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652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内腔的顶部粘接有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的底部粘接有位于边框内部的上扩散片,所述上扩散片的底部粘接有位于遮光胶带下方的上棱镜片,所述上棱镜片的底部粘接有下棱镜面,所述下棱镜面的底部粘接有下扩散片,所述下扩散片的底部粘接有导光板。该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通过遮光胶带和上扩散片的配合,防止背光模组在使用过程中,边框出现漏光的现象,利用上扩散片和下扩散片的配合,使得照入的光源在背光模组内进行扩散,利用上棱镜片和下棱镜面的配合,使得光照射的角度出现折射,避免光源照入过于强烈。

A Leakage-proof Structure of Narrow Border Backlight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nic accessories, and discloses a leak-proof structure of a narrow frame backlight module, including a frame, the top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rame is bonded with a light-shielding tape, the bottom of the light-shielding tape is bonded with an upper diffuser located inside the frame,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ffuser is bonded with an upper prism film located below the light-shielding tape, and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prism film is bonded with the upper prism film.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prism surface is bonded with a lower diffus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diffuser is bonded with a light guide plate. The leak-proof structure of the narrow-frame backlight module prevents the leak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from occurring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shading tape and the upper diffuser. By using the cooperation of the upper diffuser and the lower diffuser,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is diffused in the backlight module. By using the cooperation of the upper prism and the lower prism, the angle of illumination is refracted and avoided. The light source is too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配件
,具体为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普通的模组边框较宽,所以不会产生漏光,现有大部分的窄边背光模组和边框粘接在一起,粘胶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翘边,导致背光模组出现漏光,影响屏幕的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具备防漏光、防翘起等优点,解决了大部分的窄边背光模组和边框粘接在一起,粘胶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翘边,导致背光模组出现漏光,影响屏幕的显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防漏光、防翘起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内腔的顶部粘接有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的底部粘接有位于边框内部的上扩散片,所述上扩散片的底部粘接有位于遮光胶带下方的上棱镜片,所述上棱镜片的底部粘接有下棱镜面,所述下棱镜面的底部粘接有下扩散片,所述下扩散片的底部粘接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胶框,所述胶框的底部粘接有增光片,所述增光片的两侧活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与边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壁活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块两个为一组,两组限位块相互对称的分布在限位块的内部,四个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定位块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光学胶,所述光学胶的侧面粘接有黑白胶带,所述黑白胶带的底部与增光片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黑白胶带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黑白胶带两个为一组,两组黑白胶带相互对称的分布在增光片的外表面上。优选的,所述下棱镜面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下扩散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与下棱镜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延伸至下棱镜面的内部。优选的,两个所述黑白胶带的相接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增光片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位于黑白胶带一侧的连接块。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板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粘胶。优选的,所述粘胶的侧面与黑白胶带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增光片的顶部与连接板和连接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黑白胶带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的数量有九个,九个所述缓冲垫等距离分布在黑白胶带的外表面上,所述缓冲垫的底部与增光片的顶部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通过遮光胶带和上扩散片的配合,防止背光模组在使用过程中,边框出现漏光的现象,利用上扩散片和下扩散片的配合,使得照入的光源在背光模组内进行扩散,利用上棱镜片和下棱镜面的配合,使得光照射的角度出现折射,避免光源照入过于强烈。