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70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箱用锁,包含一固定扣件及一活动扣件组,分别装设在箱子的上下盖上,固定扣件可以在箱子盖合时插入活动扣件组而卡扣固定;活动扣件组则包含有:一前盖;一扳动件,设于前盖上;一滑动扣件;一连动件,接于扳动件与滑动扣件之间,可随扳动件移动并推拉滑动扣件沿一轴向移动;一背盖,盖合于前盖的底面,使扳动件,连动件及滑动扣件可定位在前盖与背盖盖合后所形成的空间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锁技术,特别是旅行箱或手提箱所用的箱用锁。为能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箱用锁包含有一固定扣件及一活动扣件组,分别装设在一般箱子的上下盖上,该固定扣件设有一卡块,可以在箱子的上下盖相互盖合时可以其卡块端插入活动扣件组而使卡扣固定;该活动扣件组包含有一前盖,具有一容孔;一扳动件,设于前盖上;一滑动扣件,中间部分设有一通孔,该滑动扣件前端设有一环堤部,并于顶面内缘向下凹设有一凹部,用以与固定扣件的卡块卡合,环堤部底面则于后段处厚度减少而内缩形成一斜肩面,滑动扣件是以顶面盖设于扳动件的背面;一连动件,接于扳动件与滑动扣件之间,可随扳动件移动并推拉滑动扣件沿一轴向移动;一背盖,盖合于前盖的底面,使扳动件,连动件及滑动扣件可定位在前盖与背盖盖合后所形成的空间中。一种箱用锁,包含有一固定扣件及一活动扣件组,分别装设在一般箱子的上下盖上,该固定扣件设有一卡块,该固定扣件在箱子的上、下盖相互盖合时,其卡块端插入该活动扣件组而供卡扣固定,该活动扣件组包含有一前盖,具有一横肩部,底面则形成一容孔,该横肩部两端朝同一方向凸伸形成二臂部,二臂部的相对内侧各设有一枢接槽;一扳动件,两侧各凸设有一凸耳,该扳动件是以二凸耳枢设于该前盖的枢接槽内而使扳动件可容置在该前盖的二臂部之间;一滑动扣件,中间部分设有一通孔,该滑动扣件前端设有一环堤部,环堤部的厚度较厚并于顶面内缘向下凹设有一凹部,用以与固定扣件的卡块卡合,环堤部底面则于后段处厚度减少而形成一斜肩面,滑动扣件是以其顶面盖设于该扳动件的背面;一连动件,枢接于扳动件与滑动扣件之间,可随扳动件移动并推拉该滑动扣件沿一轴向移动;一背盖,盖合于前盖的底面,使扳动件,连动件及滑动扣件可定位在前盖与背盖盖合后所形成的空间中。箱用锁,其滑动扣件的二长侧边上分别凹设有一移动承沟。箱用锁,其连动件一端设于扳动件上,另一端则设于滑动扣件的移动承沟中。箱用锁,其滑动扣件环提部的两凸伸端则朝同一方向延伸而形成滑动扣件的两长侧边,并于二长侧边上依序分别凹设有一抵压部、一转动承沟及移动承沟。箱用锁,其连动件两端分别设有一杆臂,各杆臂的未端设有一连动部,滑动扣件是以其顶面盖设于扳动件的背面,使连动件的枢轴部两端分别落在滑动扣件两长侧边的转动承沟内,二连动部的相对内端落在移动承沟内。箱用锁,其前盖二枢接槽的后方各设有一长滑槽,并使连动件连动部的相对两外端落在该长滑槽内。箱用锁,其连动件具有一枢轴部,两端分别设有杆臂,各杆臂的未端则设有连动部,连动件以枢轴部枢设于扳动件的背面,同时使二连动部的相对外侧端分别位在该前盖背面的长滑槽内。箱用锁,其滑动扣件二长侧边的相对外侧边凹设有一高度较低的肩面部,并使肩面部位在转动承沟及移动承沟的一侧而使连动件的二连臂可分别位在二肩面部。箱用锁,其固定扣件中段处朝外凸伸有一延部,延部底面则内凹形成一承窝,并且于延部凸伸端的底面设有卡块,固定扣件可以在箱子的上下盖相互盖合时以其延部插入该活动扣件组而卡扣固定。箱用锁,其扳动件正面设有一锁孔,背面设有一锁仁组及一卡抵件。箱用锁,其滑动扣件长通孔的后端缘底面凹设有一锁抵部,转动锁仁组后方的卡抵件便可以卡抵件卡抵于该滑动扣件长通孔后端缘底面凹设的锁抵部而形成锁合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来加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及功效。请先参考附图说明图1至图3,本技术的箱用锁包含有一固定扣件100及一活动扣件组200,分别装设在一般手提箱或旅行箱箱子的上下盖上,该固定扣件为一长形体,中段处朝外凸伸有一延部101,该延部底面则内凹形成一承窝102,并且于该延部凸伸端的底面凸设有一卡块103,该固定扣件可以在箱子的上下盖相互盖合时以其延部插入该活动扣件组而使卡扣固定。