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树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26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仿生树屋,包括观景平台、休闲屋、楼梯和若干仿生树干,仿生树干为承重支撑结构,包括主干和支干,仿生树干通过胶结材料浇灌于支撑骨架并塑型、凝固而形成。仿生树干上还固定连接有仿真树枝,使其整体外观与生态树相类似,达到仿生的效果,有利于融入自然环境中;观景平台固定设置于仿生树干上,休闲屋设置在仿生树干的上部,楼梯连接地面与观景平台、地面与休闲屋、观景平台与休闲屋。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树屋的建设可脱离树木的限制,有利于实现大规模推广,并能营造仿真的自然环境,根据具体需要可建造空间较大的大型树屋,不受树木环境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树屋
本技术涉及园林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树屋。
技术介绍
在树上建造的房子,俗称树屋,通常以树为主要承重体系,将房屋悬于半空中。树屋以其独特的建造方式和与自然融合的环境优势,深受人们喜爱,是度假旅行、科教参观、体验自然的绝佳选择。而树屋的建造受限于树木,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并且由于场地的限制,如需建造大型的树屋,难度非常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受限于树木的仿生树屋,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仿生树屋,包括观景平台、休闲屋、楼梯和若干仿生树干,所述仿生树干包括主干和支干,所述仿生树干通过胶结材料浇灌于支撑骨架并塑型、凝固而形成,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主干骨架和支干骨架,所述主干骨架垂直固定于地面,对应为所述主干的骨架结构,所述支干骨架的一端与所述主干骨架固定连接,对应为所述支干的骨架结构,所述仿生树干上还固定连接有仿真树枝;所述观景平台固定设置于所述仿生树干上,所述休闲屋设置在所述仿生树干的上部,所述楼梯连接地面与所述观景平台、地面与所述休闲屋、所述观景平台与所述休闲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包括至少三个仿生树干,所述仿生树干相互间隔并呈圆形结构分布,所述仿生树干共同围成内部活动空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五个所述仿生树干以及设置在所述内部活动空间的中部的仿生支撑树干,所述仿生支撑树干和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仿生树干上搭建有所述休闲屋,其余三个所述仿生树干上搭建有所述观景平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观景平台包括第一观景平台和第二观景平台,所述第一观景平台和所述第二观景平台相对地面的高度不相同,所述第一观景平台和所述第二观景平台之间通过廊架或所述楼梯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干骨架为钢网结构,所述胶结材料为水泥混凝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仿生树干上设置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可填充种植介质,用于种植植物。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种植槽进行浇灌的浇灌系统,所述浇灌系统包括连通水源与所述种植槽的浇灌管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休闲屋包括钢结构架和顶盖,所述顶盖架设在所述钢结构架的顶部,所述钢结构架表面铺装用于承受屋面载荷的屋面板,所述屋面板表面设置防水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架设所述休闲屋的所述仿生树干向上延伸并穿过所述顶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包括木龙骨,所述木龙骨表面铺装有木望板,所述木望板上固定有仿真茅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提供了一种仿生树屋,包括观景平台、休闲屋、楼梯和若干仿生树干,仿生树干为承重支撑结构,包括主干和支干,仿生树干通过胶结材料浇灌于支撑骨架并塑型、凝固而形成。仿生树干上还固定连接有仿真树枝,使其整体外观与生态树相类似,达到仿生的效果,有利于融入自然环境中;观景平台固定设置于仿生树干上,休闲屋设置在仿生树干的上部,楼梯连接地面与观景平台、地面与休闲屋、观景平台与休闲屋。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树屋的建设可脱离树木的限制,有利于实现大规模推广,并能营造仿真的自然环境,根据具体需要可建造空间较大的大型树屋,不受树木环境的限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图1为本技术仿生树屋一个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仿生树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仿生树干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第一仿生树干的骨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第二仿生树干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第二仿生树