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13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按压锁,包括有锁壳、设置于锁壳中可相对旋转的上珠座及下珠座、设置于下珠座中的制动元件以及贯穿锁壳、上珠座及下珠座的心轴,由上述的简单结构设计,当心轴按压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按压锁只要将钥匙插入锁壳中连动上珠座旋转,则心轴便会由锁壳中弹出解锁,利用制动珠在心轴的制动环槽及制动块的凹部的相对位置来达到控制心轴的卡掣,结构十分的简单且组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压锁,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组装方便的按压锁。
技术介绍
一般的按压锁多用于酒柜、置物橱窗等需要卡掣门板的移动以避免内置物被不当的拿取之用,目前既有的按压锁,如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182882号「可直接按压闭锁的锁装置」,虽然此一按压锁可达到上述的目的,但是其结构繁琐且组装不便,因此会造成制造成本上的提高,并不符合经济效益,且此种按压锁在使用时,作动机构较为复杂,倘若各零件在组装上有所误差,将会使得锁具无法作动而成为废品,因此有改进的必要。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现有按压锁在结构的复杂性及组装上的不便性,乃积极着手从事研发,以期可以改进上述既有的按压锁的缺点,经过不断的试验及努力,终于开发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组装方便的按压锁。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手段予以达成,一种按压锁,包括有锁壳,为两端具开口的圆柱体,其中一端的开口大于另端的开口,于较小端开口缘处设置有供钥匙定位的定位孔,近较大开口端侧外侧设置有供一固定栓插入的组装孔;上珠座,是由锁壳的较大端开口处朝较小端开口置入锁壳之中,其中央设有贯孔,对应锁壳定位孔侧设置有连动块,另侧设置有弧形连动槽,贯孔周侧设置有多个上珠孔,且上珠孔中设置有上珠;下珠座,是由锁壳的较大端开口处朝较小端开口置入锁壳之中,其中央设有贯孔,外侧设有对应于上珠座的连动槽的制动槽,制动槽底部设置有与贯孔连通的通孔,另侧设有供固定栓插入固定的固定孔,贯孔周侧设有对应于上珠座上珠孔的下珠孔,下珠孔中设置有下珠及弹簧;制动元件,设置于下珠座的制动槽中,包括有弹簧、制动珠及制动块,制动块对应于下珠座通孔处设置有供制动珠容置的凹部;心轴,贯穿锁壳、上珠座及下珠座,于锁壳较小开口端外侧一端形成有卡凸缘,中段设有制动环槽,另端在贯出下珠座后设有固定块,于卡凸缘与上珠座之间设置有推挤弹簧。由上述的简单结构设计,当心轴按压后,本按压锁只要将钥匙插入锁壳中连动上珠座旋转,则心轴便会由锁壳中弹出解锁,利用制动珠在心轴的制动环槽及制动块的凹部的相对位置来达到控制心轴的卡掣,结构十分的简单且组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专利技术与配合钥匙的部分剖视立体图。图3本专利技术与配合钥匙的立体图。图4本专利技术未按压上锁时的上视图。图5为图4的侧视剖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按压上锁后的上视图。图7为图6的侧视剖视图。图8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号10壳体11定位孔12组装孔 13固定栓20上珠座 21贯孔22连动块 23连动槽24上珠孔 25上珠30下珠座 31贯孔32制动槽 33通孔34固定孔 35下珠孔36下珠37弹簧40制动元件41弹簧42制动珠 43制动块44凹部50心轴51卡凸缘 52制动环槽53固定块 54推挤弹簧55环槽56C型环片60钥匙600制动凹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按压锁包括有锁壳10、上珠座20、下珠座30、制动元件40及心轴50,再配合参看图5所示,其中,锁壳10为两端具开口的圆柱体,其中一端的开口大于另端的开口,于较小端开口缘处设置有供钥匙60定位的定位孔11,近较大开口端侧外侧设置有供一固定栓13插入的组装孔12;上珠座20由锁壳10的较大端开口处朝较小端开口置入锁壳10之中,其中央设有贯孔21,对应锁壳10定位孔11侧设置有连动块22,另侧设置有弧形连动槽23,贯孔21周侧设置有多个上珠孔24,且上珠孔24中设置有上珠25;下珠座30由锁壳10的较大端开口处朝较小端开口置入锁壳10之中,其中央设有贯孔31,外侧设有对应于上珠座20的连动槽23的制动槽32,制动槽32底部设置有与贯孔31连通的通孔33,另侧设有供固定栓13插入固定的固定孔34,贯孔31周侧设有对应于上珠座20上珠孔24的下珠孔35,下珠孔35中设置有下珠36及弹簧37;制动元件40,设置于下珠座30的制动槽32中,包括有弹簧41、制动珠42及制动块43,制动块43对应于下珠座30通孔33处设置有供制动珠42容置的凹部44;心轴50,贯穿锁壳10、上珠座20及下珠座30,于锁壳10较小开口端的外侧一端形成有卡凸缘51,中段设有制动环槽52,另端在贯出下珠座30后设有固定块53,于卡凸缘51与上珠座20之间设置有推挤弹簧54。