该活动扣件组200包含有一前盖210,具有一横肩部211,底面则形成一容孔212,该横肩部两端朝同一方向凸伸形成二臂部213,该二臂部的相对内侧底面凹设有一枢接槽214及一长滑槽215。一扳动件220,为一矩形体,一端的两侧各凸设有一凸耳221,该扳动件是以二凸耳枢设于前盖的枢接槽214内而使扳动件可容置在该前盖的二臂部213之间,该扳动件的正面设有一锁孔222,背面设有一锁仁组223并连动一卡抵件224。一连动件230,如图2及图4、5所示,具有一枢轴部231,两端分别设有一杆臂232,各杆臂的未端则设有一圆柱状的连动部233,该连动件以枢轴部枢设于扳动件的背面,同时使二连动部的相对外侧端分别位于前盖背面的长滑槽内。该连动件并不限定要为单一个构件,也可以二分开的连杆来取代,其结果与功效皆相同。一滑动扣件240,如图1、图2及图6所示,呈长形,中间部分设有一长通孔241,滑动扣件前端设有一冂形的环堤部242,环堤部的厚度较厚并于顶面内缘向下凹设有一凹部243,底面则于后段处厚度减少而形成一斜肩面244,该环提部的两凸伸端则朝同一方向延伸而形成该滑动扣件的两长侧边并于该二长侧边上依序分别凹设有一抵压部245、一转动承沟246及一移动承沟247,该二长侧边的相对外侧边凹设有一高度较低的肩面部248,并使该肩面部位在该转动承沟246及移动承沟247的一侧,该长通孔的后端缘底面凹设有一锁抵部249,该滑动扣件是以其顶面盖设于该扳动件220的背面,使该连动件的枢轴部231两端分别落在滑动扣件两长侧边的转动承沟246内,该二连动部233的相对内端落在移动承沟247内,而该二杆臂232则分别位在二肩面部248。一背盖250,顶面前端设有一弹片251,如图7所示,用以顶抵扳动件220以提供该扳动件适度的压力使扳动件可抵靠于前盖210上,该背盖以其顶面固定盖合于前盖的底面,使扳动件220,连动件230及滑动扣件240可定位在前盖与背盖盖合后所形成的空间中。以上述结构的组合,本技术在使用时若当扳动件220在未受使用者扳动而仍靠近于背盖250时,滑动扣件240会完全缩合在活动扣件组200内,使得该前盖210、滑动扣件240及背盖250的前缘可与手提箱或旅行箱箱子的顶缘齐平,如图8所示,所以也就不会再有凸出的部分对使用者手部或物品造成伤害,可以排除习用箱用锁的缺失。当使用者要将箱子盖上时要先将扳动件220向外扳,使其以二凸耳221为转轴向外转动,随著该扳动件的转动,设于该转动件上的连动件230也会随著远离该背盖250,同时以该二杆臂232拉动该二连动部233而以该二连动部的两外侧端沿著前盖的长滑槽215朝前盖的前缘方向移动,连带的以该二连动部的内侧端则会推动滑动扣件240沿一轴向向前移动,如图9所示。而因为滑动扣件240的向前移动,扳动件220前端缘的两边会顺著滑动扣件抵压部245的弧线向后滑移,待扳动件转动到最外端的位置时连动件230会推使滑动扣件240向前移出一预定的距离,这会使得滑动扣件前端的环堤部242及其底面的斜肩面244皆凸出于该活动扣件组200外,又因为扳动件前缘沿抵压部245移动至顶点时的抵压会使滑动扣件的前缘略朝该背盖方向斜倾,如图10所示,因此会使得该滑动扣件环堤部242顶面与该前盖横肩部211底面问的距离更为加大,此时当箱子合上时,固定于另一箱盖上的的固定扣件100便可以其延部101插入前盖横肩部下的容孔212中。在箱子盖合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用锁,包含有一固定扣件及一活动扣件组,分别装设在一般箱子的上下盖上,该固定扣件设有一卡块,该固定扣件在箱子的上、下盖相互盖合时,其卡块端插入该活动扣件组而供卡扣固定,其特征在于, 该活动扣件组包含有: 一前盖,具有一横肩部,底面则形成一容孔,该横肩部两端朝同一方向凸伸形成二臂部,二臂部的相对内侧各设有一枢接槽; 一扳动件,两侧各凸设有一凸耳,该扳动件是以二凸耳枢设于该前盖的枢接槽内而使扳动件可容置在该前盖的二臂部之间; 一滑动扣件,中间部分设有一通孔,该滑动扣件前端设有一环堤部,环堤部的厚度较厚并于顶面内缘向下凹设有一凹部,用以与固定扣件的卡块卡合,环堤部底面则于后段处厚度减少而形成一斜肩面,滑动扣件是以其顶面盖设于该扳动件的背面; 一连动件,枢接于扳动件与滑动扣件之间,可随扳动件移动并推拉该滑动扣件沿一轴向移动; 一背盖,盖合于前盖的底面,使扳动件,连动件及滑动扣件可定位在前盖与背盖盖合后所形成的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景源
申请(专利权)人:丞宏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