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010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6:51
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置装置,设置在生化池下部的支撑填料层将生化池分为水处理池和曝气池,在水处理池内部、支撑填料层上方填放生化污泥,污水进水管、反冲洗进气管、曝气管穿过曝气池的池底,曝气池的侧壁上设置连接前设调节池的反冲洗水回流管;反冲洗水管一端连接着排水管,另一端设置在生化污泥内部。反冲洗水中带有一定的余氯含量,能够杀死生化污泥和支撑材料上层附着的部分胶体颗粒和增殖老化的微生物膜,具有促进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改善生物滤池过滤阻力、改善滤料板结、避免污泥膨胀的作用,会杀死丝状菌及少量生物菌胶团。同时反冲洗还能冲洗掉污泥中过滤掉的悬浮物,使污泥重新恢复疏松状态,增加污泥的比表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置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提供了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置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废水因为含有较大量的COD、氨氮、细菌、病毒等物质,较难处理。同时水处理池存在体积大、工艺复杂等现象。生化法污水处理池由于污泥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板结等现象,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具体提供了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置装置,设置在生化池1下部的支撑填料层2将生化池1分为水处理池3和曝气池4,在水处理池3内部、支撑填料层2上方填放生化污泥5,污水进水管6、反冲洗进气管7、曝气管8穿过曝气池4的池底,曝气池4的侧壁上设置连接前设调节池的反冲洗水回流管14;反冲洗水管9一端连接着排水管13,另一端设置在生化污泥5内部。在生化池1溢流侧壁10的另一侧设置消杀池11,在消杀池远离生化池1的侧壁上开设连接排水管13的排水口。排水管13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反冲洗水管9,另一路直接连接市政污水管路或者通过污水在线检测装置连接市政污水管路。消杀介质输送管的末端布置在消杀池11的水面以下,消杀介质输送管未布置在消杀池11内的一端连接消杀介质发生装置12。消杀介质发生装置12为密闭遮光装置,氧化剂储罐1201和酸罐1202通过管路、耐腐蚀泵连接到发生器1203,发生器1203连接消杀介质输送管。在氧化剂储罐1201和酸罐1202的底部设置液位报警装置1204,上部设置有补位管路1205。在氧化剂储罐1201底部设置带有排污阀门1206的排污管1207。消杀池具体为二级消杀池,第二级消杀池1102的溢流侧壁低于第一级消杀池1101的溢流侧壁高度。第一级消杀介质输送管1209直接连通发生器1203和第一级消杀池1101,并布置在第一级消杀池1101液面下的上部,具体深度为第一级消杀池1101深度的1/10~1/7;第二级消杀介质输送管1210通过供水泵及其阀门组1211连接发生器1203,并布置在第二级消杀池1102液面下的下部,具体深度为第二级消杀池1102深度的7/10~6/7。氧化剂储罐1201为氯酸钠储罐、次氯酸钠储罐、液氯储罐其中之一。酸罐1202为盐酸储罐。反冲洗进气管7和曝气管8共同连接输气装置。支撑填料层2为填充有卵石及磁铁矿的填料撑托层。填料层采用不规则粒状的接触性填料,卵石及磁铁矿撑托层支撑填料。其中支撑填料能够防止滤料流失、起到稳定反冲洗运行的作用。外来污水中部分悬浮物质本身具有生物活性,生物污泥以生物膜的形式附着在填料表面,增强了生物滤池生化降解能力以及过滤能力。经2~4小时的有效停留后,污水中氨氮、COD去除率分别可高达60%、85%。生化污泥5的高度低于生化池1溢流侧壁10的高度。具体为生化污泥3的高度为溢流侧壁10高度的1/2~4/5。供水泵及其阀门组1211为一用一备两组配置结构。本技术设置自动化控制和手动化控制双重控制,其中自动化控制熊包括污水进水管6前端的水泵及自控阀门、曝气池高低水位报警装置、曝气系统中曝气管8上的自控阀门和报警装置、消杀介质发生装置12中的耐腐蚀泵和自控阀门、反冲洗进气管7前端的气泵及自控阀门、反冲洗水管14前端的水泵及自控阀门、排水管13上的水泵及自控阀门、反冲洗水回水管14上的水泵及自控阀门、反冲洗水管9上的水泵及自控阀门、供水泵及其阀门组1211的自动化控制阀门、排污管1207上的自控阀门、液位报警装置1204、补位管路1205上述的自控阀门等。上述自动化控制泵或阀门连接于控制器,能够根据水量、污染物含量、污染物去除量、余氯含量等指标,自动化控制污水流入流出、杀菌药剂的投放量、反冲洗时间间隔、反冲洗水量等,实现自动化控制。本技术中可以使用消杀之后的达标污水作为反冲洗水对生化污泥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中带有一定的余氯含量,能够杀死生化污泥和支撑材料上层附着的部分胶体颗粒和增殖老化的微生物膜,具有促进生物菌群的新陈代谢、改善生物滤池过滤阻力、改善滤料板结、避免污泥膨胀的作用,会杀死丝状菌及少量生物菌胶团。同时反冲洗还能冲洗掉污泥中过滤掉的悬浮物,使污泥重新恢复疏松状态,增加污泥的比表面积。但是反洗水余氯含量仅仅足够对活性污泥表面的有害菌造成影响,不足以杀灭有益菌等微生物。