请参看图4及图5所示,当心轴50未被按压时,制动珠42因为心轴50的抵顶而位在制动块4 3的凹部44及下珠座30的通孔33中,如此以卡掣制动块43位于下珠座30的制动槽32,并压缩制动元件40的弹簧41,使得制动块43无法朝上珠座20的连动槽23移动。请参看图6及图7所示,当使用者按压心轴50后,心轴50会朝下珠座30方向移动并压缩位于心轴50的卡凸缘51与上珠座20间的推挤弹簧54,此时心轴50的制动环槽52会移动至对应于下珠座30的通孔33处,而由于制动珠42失去了心轴50的抵顶,便会落至制动环槽52中而处于制动环槽52与通孔33之间,而当制动块43的凹部44失去了制动珠42的卡掣后,便会由于弹簧41的弹力推动使得制动块43向上珠座20移动并抵顶在上珠座20的连动槽23,同时心轴50的一端突出下珠座30,且因为制动珠42卡掣在制动环槽5 2中而无法由上珠座20突出壳体10而成为上锁状态。请参看图1及图2,当本专利技术欲进行解锁时,只要将钥匙60插入锁壳10之中,则钥匙60上的制动凹部600便会推挤上珠25并连动下珠36,使得上珠25及下珠36的连接界面对齐上珠座20与下珠座30的连接界面,如此钥匙60便可带动上珠座20的连动块22旋转,则上珠座20的弧形连动槽23便会旋转推抵制动块43朝下珠座30移动并压缩弹簧41,当制动块43的凹部44移动至对应下珠座30的通孔33位置时,心轴50便由于推挤弹簧54的弹力朝上珠座20移动并由壳体10弹出,此时制动珠42被心轴50的制动环槽52推挤再度回到通孔33及制动块43的凹部44位置而回到解锁状态。由于本专利技术仅利用制动块43、凹部44、制动珠42及下珠座30的通孔33、心轴50的制动环槽52的相对位置来达到上锁、解锁的目的,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组装方便的效果。另外,请再参看图8及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略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心轴50在贯出下珠座30后的一端设有环槽55,环槽55上设有与前述固定块53等效的C型环片56,如此同样可以达到上述实施例同等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按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锁壳,所述锁壳为两端具开口的圆柱体,其中一端的开口缘处设置有供钥匙定位的定位孔,靠近另一开口端外侧设置有供一固定栓插入的组装孔;上珠座,置于锁壳中,其中央设有贯孔,对应锁壳定位孔侧设置有连动块,另侧设置有连动槽,贯孔周侧设置有多个上珠孔,且上珠孔中设置有上珠;下珠座,置于锁壳中,其中央设有贯孔,外侧设有对应于上珠座的连动槽的制动槽,制动槽底部设置有与贯孔连通的通孔,另侧设有供固定栓插入固定的固定孔,贯孔周侧设有对应于上珠座上珠孔的下珠孔,下珠孔中设置有下珠及弹簧;制动元件,设置于下珠座的制动槽中,包括有弹簧、制动珠及制动块,制动块对应于下珠座通孔处设置有供制动珠容置的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锁壳,所述锁壳为两端具开口的圆柱体,其中一端的开口缘处设置有供钥匙定位的定位孔,靠近另一开口端外侧设置有供一固定栓插入的组装孔;上珠座,置于锁壳中,其中央设有贯孔,对应锁壳定位孔侧设置有连动块,另侧设置有连动槽,贯孔周侧设置有多个上珠孔,且上珠孔中设置有上珠;下珠座,置于锁壳中,其中央设有贯孔,外侧设有对应于上珠座的连动槽的制动槽,制动槽底部设置有与贯孔连通的通孔,另侧设有供固定栓插入固定的固定孔,贯孔周侧设有对应于上珠座上珠孔的下珠孔,下珠孔中设置有下珠及弹簧;制动元件,设置于下珠座的制动槽中,包括有弹簧、制动珠及制动块,制动块对应于下珠座通孔处设置有供制动珠容置的凹部;心轴,所述心轴贯穿锁壳、上珠座及下珠座,于锁壳一端设有卡凸缘,中段设有制动环槽,另端在贯出下珠座后设有固定块,于卡凸缘与上珠座之间设置有一推挤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新威
申请(专利权)人:金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