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25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包括圆弧墙模板体系、脚手架和若干根斜撑,圆弧墙模板体系包括内弧模板面板、外弧模板面板、纵肋、横肋和主龙骨,内弧模板面板和外弧模板面板外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纵肋,纵肋外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有横肋;横肋外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有水平钢管主龙骨;内弧模板面板与外弧模板面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拉结紧固用的对拉螺栓,内弧模板面板与外弧模板面板之间构成弧形混凝土浇筑腔体;脚手架设置在圆弧墙模板体系两侧;斜撑上端依次间隔固定在圆弧墙模板体系外侧面,下端固定在地面。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廉。在纵肋上间隔设置有凹槽,有效改善圆弧墙模板弯折不均匀或模板初始压弯程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
技术介绍
在土建工程中,浇筑混凝土时支模板的目的是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设计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模板一般通常都是有模板面板和脚手架支撑体系构成。规整的墙面施工技术非常成熟,但是在汽车坡道上施工时,圆弧墙的墙体模板搭设起来都比较困难。一般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模板搭设困难,模板、混凝土荷载以及圆弧墙的弧度不好控制;第二,模板弯折不均匀,施工周期长,弯折后的模板不易长期维持,进而造成混凝土浇筑后,圆弧墙体表面的表观性差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成本;第三,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要解决圆弧墙浇筑时,模板抗震性差、浇筑后圆弧墙成型效果差,圆弧墙模板弯折不均匀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包括圆弧墙模板体系、脚手架9和若干根斜撑6,所述圆弧墙模板体系包括内弧模板面板1、外弧模板面板2、纵肋3、横肋4和主龙骨5,内弧模板面板1和外弧模板面板2外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纵肋3,所述纵肋3外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有横肋4;横肋4外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有水平钢管主龙骨5;内弧模板面板1与外弧模板面板2之间设置有用于拉结紧固用的对拉螺栓7,内弧模板面板1与外弧模板面板2之间构成弧形混凝土浇筑腔体;所述脚手架9设置在圆弧墙模板体系两侧;斜撑6上端依次间隔固定在圆弧墙模板体系外侧面,下端固定在地面。进一步,纵肋3为40*80mm木方。进一步,纵肋3靠近内弧模板面板1、外弧模板面板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3mm-15mm的凹槽。进一步,横肋4为直径25mm的钢筋。进一步,主龙骨5至少有两根,钢管直径为48mm。进一步,内弧模板面板1和外弧模板面板2分别由覆膜木胶合板搭接而成,相邻覆膜木胶合板的搭接边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覆膜木胶合板厚度为15mm。进一步,斜撑6直径为48mm。进一步,内弧模板面板1与外弧模板面板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撑8。进一步,所述限位撑8的宽度与待浇筑的混凝土圆弧墙10厚度相同。进一步,脚手架9由立杆和横杆搭设而成,立杆和横杆的连接节点处设置有钢管扣件;立杆底部设置有40*80mm的垫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更为重要的是施工成本低廉。普通技术工人就可以胜任。2,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在内弧模板面板和外弧模板面板外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纵肋,并且在纵肋靠近内弧模板面板和外弧模板面板外侧面的一侧都间隔设置有3mm-15mm的凹槽。可以有效改善圆弧墙模板弯折不均匀或者模板初始压弯程度不足的问题。3,在纵肋外侧面设置有横肋和水平钢管主龙骨,进一步提高了内弧模板面板和外弧模板面板的抗震性。同时,在内弧模板与外弧模板之间还设置有与待浇筑的混凝土圆弧墙厚度相同限位撑,保证了浇筑后圆弧墙成型效果稳定。4,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工程结构安全性能大幅度提升并且浇筑后的墙体质量和墙体表观都到了施工要求。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圆弧墙的施工。