此外,由于医疗污水污染物种类情况不复杂,反洗水无需特殊配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等特点,同时使用了反冲洗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生化污泥的活性,整体提升水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生化池、2支撑填料层、3水处理池、4曝气池、5生化污泥、6污水进水管、7反冲洗进气管、8曝气管、9反冲洗水管、10溢流侧壁、1101第一级消杀池、1102第二级消杀池、12消杀介质发生装置、13排水管、14反冲洗水回流管、1201氧化剂储罐、1202酸罐、1203发生器、1204液位报警装置、1205补位管路、1206排污阀门、1207排污管、1209第一级消杀介质输送管、1210第二级消杀介质输送管、1211供水泵及其阀门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置装置,设置在生化池1下部的支撑填料层2将生化池1分为水处理池3和曝气池4,在水处理池3内部、支撑填料层2上方填放生化污泥5,污水进水管6、反冲洗进气管7、曝气管8穿过曝气池4的池底,曝气池4的侧壁上设置连接前设调节池的反冲洗水回流管14;反冲洗水管9一端连接着排水管13,另一端设置在生化污泥5内部。在生化池1溢流侧壁10的另一侧设置消杀池11,在消杀池远离生化池1的侧壁上开设连接排水管13的排水口。排水管13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反冲洗水管9,另一路直接连接市政污水管路或者通过污水在线检测装置连接市政污水管路。消杀介质输送管的末端布置在消杀池11的水面以下,消杀介质输送管未布置在消杀池11内的一端连接消杀介质发生装置12。消杀介质发生装置12为密闭遮光装置,氧化剂储罐1201和酸罐1202通过管路、耐腐蚀泵连接到发生器1203,发生器1203连接消杀介质输送管。在氧化剂储罐1201和酸罐1202的底部设置液位报警装置1204,上部设置有补位管路1205。在氧化剂储罐1201底部设置带有排污阀门1206的排污管1207。消杀池具体为二级消杀池,第二级消杀池1102的溢流侧壁低于第一级消杀池1101的溢流侧壁高度。第一级消杀介质输送管1209直接连通发生器1203和第一级消杀池1101,并布置在第一级消杀池1101液面下的上部,具体深度为第一级消杀池1101深度的1/10~1/7;第二级消杀介质输送管1210通过供水泵及其阀门组1211连接发生器1203,并布置在第二级消杀池1102液面下的下部,具体深度为第二级消杀池1102深度的7/10~6/7。氧化剂储罐1201为氯酸钠储罐、次氯酸钠储罐、液氯储罐其中之一。酸罐1202为盐酸储罐。反冲洗进气管7和曝气管8共同连接输气装置。支撑填料层2为填充有卵石及磁铁矿的填料撑托层。填料层采用不规则粒状的接触性填料,卵石及磁铁矿撑托层支撑填料。其中支撑填料能够防止滤料流失、起到稳定反冲洗运行的作用。外来污水中部分悬浮物质本身具有生物活性,生物污泥以生物膜的形式附着在填料表面,增强了生物滤池生化降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生化池(1)下部的支撑填料层(2)将生化池(1)分为水处理池(3)和曝气池(4),在水处理池(3)内部、支撑填料层(2)上方填放生化污泥(5),污水进水管(6)、反冲洗进气管(7)、曝气管(8)穿过曝气池(4)的池底,曝气池(4)的侧壁上设置连接前设调节池的反冲洗水回流管(14);反冲洗水管(9)一端连接着排水管(13),另一端设置在生化污泥(5)内部;在生化池(1)溢流侧壁(10)的另一侧设置消杀池(11),在消杀池远离生化池(1)的侧壁上开设连接排水管(13)的排水口;排水管(13)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反冲洗水管(9),另一路直接连接市政污水管路或者通过污水在线检测装置连接市政污水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生化池(1)下部的支撑填料层(2)将生化池(1)分为水处理池(3)和曝气池(4),在水处理池(3)内部、支撑填料层(2)上方填放生化污泥(5),污水进水管(6)、反冲洗进气管(7)、曝气管(8)穿过曝气池(4)的池底,曝气池(4)的侧壁上设置连接前设调节池的反冲洗水回流管(14);反冲洗水管(9)一端连接着排水管(13),另一端设置在生化污泥(5)内部;在生化池(1)溢流侧壁(10)的另一侧设置消杀池(11),在消杀池远离生化池(1)的侧壁上开设连接排水管(13)的排水口;排水管(13)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反冲洗水管(9),另一路直接连接市政污水管路或者通过污水在线检测装置连接市政污水管路。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消杀介质输送管的末端布置在消杀池(11)的水面以下,消杀介质输送管未布置在消杀池(11)内的一端连接消杀介质发生装置(12);消杀介质发生装置(12)为密闭遮光装置,氧化剂储罐(1201)和酸罐(1202)通过管路、耐腐蚀泵连接到发生器(1203),发生器(1203)连接消杀介质输送管。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氧化剂储罐(1201)和酸罐(1202)的底部设置液位报警装置(1204),上部设置有补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瑟赵海峰敖雪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力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