干的骨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第三仿生树干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第三仿生树干的骨架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2中第四仿生树干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第四仿生树干的骨架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2中第五仿生树干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第五仿生树干的骨架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2中仿生支撑树干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仿生支撑树干的骨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图1为本技术仿生树屋一个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仿生树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2,本实施例的仿生树屋包括观景平台1、休闲屋2、楼梯3和若干仿生树干4,仿生树干4为承重支撑结构,仿生树干4包括主干和支干,仿生树干4通过胶结材料浇灌于支撑骨架并塑型、凝固而形成,其外观雕塑仿真肌理,使得仿生树干外形类似生态树干。仿生树干4上还固定连接有仿真树枝,使其整体外观与生态树相类似,达到仿生的效果,有利于融入自然环境中;观景平台1固定设置于仿生树干4上,休闲屋2设置在仿生树干4的上部,楼梯3连接地面与观景平台1、地面与休闲屋2、观景平台1与休闲屋2。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树屋的建设可脱离树木的限制,有利于实现大规模推广,并能营造仿真的自然环境,根据具体需要可建造空间较大的大型树屋,不受树木环境的限制。仿生树屋包括至少三个仿生树干4,仿生树干4相互间隔并呈圆形结构分布,仿生树干4共同围成内部活动空间5,可建造休闲娱乐广场。本实施例中,仿生树屋包括五个仿生树干4以及设置在内部活动空间5的中部的仿生支撑树干46,仿生支撑树干46和其中两个相邻的仿生树干4上搭建有休闲屋2,其余三个仿生树干4上搭建有观景平台1。如图,五个仿生树干4按圆周排列分别为第一仿生树干41、第二仿生树干42、第三仿生树干43、第四仿生树干44和第五仿生树干45,其中休闲屋2搭建在第四仿生树干44、第五仿生树干45上和仿生支撑树干46上,观景平台1搭建在第一仿生树干41、第二仿生树干42和第三仿生树干43上。观景平台1包括第一观景平台11和第二观景平台12,第一观景平台11和第二观景平台12相对地面的高度不相同,具有一定的高度差,第一观景平台11和第二观景平台12之间通过廊架13或楼梯3连通。如图,第一观景平台11搭建在第一仿生树干41和第二仿生树干42上,第二观景平台12搭建在第二仿生树干42和第三仿生树干43上,第一观景平台11相对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观景平台12相对地面的高度。休闲屋2包括钢结构架21和顶盖22,顶盖22架设在钢结构架21的顶部,钢结构架21表面铺装用于承受屋面载荷的屋面板,屋面板表面设置防水层,实现防水功能。顶盖22包括木龙骨,木龙骨表面铺装有木望板,木望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树屋,其特征在于:包括观景平台、休闲屋、楼梯和若干仿生树干,所述仿生树干包括主干和支干,所述仿生树干通过胶结材料浇灌于支撑骨架并塑型、凝固而形成,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主干骨架和支干骨架,所述主干骨架垂直固定于地面,对应为所述主干的骨架结构,所述支干骨架的一端与所述主干骨架固定连接,对应为所述支干的骨架结构,所述仿生树干上还固定连接有仿真树枝;所述观景平台固定设置于所述仿生树干上,所述休闲屋设置在所述仿生树干的上部,所述楼梯连接地面与所述观景平台、地面与所述休闲屋、所述观景平台与所述休闲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树屋,其特征在于:包括观景平台、休闲屋、楼梯和若干仿生树干,所述仿生树干包括主干和支干,所述仿生树干通过胶结材料浇灌于支撑骨架并塑型、凝固而形成,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主干骨架和支干骨架,所述主干骨架垂直固定于地面,对应为所述主干的骨架结构,所述支干骨架的一端与所述主干骨架固定连接,对应为所述支干的骨架结构,所述仿生树干上还固定连接有仿真树枝;所述观景平台固定设置于所述仿生树干上,所述休闲屋设置在所述仿生树干的上部,所述楼梯连接地面与所述观景平台、地面与所述休闲屋、所述观景平台与所述休闲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树屋,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仿生树干,所述仿生树干相互间隔并呈圆形结构分布,所述仿生树干共同围成内部活动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树屋,其特征在于:包括五个所述仿生树干以及设置在所述内部活动空间的中部的仿生支撑树干,所述仿生支撑树干和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仿生树干上搭建有所述休闲屋,其余三个所述仿生树干上搭建有所述观景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树屋,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元郭忠良陈小敏陆星安赖晖黄际曾令印刘光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