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954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2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导槽,且套管的后端面滑动安装有限位尺,所述套管的下端面后端位置处焊接有半槽管,且半槽管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弧形外板,所述半槽管的底部连接有插刀,所述套管的内部一端贯穿安装有一号控制杆,且一号控制杆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推土板,所述套管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安装有二号控制杆,且二号控制杆的底部设置有二号推土板,所述套管的上方设置有上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设有限位尺、一号推土板与二号推土板,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秧苗之间的间距,并能进行土质的填充和推平,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planting arm for transpla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nting arm for a transplanter, which comprises a sleeve. A guide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sleeve, and a finite length is slidingly installed at the back end face of the sleeve. A half-grooved tube is welded at the rear end position of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sleeve, and an arc outer plate is weld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half-grooved tube. The bottom of the half-grooved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cutter. The inner end of the casing is perforated with a No. 1 control rod, and the bottom of the No. 1 control rod is provided with a No. 1 bulldozer board. The inner end of the casing is perforated with a No. 2 control rod, and the bottom of the No. 2 control rod is provided with a No. 2 bulldozer board, and the upper control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casing. The planting arm of the transplante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ruler, a bulldozer plate No. 1 and a bulldozer plate No. 2, which can adjust the spacing between seedlings according to needs, and can fill and leveling the soil, and i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thus bringing better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
本技术涉及栽植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
技术介绍
栽植臂,是指安装在插秧机上用来进行插秧的结构类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使用等特点;现有的栽植臂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栽植臂在安装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距离无法控制,导致秧苗的栽种距离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以致影响秧苗的长势,而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栽植到土壤内的秧苗进行压平,从而对秧苗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给栽植臂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导槽,且套管的后端面滑动安装有限位尺,所述套管的下端面后端位置处焊接有半槽管,且半槽管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弧形外板,所述半槽管的底部连接有插刀,所述套管的内部一端贯穿安装有一号控制杆,且一号控制杆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推土板,所述套管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安装有二号控制杆,且二号控制杆的底部设置有二号推土板,所述套管的上方设置有上控板,且上控板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槽,所述一号控制杆的上端设置有一号缆线,所述二号控制杆的上端设置有二号缆线,所述一号缆线与二号缆线均穿接于螺帽的内部,所述一号控制杆与一号推土板之间滚动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套管的后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尺的前端面焊接有推手。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两个端面均粘接有橡胶挡片,且套管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层。优选的,所述一号控制杆与二号控制杆的内部靠近顶端位置处均开设有穿孔,且一号缆线与二号缆线的一端均绕接于穿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插刀与半槽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插刀为不锈钢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一号推土板与二号推土板之间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圆,且一号推土板与二号推土板的旋转角度均为零至九十度。