出气管(403)。...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共享睡眠仓的睡袋,包括睡袋本体(1),所述睡袋本体(1)包括胸部睡袋段(101)、腹部睡袋段(102)、腿部睡袋段(103)和头垫(2),该睡袋本体(1)内放置有一垫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5)上设有铺有一层气垫(6),所述气垫(6)包括小型气囊(601)、橡胶段(602)和橡胶筒(603),相邻两所述小型气囊(601)之间通过一橡胶段(602)或橡胶筒(603)相连,该橡胶筒(603)与小型气囊(601)贯通,所述睡袋本体(1)内放置有一撑起(3),所述撑起(3)包括第一上隔板(301)、第二上隔板(302)、第一下隔板(303)和第二下隔板(304),其中所述第一上隔板(301)和第二上隔板(302)之间至少通过两连接板(8)连接,所述第一下隔板(303)和第二下隔板(304)之间至少通过两连接板(8)连接,所述第一上隔板(301)和第一下隔板(303)之间至少通过一对双头螺杆连接,第二上隔板(302)和第二下隔板(304)之间至少通过一对双头螺杆连接,所述第一下隔板(303)和第二下隔板(304)的两端均设有一支腿(305);所述睡袋本体(1)的上设有一管道(4),所述管道(4)包括进进气管(402)、出气管(403)和分气管(401),所述分气管(401)设有一对且两分气管(401)分别与气垫(6)两侧所设的橡胶筒(603)联通,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建国蔡亚禄朱峰魏慧军许长枢彭传波董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思立普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