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0481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家用新风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家用新风系统包括风管、百叶、滤网、进风扇,所述百叶与所述进风扇分别设置于所述风管的两端,所述滤网紧嵌入于所述风管内部,安装时,所述百叶设于室外,所述滤网设于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家用新风系统,能够方便地实现滤网的更换。

A Household Fresh Ai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resh air system, and discloses a domestic fresh air system. The household fresh air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air duct, a louver, a filter screen and an inlet fan. The louver and the inlet fan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air duct. The filter screen is tightly embedd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air duct. When installed, the louver is arranged outdoors, and the filter screen is arranged indoors. The household fresh air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veniently realize the replacement of the filter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新风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微正压方式工作的家用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家用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其工作原理为:在厨房、卫生间装设排风机及排风管道等设施,在卧室、客厅装设进风口,排风机运转时,排出室内原有的空气,使室内空气产生负压,室外新鲜空气在室内外空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进风口进入室内,以此达到室内通风换气的目的。新风系统的进风口处往往需要设置滤网,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空气过滤,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的清洁,新风系统长时间工作后,滤网上会残留大量的灰尘、污染物等,这时需要更换滤网以保证新风系统的正常工作,而现有的新风系统,滤网一般设置在室外侧,滤网的更换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新风系统,可以方便地更换滤网。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用新风系统,包括风管、百叶、滤网、进风扇,所述百叶与所述进风扇分别设置于所述风管的两端,所述滤网紧嵌入于所述风管内部,安装时,所述百叶设于室外,所述滤网设于室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设于所述风管的进风口位置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为H12滤纸。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管设置所述百叶一端套设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端面与所述百叶贴合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百叶朝向所述风管一端伸出有伸入圈,所述伸入圈嵌设于所述风管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扇嵌设于所述风管的端部位置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扇设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位于所述风管的端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管设置所述进风扇一端还设置有第一整流板与第二整流板,所述第一整流板套设于风管的端部,所述第二整流板与所述第一整流板间隔设置并通过连接件紧固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与所述进风扇固定连接,且所述发热装置位于所述进风扇与所述滤网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家用新风系统,包括风管、百叶、滤网、进风扇,所述百叶与所述进风扇分别设置于所述风管的两端,所述滤网紧嵌入于所述风管内部,安装时,所述百叶设于室外,所述滤网设于室内。滤网通过紧嵌入的方式设置在风管内部,且滤网位于室内侧,拆卸滤网时,只需要将进风扇拆卸下来,然后在室内侧将滤网拉出,就可以方便的拆卸滤网,安装滤网时,则只需要将滤网沿风管向内推送,直至滤网紧固到无法移动为止,滤网的拆卸十分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家用新风系统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家用新风系统包括风管1,风管1的一端设置有百叶2,另一端设置有进风扇3,风管1内部还紧嵌入有滤网4,工作时,位于家庭厨房和/或卫生间的排风扇打开,将室内的空气排出,使室内产生负压,这是室外的空气经过百叶2进入风管1内,然后经过滤网4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进风扇3送入室内,就为家庭室内送入了高质量的新空气。本实施例中,从进风扇3到百叶2的方向上,风管1的内壁的横截面逐渐收缩,以方便在滤网4嵌入风管1的过程中将滤网4紧固,优选的,风管1的内壁呈轻微、缓慢的收缩过程,以保证风管1内部的流场均匀。风管1的外形结构可以为多种形状,如圆柱形、方形、梯形等等。优选的,滤网4的周边设有弹性圈40,在滤网4嵌入风管1的过程中,风管1的内壁对滤网4的挤压力逐渐增大,使弹性圈40压缩,弹性圈40避免了滤网4与风管1之间硬接触,防止滤网4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对滤网4造成损坏。风管1设置百叶2一端套设有第一套环5,第一套环5朝向百叶2一端的端面与百叶2贴合,从而将风管1的进风口一端封闭,避免风管1的进风口一端空气泄露。百叶2向风管1方向伸出有伸入圈20,伸入圈20伸入风管1设置,且伸入圈20与风管1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保证百叶2与风管1的紧固连接。风管1设置进风扇3一端,进风扇3嵌设于风管1内,且进风扇3的端面对齐风管1的端面,优选的,进风扇3的端面位置处固设有第二套环30,第二套环30设于风管1的端面位置处。为使风管1的出风口均匀地向室内通入新鲜空气,风管1设置进风扇3一端还设置有第一整流板6与第二整流板7,第一整流板6套设于风管1的端部位置处,沿风管1的空气流路方向上,第二整流板7与第一整流板6间隔设置,且第二整流板7与第一整流板6通过连接件紧固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可以为螺栓、螺钉、紧固柱等常规连接结构,在第一整流板6与第二整流板7之间形成了一出气整流空间,从风管1流出的空气直接进入第一整流板6与第二整流板7之间的出气整流空间内,第二整流板7阻止空气继续沿风管1的轴线方向流动,而是向四周均匀扩散开。优选的,第一整流板6与第二整流板7的形状、大小相同,以保证整流效果。由于冬天室外气温低,从室外吸入的空气会使室内温度降低,加剧人寒冷的感觉,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的家用新风系统还包括发热装置8,发热装置8嵌设于风管1内,且发热装置8与进风扇3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位于进风扇3与滤网2之间,冬天时,发热装置8工作,空气在流入室内之前通过发热装置8加热,使流入室内的空气的温度升高,不仅解决了室外吸入的空气增加人寒冷感觉的问题,还可以增加室内的温度,使人有更加舒适的体验。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百叶、滤网、进风扇,所述百叶与所述进风扇分别设置于所述风管的两端,所述滤网紧嵌入于所述风管内部,安装时,所述百叶设于室外,所述滤网设于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百叶、滤网、进风扇,所述百叶与所述进风扇分别设置于所述风管的两端,所述滤网紧嵌入于所述风管内部,安装时,所述百叶设于室外,所述滤网设于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设于所述风管的进风口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H12滤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设置所述百叶一端套设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端面与所述百叶贴合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用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朝向所述风管一端伸出有伸入圈,所述伸入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斌赵汉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建南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