优选的,所述限位尺与推手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熔接,且限位尺嵌接于滑槽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插秧机用的栽植臂,采用限位尺,能够方便使用者根据具体需要调节秧苗之间的间距,保证秧苗的长势良好,提高秧苗的成活率,采用一号推土板与二号推土板,能够进行土质的填充和推平,保证秧苗的种植过程一步到位,整个栽植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号推土板的局部结构连接视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导槽;3、限位尺;4、半槽管;5、弧形外板;6、插刀;7、一号控制杆;8、一号推土板;9、二号控制杆;10、二号推土板;11、上控板;12、通槽;13、一号缆线;14、二号缆线;15、螺帽;16、旋转接头;17、滑槽;18、推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包括套管1,套管1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导槽2,且套管1的后端面滑动安装有限位尺3,套管1的下端面后端位置处焊接有半槽管4,且半槽管4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弧形外板5,半槽管4的底部连接有插刀6,套管1的内部一端贯穿安装有一号控制杆7,且一号控制杆7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推土板8,套管1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安装有二号控制杆9,且二号控制杆9的底部设置有二号推土板10,套管1的上方设置有上控板11,且上控板11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槽12,一号控制杆7的上端设置有一号缆线13,二号控制杆9的上端设置有二号缆线14,一号缆线13与二号缆线14均穿接于螺帽15的内部,一号控制杆7与一号推土板8之间滚动安装有旋转接头16,套管1的后端面开设有滑槽17,限位尺3的前端面焊接有推手18;套管1的两个端面均粘接有橡胶挡片,且套管1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层,橡胶挡片与防腐涂层可延长套管1的使用寿命;一号控制杆7与二号控制杆9的内部靠近顶端位置处均开设有穿孔,且一号缆线13与二号缆线14的一端均绕接于穿孔的内部,穿孔用于连接一号缆线13与二号缆线14;插刀6与半槽管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插刀6为不锈钢材质构件,焊接能够提高插刀6使用的稳定性;一号推土板8与二号推土板10之间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圆,且一号推土板8与二号推土板10的旋转角度均为零至九十度,零至九十度的旋转角度能够进行土质的填充和推平;限位尺3与推手18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熔接,且限位尺3嵌接于滑槽17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在使用时,通过螺帽15将栽植臂安装在插秧机上,并通过半槽管4将套管1固定在插秧机上的连杆外围,使用者根据不同秧苗的生长态势和平均成长体格大小,通过推手18移动套管1内部的滑槽17表面的限位尺3,使得相邻两组套管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保证秧苗的成活率,在插秧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通过电力机构控制连杆,使其向下推动套管1底部的半槽管4下端的插刀6插入土壤内部,与此同时,秧苗沿着套管1内部的导槽2和其下端的半槽管4经过插刀6滑入土壤内部,之后,向上提拉连杆,使其带动套管1向上移动,从而将插刀6从土壤内部取出,在套管1上升的过程中,螺帽15内部的一号缆线13和二号缆线14在相关机构的提拉作用下将上控板11内部的一号控制杆7和二号控制杆9向上提拉,使其沿着上控板11内部的通槽12向中间移动,以此让一号推土板8和二号推土板10向中部移动,从而进行秧苗外围的土壤填充,当一号推土板8和二号推土板10相互接触时,二者在旋转接头16的作用下改变为竖直位置,以此进行土质的推平,保证秧苗的栽植效果,半槽管4外围的弧形外板5起到防止秧苗蹦出的效果,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导槽(2),且套管(1)的后端面滑动安装有限位尺(3),所述套管(1)的下端面后端位置处焊接有半槽管(4),且半槽管(4)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弧形外板(5),所述半槽管(4)的底部连接有插刀(6),所述套管(1)的内部一端贯穿安装有一号控制杆(7),且一号控制杆(7)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推土板(8),所述套管(1)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安装有二号控制杆(9),且二号控制杆(9)的底部设置有二号推土板(10),所述套管(1)的上方设置有上控板(11),且上控板(11)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槽(12),所述一号控制杆(7)的上端设置有一号缆线(13),所述二号控制杆(9)的上端设置有二号缆线(14),所述一号缆线(13)与二号缆线(14)均穿接于螺帽(15)的内部,所述一号控制杆(7)与一号推土板(8)之间滚动安装有旋转接头(16),所述套管(1)的后端面开设有滑槽(17),所述限位尺(3)的前端面焊接有推手(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机用的栽植臂,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导槽(2),且套管(1)的后端面滑动安装有限位尺(3),所述套管(1)的下端面后端位置处焊接有半槽管(4),且半槽管(4)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弧形外板(5),所述半槽管(4)的底部连接有插刀(6),所述套管(1)的内部一端贯穿安装有一号控制杆(7),且一号控制杆(7)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推土板(8),所述套管(1)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安装有二号控制杆(9),且二号控制杆(9)的底部设置有二号推土板(10),所述套管(1)的上方设置有上控板(11),且上控板(11)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槽(12),所述一号控制杆(7)的上端设置有一号缆线(13),所述二号控制杆(9)的上端设置有二号缆线(14),所述一号缆线(13)与二号缆线(14)均穿接于螺帽(15)的内部,所述一号控制杆(7)与一号推土板(8)之间滚动安装有旋转接头(16),所述套管(1)的后端面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维刚陈国荣陶志成曹金萍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天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