2、该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通过黑白胶带和缓冲垫的配合,防止黑白胶带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经过氧化的作用,黑白胶带和固定板的连接处翘起,导致背光模组和边框的连接处出现漏光的现象,利用连接板和连接块的配合,防止黑白胶带从增光片上脱落,利用限位块和定位块的配合,进一步提高黑白胶带之间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边框、2遮光胶带、3上扩散片、4上棱镜片、5下棱镜面、6下扩散片、7定位板、8导光板、9胶框、10增光片、11固定板、12限位块、13定位块、14光学胶、15黑白胶带、16固定块、17连接板、18连接块、19粘胶、20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包括边框1,边框1内腔的顶部粘接有遮光胶带2,遮光胶带2的底部粘接有位于边框1内部的上扩散片3,防止背光模组在使用过程中,边框1出现漏光的现象,上扩散片3的底部粘接有位于遮光胶带2下方的上棱镜片4,上棱镜片4的底部粘接有下棱镜面5,使得光照射的角度出现折射,避免光源照入过于强烈,下棱镜面5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使得照入的光源在背光模组内进行扩散,下扩散片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板7,定位板7的一端与下棱镜面5的底部活动连接,定位板7的一端延伸至下棱镜面5的内部,下棱镜面5的底部粘接有下扩散片6,下扩散片6的底部粘接有导光板8,导光板8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胶框9,胶框9的底部粘接有增光片10,增光片10的两侧活动安装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两侧与边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板11的内壁活动安装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的数量有四个,四个限位块12两个为一组,两组限位块12相互对称的分布在限位块12的内部,四个限位块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3,限位块12与定位块13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光学胶14,进一步提高黑白胶带15之间的连接,光学胶14的侧面粘接有黑白胶带15,两个黑白胶带15的相接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6,增光片10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位于黑白胶带15一侧的连接块18,黑白胶带15的底部与增光片10的侧面活动连接,黑白胶带15的数量有四个,四个黑白胶带15两个为一组,两组黑白胶带15相互对称的分布在增光片10的外表面上,连接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防止黑白胶带15从增光片10上脱落,连接块18与连接板17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粘胶19,缓冲垫20的数量有九个,九个缓冲垫20等距离分布在黑白胶带15的外表面上,缓冲垫20的底部与增光片10的顶部活动连接,防止黑白胶带15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经过氧化的作用,黑白胶带15和固定板11的连接处翘起,导致背光模组和边框1的连接处出现漏光的现象。综上所述,该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通过遮光胶带2和上扩散片3的配合,防止背光模组在使用过程中,边框1出现漏光的现象,利用上扩散片3和下扩散片6的配合,使得照入的光源在背光模组内进行扩散,利用上棱镜片4和下棱镜面5的配合,使得光照射的角度出现折射,避免光源照入过于强烈;通过黑白胶带15和缓冲垫20的配合,防止黑白胶带15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经过氧化的作用,黑白胶带15和固定板11的连接处翘起,导致背光模组和边框1的连接处出现漏光的现象,利用连接板17和连接块18的配合,防止黑白胶带15从增光片10上脱落,利用限位块12和定位块13的配合,进一步提高黑白胶带15之间的连接;解决了大部分的窄边背光模组和边框1粘接在一起,粘胶19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翘边,导致背光模组出现漏光,影响屏幕的显示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包括边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内腔的顶部粘接有遮光胶带(2),所述遮光胶带(2)的底部粘接有位于边框(1)内部的上扩散片(3),所述上扩散片(3)的底部粘接有位于遮光胶带(2)下方的上棱镜片(4),所述上棱镜片(4)的底部粘接有下棱镜面(5),所述下棱镜面(5)的底部粘接有下扩散片(6),所述下扩散片(6)的底部粘接有导光板(8),所述导光板(8)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胶框(9),所述胶框(9)的底部粘接有增光片(10),所述增光片(10)的两侧活动安装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两侧与边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1)的内壁活动安装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块(12)两个为一组,两组限位块(12)相互对称的分布在限位块(12)的内部,四个所述限位块(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3),所述限位块(12)与定位块(13)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光学胶(14),所述光学胶(14)的侧面粘接有黑白胶带(15),所述黑白胶带(15)的底部与增光片(10)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黑白胶带(15)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黑白胶带(15)两个为一组,两组黑白胶带(15)相互对称的分布在增光片(10)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边框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包括边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内腔的顶部粘接有遮光胶带(2),所述遮光胶带(2)的底部粘接有位于边框(1)内部的上扩散片(3),所述上扩散片(3)的底部粘接有位于遮光胶带(2)下方的上棱镜片(4),所述上棱镜片(4)的底部粘接有下棱镜面(5),所述下棱镜面(5)的底部粘接有下扩散片(6),所述下扩散片(6)的底部粘接有导光板(8),所述导光板(8)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胶框(9),所述胶框(9)的底部粘接有增光片(10),所述增光片(10)的两侧活动安装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两侧与边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1)的内壁活动安装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块(12)两个为一组,两组限位块(12)相互对称的分布在限位块(12)的内部,四个所述限位块(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3),所述限位块(12)与定位块(13)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光学胶(14),所述光学胶(14)的侧面粘接有黑白胶带(15),所述黑白胶带(15)的底部与增光片(10)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黑白胶带(15)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黑白胶带(15)两个为一组,两组黑白胶带(15)相互对称的分布在增光片(10)的外表面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