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浴缸去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21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浴缸去水器,包括去水组件、主排水管、溢水管、副排水管和溢水头,所述去水组件包括去水座和去水开关,所述去水开关控制所述浴缸去水器进行溢水或排水;所述溢水管与副排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去水座的溢水口和第一排水口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溢水头连接;所述主排水管与去水座的第二排水口连接;所述溢水头的水位最高点与浴缸的最高水位预设点相持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浴缸内只需设置一个去水口,即可实现溢水和排水功能;且所述溢水管与副排水管与溢水头直接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不需要用固定圈及螺丝等固接,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安装和清洁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浴缸去水器
本技术涉及浴缸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溢水孔浴缸的去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浴缸去水器都带排水功能和溢水功能,但大都需要在浴缸上分别开一个排水孔和一个溢水孔。通过在侧壁开一个溢流孔,该溢流孔与浴缸的排水管道相通,当浴缸内的水位上升超过一定水平位置时,水就会从溢流孔流入排水管道。由于该结构需要在浴缸上开设侧壁溢水口并要安装溢水装置,增加产品成本的同时,溢水装置还造成缸壁的清洁不方便和清洁死角,易滋生细菌,此外,浴缸内表面的顺滑多出了一个凸起物,影响美观,也给人们的沐浴时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256147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排水、溢水为一体的浴缸去水器》,如图1所示,浴缸去水器包括排水座1、排水开关2以及过滤防堵塞排水栓3,排水座1内设有排水通道,它还包括溢流座5,溢流座5的侧壁设有溢流口6,溢流座5安装在排水通道的上端口,过滤防堵排水栓3位于溢流座5内,排水通道设有溢水口7和副排水口8,排水开关2位于溢水口7和副排水口8之间并将排水通道分割成溢水腔9和排水腔10,溢水口7和副排水口8之间经连接管11连通,连接管11管体的最高点与浴缸的最高水位预设点持平。但是,该结构安装在浴缸两侧壁的狭小空间内,且越靠近缸体边缘,两侧壁空间越狭窄,该结构的去水器设置的连接器设置所占空间比较大,且连接器与连接管通过固定圈及螺丝固接,也占用了较大空间,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连接管管体的最高点达不到浴缸最高水位预设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浴缸去水器,集溢水、排水功能于一体,占用空间小,且安装和清洁简单方便。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浴缸去水器,包括去水组件、主排水管、溢水管、副排水管和溢水头;所述去水组件包括去水座和去水开关,所述去水开关设于去水座内,所述去水座内开设有溢水口、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去水开关控制所述浴缸去水器进行溢水或排水;所述溢水管与去水座的溢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溢水头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副排水管与去水座的第一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溢水头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排水管与去水座的第二排水口连接;所述溢水头的水位最高点与浴缸的最高水位预设点相持平。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头与溢水管、副排水管通过胶带或密封带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溢水口、第一排水口设于去水座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排水口设于去水座的另一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溢水头的水位最高点的下方设有加固板。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溢水头为U型。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固板设于U型溢水头的凹陷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溢水头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溢水头的顶部设有排气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气孔设有导气弯管。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溢水管、副排水管为伸缩管。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去水组件、主排水管、溢水管、副排水管和溢水头,所述去水组件包括去水座和去水开关,所述去水开关控制所述浴缸去水器进行溢水或排水;所述溢水管与副排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去水座的溢水口和第一排水口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溢水头连接;所述主排水管与去水座的第二排水口连接;所述溢水头的水位最高点与浴缸的最高水位预设点相持平。本技术结构简单,在浴缸内只需设置一个去水口,即可实现溢水和排水功能;且所述溢水管与副排水管与溢水头直接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不需要用固定圈及螺丝等固接,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安装和清洁简单方便。本技术的溢水头设为U型且设有加固板,增加了溢水头的可靠性;溢水头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所需安装空间小,更加契合浴缸侧壁的狭窄空间,保证溢水头的水位最高点能达到浴缸的最高水位预设点。