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附图标记:1-内弧模板面板、2-外弧模板面板、3-纵肋、4-横肋、5-主龙骨、6-斜撑、7-对拉螺栓、8-限位撑、9-脚手架、10-混凝土圆弧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更为重要的是施工成本低廉的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包括圆弧墙模板体系、脚手架9和若干根斜撑6,所述圆弧墙模板体系包括内弧模板面板1、外弧模板面板2、纵肋3、横肋4和主龙骨5,内弧模板面板1和外弧模板面板2外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纵肋3,纵肋3可以为40*80mm木方。如图2所示,纵肋3靠近内弧模板面板1、外弧模板面板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3mm-15mm的凹槽。凹槽可以有效改善圆弧墙模板弯折不均匀或者模板初始压弯程度不足的问题。所述纵肋3外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有横肋4,横肋4可以为直径25mm的钢筋。横肋4外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有水平钢管主龙骨5,钢管直径可以为48mm,主龙骨5至少需要两根。增加主龙骨5可以进一步提高了内弧模板面板1和外弧模板面板2的抗震性。内弧模板面板1与外弧模板面板2之间设置有用于拉结紧固用的型号为M14的对拉螺栓7,内弧模板面板1与外弧模板面板2之间构成弧形混凝土浇筑腔体;内弧模板面板1和外弧模板面板2可以分别由厚度为15mm的覆膜木胶合板压弯成圆弧状后搭接而成,相邻覆膜木胶合板的搭接边通过螺栓连接。不易弯压的采用在木方作为纵肋3在支撑处用电锯切3mm-15mm深槽再弯压的办法。内弧模板面板1与外弧模板面板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撑8。所述限位撑8的宽度与待浇筑的混凝土圆弧墙10厚度相同。设置限位撑8可以保证浇筑后圆弧墙成型效果稳定。所述脚手架9由立杆和横杆搭设而成,立杆和横杆的连接节点处设置有钢管扣件;立杆底部设置有40*80mm的垫木。脚手架9设置在圆弧墙模板体系两侧;斜撑6可以为直径48mm的钢管,斜撑6上端依次间隔固定在圆弧墙模板体系外侧面,下端固定在地面。斜撑6竖向间距1200mm。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工程结构安全性能大幅度提升并且浇筑后的墙体质量和墙体表观都到了施工要求。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圆弧墙的施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墙模板体系、脚手架(9)和若干根斜撑(6),所述圆弧墙模板体系包括内弧模板面板(1)、外弧模板面板(2)、纵肋(3)、横肋(4)和主龙骨(5),内弧模板面板(1)和外弧模板面板(2)外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纵肋(3),所述纵肋(3)外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有横肋(4);横肋(4)外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有水平钢管主龙骨(5);内弧模板面板(1)与外弧模板面板(2)之间设置有用于拉结紧固用的对拉螺栓(7),内弧模板面板(1)与外弧模板面板(2)之间构成弧形混凝土浇筑腔体;所述脚手架(9)设置在圆弧墙模板体系两侧;斜撑(6)上端依次间隔固定在圆弧墙模板体系外侧面,下端固定在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墙模板体系、脚手架(9)和若干根斜撑(6),所述圆弧墙模板体系包括内弧模板面板(1)、外弧模板面板(2)、纵肋(3)、横肋(4)和主龙骨(5),内弧模板面板(1)和外弧模板面板(2)外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纵肋(3),所述纵肋(3)外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有横肋(4);横肋(4)外侧面平行间隔设置有水平钢管主龙骨(5);内弧模板面板(1)与外弧模板面板(2)之间设置有用于拉结紧固用的对拉螺栓(7),内弧模板面板(1)与外弧模板面板(2)之间构成弧形混凝土浇筑腔体;所述脚手架(9)设置在圆弧墙模板体系两侧;斜撑(6)上端依次间隔固定在圆弧墙模板体系外侧面,下端固定在地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其特征在于,纵肋(3)为40*80mm木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坡道圆弧墙的墙体模板,其特征在于,纵肋(3)靠近内弧模板面板(1)、外弧模板面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元朝袁密花李军连必胜郭洪波蔡欢杨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