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94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单元,包含: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并相互叠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且填充有一工作液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间具有一第一毛细结构层及一薄层,并该第一毛细结构层与该薄层系层叠设置容设于该气密腔室中,并通过薄层与该第一毛细结构层层叠设置,令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与该第二板体紧密贴合不产生翘曲。

Heat dissipation un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 dissipation unit, which comprises: a body; the body has a first plate body and a second plate body, which overlap each other to define an air-tight chamber and fill with a working liquid. The first plate body and the second plate body have a first capillary structure layer and a thin layer, and the first capillary structure layer and the thin layer system are stacked and arranged in the air-tight chamber. In the first capillary structure layer, the first capillary structure layer and the second plate body are closely fitted without warping through the thin layer stacked with the first capillary structure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单元,尤指一种不需烧结或焊接即可提供毛细结构进行固定并可达到不翘曲的散热单元。
技术介绍
现行电子设备或手持装置及行动装置整体体积越来越轻薄且其效能也随之进步提升,但也因效能增加而令该电子设备及手持装置或行动装置内部电子元件产生高热,故业者通过设置散热元件进行解热,而电子设备及手持装置或行动装置因轻薄化设计后使得该内部空间相当狭窄,而狭窄空间中最常被使用进行热传导解热的散热元件是均温板或平板式热管,并通过均温板或平板式热管将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传导散热。均温板及平板式热管主要凭借内部气密腔室的工作液体与毛细结构通过汽液循环方式进行热传导,故毛细结构则为重要的结构,并通过选择于该薄形均温板的上板或下板设置烧结粉末或网格体或开设沟槽作为毛细结构作为工作液体汽液循环使用,而均温板的上、下板设置毛细结构时具有下列问题点:1.若通过加工于该板体上开设沟槽将影响板体的结构强度;2.若选择烧结粉末方式或通过(扩散焊接)焊接的方式将网格体设置于板体上,板材会因高温制程而软化,导致结构强度变差;3.若粉末的材质及网格体的材质与均温板的上、下板体材质为相异材质而无法结合(如铜与铝)。又,外加式毛细结构(烧结粉末及网格体)必须固定于薄型化板体上,若无进行固定则该网格体易产生卷曲或翘曲等现象无法平整贴附于板体上。为改善前述外加式的毛细结构无固定所造成的缺失,业者最常使用点焊或扩散接合等方式作为固定方式,其主要将毛细结构与板体先行定位后,再通过点焊或扩散接合将毛细结构固定设置于均温板或平板式热管的板体上,但点焊及扩散接合仍具有缺失,一是必须要先行定位,二是难以控制毛细结构是否可以完整平贴于均温板内部腔室壁面或平板式热管的内部表面,故并非完全解决现有外加式毛细结构的问题,则若粉末毛细结构无法顺利完整设置于均温板或平板式热管内部壁面将令该粉末无产生多孔隙结构则失去毛细力,甚至阻碍腔体蒸气空间,阻碍汽液循环工作,进而影响热传导工作的进行,相较于网格体也产生相同的问题。故如何解决均温板或平板式热管内部毛细结构设置无法完整平贴设置的缺失,则为现行首重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爰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无须通过高温烧结与扩散焊接固定毛细结构的散热单元。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单元,其特征是包含: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并相互盖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并填充有一工作液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间具有一第一毛细结构层及一薄层,该第一毛细结构层与该薄层层叠设置容设于该气密腔室中,令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与该第二板体紧密贴合。所述的散热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材质是金、银、铜、铁、铝、铝合金、不锈钢、陶瓷、商业纯钛、钛合金其中任一,所述薄层为金属或非金属,金属是金、银、铜、铁、铝、铝合金、商业纯钛、钛合金、不锈钢其中任一材质,所述非金属是石墨、陶瓷、高分子材料其中任一。所述的散热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其中任一的一侧表面设置一第二毛细结构层,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层是粉末烧结体、网格体、沟槽、纤维体其中任一。所述的散热单元,其中:所述薄层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及复数穿孔,该复数穿孔连接该第一侧、第二侧,所述穿孔形状是圆形、方形、其他多边形其中任一。所述的散热单元,其中:所述薄层的该复数穿孔选择呈规则阵列或不规则排列分布排列于前述薄层。所述的散热单元,其中:所述薄层的该复数穿孔呈致密集中排列或稀疏排列分布排列于前述薄层。所述的散热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是一烧结粉末体或一网格编织体或一波浪板体或一具有复数沟槽的板体。所述的散热单元,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选择由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其中任一的一侧表面向另一侧凸伸所构成,该复数穿孔的排列致密性小于该支撑部的外径,以令汽化后的工作液体能够通过该复数穿孔向本体的垂直方向进行扩散及该支撑部能够完整压制该薄层及该毛细结构。