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叠合楼板支撑以及预制梁侧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025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叠合楼板支撑以及预制梁侧模的装置,包括支撑模板、预埋螺栓;在预制梁两侧面同一高度位置垂直预埋一组预埋螺栓,各预埋螺栓与各自的支撑模板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模板呈L型,第一侧紧贴预制梁;第二侧自下而上抵住预制楼板的下部,或者与附加模板贴合固定并形成现浇混凝土的侧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支撑模板作为预制梁的侧模板,可拆卸组装并重复使用;既能够作为梁侧模又可以作为楼板支撑使用,达到一模多用的效果;避免了木方拆除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残渣以及表面不平整的状况;预制梁的底部免去了大量的竖向支撑,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叠合楼板支撑以及预制梁侧模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的辅助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叠合楼板支撑以及预制梁侧模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减少污染。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现场施工的现场楼板浇筑时,对于叠合楼板梁的侧模,一般采用木方拼接的结构形式,木方拆除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残渣以及表面不平整的状况;此外,木方仅仅是作为侧模,预制梁的底部需要设置大量的竖向支撑,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影响了施工的效率。根据已建装配式建筑质量调查和施工技术资料记录,统计出装配式建筑预制柱质量调查情况:1、预制梁现浇层侧边模板采用木方拼接,由于模板方量很小,工人安装困难,安装效率低;2、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导致模板偏位,混凝土成型后表面观感和尺寸误差不理想;3、梁侧木方模板拆除后通常无法进行二次使用,造成了大量的材料浪费;4、叠合楼板安装时,预制梁不能为楼板提供有效的支撑,因此需要在板底架设大量的竖向脚手架支撑,耗费大量人工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状态并没有达到装配式建筑的应有效果,因此,本技术从提质增效角度出发,解决梁侧模板带来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以及楼板支撑的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叠合楼板支撑以及预制梁侧模的装置,包括支撑模板4、预埋螺栓5;在预制梁两侧面同一高度位置垂直预埋一组预埋螺栓5,各预埋螺栓5与各自的支撑模板4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模板4呈L型,第一侧紧贴预制梁6;第二侧自下而上抵住预制楼板1的下部,或者与附加模板7贴合固定并形成现浇混凝土的侧模。进一步的,还包括螺杆3,所述螺杆3与预埋螺栓5相互啮合将支撑模板4与预制梁6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1位于预制梁的两侧,且高度不同。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1位于预制梁6的一侧,并由支撑模板4支撑。进一步的,预制梁两侧面同一高度位置垂直预埋的一组预埋螺栓5的间距相等。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模板4第一侧具有腰型孔,第二侧具有圆孔。进一步的,所述附加模板7采用支撑模板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支撑模板作为预制梁的侧模板,可拆卸组装并重复使用;2)既能够作为梁侧模又可以作为楼板支撑使用,达到一模多用的效果;3)避免了木方拆除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残渣以及表面不平整的状况;4)预制梁的底部免去了大量的竖向支撑,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支撑模板的主视图。图7是支撑模板的左视图。图8是支撑模板的仰视图。图中,1.预制楼板,2.垫片,3.螺杆,4.支撑模板,5.预埋螺栓,6.预制梁,7.附加模板,8.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8,一种用于叠合楼板支撑以及预制梁侧模的装置,包括支撑模板4、预埋螺栓5;在预制梁两侧面同一高度位置垂直预埋一组预埋螺栓5,各预埋螺栓5与各自的支撑模板4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模板4呈L型,第一侧紧贴预制梁6;第二侧自下而上抵住预制楼板1的下部。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还包括螺杆3,所述螺杆3与预埋螺栓5相互啮合将支撑模板4与预制梁6固定。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预制楼板1位于预制梁的两侧,且高度不同。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5,预制梁两侧面同一高度位置垂直预埋的一组预埋螺栓5的间距相等。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6-8,所述支撑模板4第一侧具有腰型孔,第二侧具有圆孔。具体施工时:1.在预制梁侧边预埋螺栓5;2.根据楼板的重量设计L型钢支撑模板4;3.通过螺杆3将支撑模板4固定在预制梁侧边,并调整好标高位置;4.安装预制楼板时将楼板搁置在梁侧边的L型支撑模板4上;5.当梁梁侧楼板有高差时,可以通过支撑模板4上预留的长圆孔上下调整标高来搁置预制楼板1;6.当预制梁仅有一侧有叠合楼板时,可以在支撑模板4上通过螺栓固定附加模板7来实现梁侧模板的安装;7.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强度之后,即可将该模板拆除并重复使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4,预制楼板1位于预制梁6的右侧,并由支撑模板4支撑。预制梁6的左侧无预制楼板,左侧的支撑模板4与附加模板7贴合固定并形成现浇混凝土的侧模,附加模板7可以采用支撑模板4。本技术采用支撑模板作为预制梁的侧模板,可拆卸组装并重复使用;既能够作为梁侧模又可以作为楼板支撑使用,达到一模多用的效果;避免了木方拆除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残渣以及表面不平整的状况;预制梁的底部免去了大量的竖向支撑,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的构思的基础上,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叠合楼板支撑以及预制梁侧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模板(4)、预埋螺栓(5);在预制梁两侧面同一高度位置垂直预埋一组预埋螺栓(5),各预埋螺栓(5)与各自的支撑模板(4)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模板(4)呈L型,第一侧紧贴预制梁(6);第二侧自下而上抵住预制楼板(1)的下部,或者与附加模板(7)贴合固定并形成现浇混凝土的侧模;还包括螺杆(3),所述螺杆(3)与预埋螺栓(5)相互啮合将支撑模板(4)与预制梁(6)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叠合楼板支撑以及预制梁侧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模板(4)、预埋螺栓(5);在预制梁两侧面同一高度位置垂直预埋一组预埋螺栓(5),各预埋螺栓(5)与各自的支撑模板(4)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模板(4)呈L型,第一侧紧贴预制梁(6);第二侧自下而上抵住预制楼板(1)的下部,或者与附加模板(7)贴合固定并形成现浇混凝土的侧模;还包括螺杆(3),所述螺杆(3)与预埋螺栓(5)相互啮合将支撑模板(4)与预制梁(6)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叠合楼板支撑以及预制梁侧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1)位于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连禄高国庆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紫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紫宝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