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式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23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式房屋,包括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包括两组竖直对称设置的墙板,所述墙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挡板,其中,所述墙板的顶端均设有插销,所述墙板内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两侧分别设有金属外层和金属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房盖和第二房盖配合墙板以及隔热层和插销作用下,便于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安装,而螺旋转盘配合紧固套作用下的螺旋杆,便于提高第一房盖和第二房盖的抗震能力以及杜绝变形,另外,屋脊泛水板配合自攻螺钉以及堵头配合拉铆钉作用下,便于提高第一房盖和第二房盖的防水性能,不仅安装拆卸简便,而且使用寿命高,抗强度强,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居住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式房屋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节能式房屋。
技术介绍
板房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组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板房屋。由于板房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存放十分方便,因此便于在多种不同场合使用。板房的屋顶结构十分重要,如果屋顶密封不紧就会导致板房漏水、渗水,对板房材料造成破坏,给使用板房的人带来很大麻烦,稳定的屋顶结构也是板房质量的保证,而且目前多数活动房结构简单,功能较少,尤其不具备抗震功能,不适用于地震环境中,及其容易变形,使其寿命短、很难进行重复利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使得使用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建筑节能式房屋,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节能式房屋,包括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包括两组竖直对称设置的墙板,所述墙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挡板,其中,所述墙板的顶端均设有插销,所述墙板内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两侧分别设有金属外层和金属内层,且所述墙板内设有第一通风窗,所述插销的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房盖和第二房盖,其中,所述第一房盖和所述第二房盖的顶端通过活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一房盖和所述第二房盖的底端分别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内穿插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相靠近一端套设有螺旋转盘,且所述螺旋转盘的两侧套设有紧固套,所述第一房盖和所述第二房盖的上方设有屋脊泛水板,所述屋脊泛水板两侧通过自攻螺钉与所述第一房盖和第二房盖相连接,且所述自攻螺钉的底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房盖和所述第二房盖连接有檩条,且所述屋脊泛水板两端与所述第一房盖和所述第二房盖填充有堵头,且所述堵头内设有拉铆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房盖和第二房盖的底端设有匹配所述插销的连接槽口。进一步的,所述屋脊泛水板包括两组相互连接的斜板,所述斜板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房盖和所述第二房盖缝隙处填充有聚氨酯发泡。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转盘两端且位于所述紧固套内设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内分别入户门和第二通风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房盖和第二房盖配合墙板以及隔热层和插销作用下,便于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安装,而螺旋转盘配合紧固套作用下的螺旋杆,便于提高第一房盖和第二房盖的抗震能力以及杜绝变形,另外,屋脊泛水板配合自攻螺钉以及堵头配合拉铆钉作用下,便于提高第一房盖和第二房盖的防水性能,不仅安装拆卸简便,而且使用寿命高,抗强度强,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居住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节能式房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屋体;2、墙板;3、挡板;4、插销;5、隔热层;6、金属外层;7、金属内层;8、第一通风窗;9、第一房盖;10、第二房盖;11、活动轴;12、连接盘;13、旋转轴;14、螺旋杆;15、螺旋转盘;16、紧固套;17、屋脊泛水板;18、自攻螺钉;19、檩条;20、堵头;21、拉铆钉;22、连接槽口;23、斜板;24、聚氨酯发泡;25、入户门;26、第二通风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式房屋。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建筑节能式房屋,包括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1包括两组竖直对称设置的墙板2,所述墙板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挡板3,其中,所述墙板2的顶端均设有插销4,所述墙板2内设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两侧分别设有金属外层6和金属内层7,且所述墙板2内设有第一通风窗8,所述插销4的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其中,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的顶端通过活动轴11相连接,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的底端分别设有连接盘12,所述连接盘12内穿插有旋转轴13,所述旋转轴13上连接有螺旋杆14,所述螺旋杆14相靠近一端套设有螺旋转盘15,且所述螺旋转盘15的两侧套设有紧固套16,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的上方设有屋脊泛水板17,所述屋脊泛水板17两侧通过自攻螺钉18与所述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相连接,且所述自攻螺钉18的底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连接有檩条19,且所述屋脊泛水板17两端与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填充有堵头20,且所述堵头20内设有拉铆钉21。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配合墙板2以及隔热层5和插销4作用下,便于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安装,而螺旋转盘15配合紧固套16作用下的螺旋杆14,便于提高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的抗震能力以及杜绝变形,另外,屋脊泛水板17配合自攻螺钉18以及堵头20配合拉铆钉21作用下,便于提高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的防水性能,不仅安装拆卸简便,而且使用寿命高,抗强度强,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居住需求。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的底端设有匹配所述插销4的连接槽口22。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屋脊泛水板17包括两组相互连接的斜板23,所述斜板23对称设置。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缝隙处填充有聚氨酯发泡24。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转盘15两端且位于所述紧固套16内设有间隙。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3内分别入户门25和第二通风窗26。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配合墙板2以及隔热层5和插销4作用下,便于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安装,而螺旋转盘15配合紧固套16作用下的螺旋杆14,便于提高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的抗震能力以及杜绝变形,另外,屋脊泛水板17配合自攻螺钉18以及堵头20配合拉铆钉21作用下,便于提高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的防水性能,不仅安装拆卸简便,而且使用寿命高,抗强度强,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居住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节能式房屋,包括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1)包括两组竖直对称设置的墙板(2),所述墙板(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挡板(3),其中,所述墙板(2)的顶端均设有插销(4),所述墙板(2)内设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两侧分别设有金属外层(6)和金属内层(7),且所述墙板(2)内设有第一通风窗(8),所述插销(4)的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其中,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的顶端通过活动轴(11)相连接,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的底端分别设有连接盘(12),所述连接盘(12)内穿插有旋转轴(13),所述旋转轴(13)上连接有螺旋杆(14),所述螺旋杆(14)相靠近一端套设有螺旋转盘(15),且所述螺旋转盘(15)的两侧套设有紧固套(16),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的上方设有屋脊泛水板(17),所述屋脊泛水板(17)两侧通过自攻螺钉(18)与所述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相连接,且所述自攻螺钉(18)的底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连接有檩条(19),且所述屋脊泛水板(17)两端与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填充有堵头(20),且所述堵头(20)内设有拉铆钉(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式房屋,包括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1)包括两组竖直对称设置的墙板(2),所述墙板(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挡板(3),其中,所述墙板(2)的顶端均设有插销(4),所述墙板(2)内设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两侧分别设有金属外层(6)和金属内层(7),且所述墙板(2)内设有第一通风窗(8),所述插销(4)的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盖(10),其中,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的顶端通过活动轴(11)相连接,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的底端分别设有连接盘(12),所述连接盘(12)内穿插有旋转轴(13),所述旋转轴(13)上连接有螺旋杆(14),所述螺旋杆(14)相靠近一端套设有螺旋转盘(15),且所述螺旋转盘(15)的两侧套设有紧固套(16),所述第一房盖(9)和所述第二房盖(10)的上方设有屋脊泛水板(17),所述屋脊泛水板(17)两侧通过自攻螺钉(18)与所述第一房盖(9)和第二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隆回县中民筑友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