所述的散热单元,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选择由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其中任一的一侧表面通过切削加工形成凹凸结构,该复数穿孔的排列致密性小于该支撑部的外径,以令汽化后的工作液体能够通过该复数穿孔向本体的垂直方向进行扩散及该支撑部能够完整压制该薄层及该毛细结构。所述的散热单元,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是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该气密腔室中,该复数穿孔的排列致密性小于该些支撑部的外径,以令汽化后的工作液体能够通过该复数穿孔向本体的垂直方向进行扩散及该支撑部能够完整压制该薄层及该毛细结构。所述的散热单元,其中:所述薄层的该第一侧、第二侧其中任一或同时沿水平方向设置复数平行或交错形态的沟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薄层可完整压制覆盖该第一毛细结构层,令该第一毛细结构层无须通过烧结或(扩散接合)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于该本体腔室壁面仍可平整不翘曲设置于该气密腔室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散热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散热单元的薄层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单元的薄层的俯视图;图5A是本技术散热单元的薄层的俯视图;图5B是本技术散热单元的薄层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散热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散热单元的第三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散热单元的第四实施例组合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本体1;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气密腔室13;第一毛细结构层14;薄层15;第一侧151;第二侧152;穿孔153;沟槽154;第二毛细结构层16;支撑部17;工作液体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1、图2,是本技术散热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及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散热单元,包含:一本体1;所述本体1具有一第一板体11及一第二板体12并相互盖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13,该气密腔是13内填充有一工作液体2,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11、12间具有一第一毛细结构层14及一薄层15,并该第一毛细结构层14与该薄层15层叠设置容设于该气密腔室13中,所述本体1具有上、下两侧,该第一板体11设于上侧,该第二板体12设于下侧,该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其中任一可与热源接触,本实施选择第二板体12与至少一热源(图中未示)接触进行热传导。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14是一烧结粉末体或一网格编织体或一波浪板体或一具有复数沟槽的板体其中任一,并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14系通过该薄层15覆盖平整设置于该气密腔室13内,并由于所述薄层15平贴覆盖该第一毛细结构层14,令该第一毛细结构层14不需通过焊接或烧结等方式固定,即可稳固不产生翘曲设置于该气密腔室13中,以增加第二板体12进行汽液循环时的工作液体回流效率,并因第一毛细结构层14完整平贴与该第二板体12紧密设置,可增加第二板体12的含水性,防止干烧的情事发生。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11、12材质是金、银、铜、铁、铝、(铝合金)、不锈钢、陶瓷、商业纯钛、钛合金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11、12其中任一的一侧表面设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单元,其特征是包含: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并相互盖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并填充有一工作液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间具有一第一毛细结构层及一薄层,该第一毛细结构层与该薄层层叠设置容设于该气密腔室中,令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与该第二板体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单元,其特征是包含: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并相互盖合共同界定一气密腔室并填充有一工作液体,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间具有一第一毛细结构层及一薄层,该第一毛细结构层与该薄层层叠设置容设于该气密腔室中,令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与该第二板体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材质是金、银、铜、铁、铝、铝合金、不锈钢、陶瓷、商业纯钛、钛合金其中任一,所述薄层为金属或非金属,金属是金、银、铜、铁、铝、铝合金、商业纯钛、钛合金、不锈钢其中任一材质,所述非金属是石墨、陶瓷、高分子材料其中任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其中任一的一侧表面设置一第二毛细结构层,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层是粉末烧结体、网格体、沟槽、纤维体其中任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层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及复数穿孔,该复数穿孔连接该第一侧、第二侧,所述穿孔形状是圆形、方形、其他多边形其中任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层的该复数穿孔选择呈规则阵列或不规则排列分布排列于前述薄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层的该复数穿孔呈致密集中排列或稀疏排列分布排列于前述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俊吴韦德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