本技术在溢水头的顶部设有导气孔及导气弯管,可以保证溢水通畅无阻。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集排水、溢水为一体的浴缸去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浴缸去水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浴缸去水器的一实施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浴缸去水器另一实施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溢水头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溢水头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为此,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浴缸去水器的实施例,包括去水组件1、主排水管2、溢水管3、副排水管4及溢水头5;所述去水组件1包括去水座11和去水开关12,所述去水开关12设于去水座11内,所述去水座11开设有溢水口111、第一排水口112和第二排水口113,所述去水开关12控制所述浴缸去水器进行溢水或排水;所述溢水管3一端与去水座11的溢水口111连接,另一端与溢水头5通过连接头51可拆卸连接;所述副排水管4一端与去水座11的第一排水口112连接,另一端与溢水头5通过连接头51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排水管2与去水座11的第二排水口113连接;所述溢水头5的水位最高点与浴缸的最高水位预设点相持平。本技术通过设置溢水管3、副排水管4,其一端分别与去水座11的溢水口111和第一排水口112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溢水头5的连接头51相连通,实现浴缸去水器的溢水功能;通过设置的排水管2与去水座11的第二排水口113连通,实现排水功能;本技术只需在缸底设置一个去水口,把最高水位预设点的水溢出去,保证水不会溢出缸面,集溢水、排水功能于一体;且所述溢水管3与副排水管4与溢水头5直接通过连接头51可拆卸连接,不需要用固定圈及螺丝等固接,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安装和清洁简单方便。优选地,所述连接头51与溢水管3、副排水管4通过胶带或密封带连接,进一步增加溢水头5与溢水管3、副排水管4的牢固性。本技术的溢水口111、第一排水口112优选设于去水座11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排水口113设于去水座11的另一侧,可以使得主排水管2、溢水管3与副排水管4之间的排布更加均匀,三者间不会干涉,能节省空间。需要说明的是,与主排水管2连通的第二排水口113可以水平置于溢水口111与第一排水口112的另一侧,如图3所示;此外,也可以竖直设置,其中竖直方向设置第二排水口113的情况如图4所示。为增加溢水头5的稳固性和可靠性,所述溢水头5的水位最高点的下方设有加固板52。如图5所示,所述溢水头5优选设为U型,所述加固板52优选地设于U型溢水头的凹陷处。如图6所示,为进一步节省溢水头5的安装空间,所述溢水头5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其所需安装空间小,契合浴缸内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别适用于浴缸内外侧壁间的狭小空间的安装。所述溢水头5的宽度是指在所述浴缸去水器的使用状态下,溢水头5沿浴缸壁厚方向的尺寸。为保证溢流通畅,所述溢水头5的顶部设有排气孔53。为避免高水位下因水压较大,溢水水流过快,导致水流冲出排气孔53,对浴缸的电气设备造成损坏,在所述排气孔53上设置可配合安装空间自由弯曲的导气弯管54。由于安装位置狭窄,将导气弯管54设计成可配合安装空间自由变形、弯曲,可以增加安装的灵活性。为进一步保证溢水头5的水位最高点能达到浴缸最高水位预设点,所述溢水管3、副排水管4为伸缩管,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浴缸去水器,包括去水组件和主排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水管、副排水管及溢水头;所述去水组件包括去水座和去水开关,所述去水开关设于去水座内,所述去水座开设有溢水口、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去水开关控制所述浴缸去水器进行溢水或排水;所述溢水管一端与去水座的溢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溢水头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副排水管一端与去水座的第一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溢水头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排水管与去水座的第二排水口连接;所述溢水头的水位最高点与浴缸的最高水位预设点相持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浴缸去水器,包括去水组件和主排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水管、副排水管及溢水头;所述去水组件包括去水座和去水开关,所述去水开关设于去水座内,所述去水座开设有溢水口、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去水开关控制所述浴缸去水器进行溢水或排水;所述溢水管一端与去水座的溢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溢水头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副排水管一端与去水座的第一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溢水头通过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排水管与去水座的第二排水口连接;所述溢水头的水位最高点与浴缸的最高水位预设点相持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缸去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与溢水管、副排水管通过胶带或密封带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缸去水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振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