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遇碰撞时不易打开的旅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93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遇碰撞不易打开的旅行箱,包括框架、壳体、号码锁、边锁等,在旅行箱的框架与壳体间铆接有两根绑带,绑带上连接有号码锁防护罩、活动插扣及紧固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遇跌落、碰撞等突发事故时,能有效避免因旅行箱打开而导致箱内物体缺失。(*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遇碰撞时不易打开的旅行箱。目前,人们外出旅行或出差时所使用的旅行箱,在经受冲击、强烈振动、跌落等突发碰撞事故时,往往造成边锁损坏,使箱体打开,从而导致箱内物体缺失。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在经受冲击、跌落、遇碰撞时不易打开的旅行箱。本技术的构成包括框架、壳体、号码锁、边锁,在旅行箱底部中央处一侧的框架与壳体间,固定有绑带的双层缝制在一起的一端,下层的另一端固定于旅行箱顶部的相应端的框架与壳体间,上层则分别依次穿过紧固扣与活动插扣的一端后绕回,再固定于紧固定扣;旅行箱底部中央处另一侧的框架与壳体间,固定有另一根绑带的双层缝制在一起的一端,下层的另一端固定于旅行箱顶部另一端的框架与壳体间,上层则分别穿过号码锁防护罩的二个开口后再固定于活动插扣的另一端。当遇碰撞时,因绑带的作用即能达到防止旅行箱打开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先在与绑带相对应的壳体3上粘上一层双面胶纸,然后将一根缝制好的绑带的双层缝制在一起的一端,用铆钉铆接于旅行箱底部中央处一侧的框架1与壳体2间,下层的另一端也用铆钉铆接于旅行箱顶部的相应端的框架1与壳体2间,上层则分别依次穿过紧固扣3与活动插扣4的一端后绕回,再固定于紧固扣3。再将另一根缝制好的绑带的双缝制在一起的一端与双面胶纸粘合于旅行箱底部中央处的另一侧的框架1与壳体2间,下层的另一端用铆钉铆接于旅行箱顶部的另一端的框架1与壳体2间,上层则分别穿过号码锁防护罩7的二个开口后再固定于活动插扣4的另一端。号码锁防护罩7在绑带上可抽动,当其覆盖于号码锁6上时,即可防止号码锁6被碰伤,防止雨淋受蚀。当要开启旅行箱时,只需使绑带的双层缝制在一起的一端与双面胶纸粘合处脱离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推广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遇到碰撞不易打开的旅行箱,包括框架、壳体、号码锁、边锁等,其特征在于在旅行箱底部中央处一侧的框架与壳体间,固定有绑带双层缝制在一起的一端,下层的另一端固定于旅行箱顶部的相应端的框架与壳体间,上层则分别依次穿过紧固扣与活动插扣的一端后绕回,再固定于紧固扣;旅行箱底部中央另一侧的框架与壳体间,固定有另一根绑带的双层缝制在一起的一端,下层的另一端固定于旅行箱顶部另一端的框架与壳体间,上层则分别穿过号码锁防护罩的二个开口后再固定于活动插扣的另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遇碰撞不易打开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分上下两层,一半两层缝制在一起,另一半分开。专利摘要一种遇碰撞不易打开的旅行箱,包括框架、壳体、号码锁、边锁等,在旅行箱的框架与壳体间铆接有两根绑带,绑带上连接有号码锁防护罩、活动插扣及紧固扣,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遇跌落、碰撞等突发事故时,能有效避免因旅行箱打开而导致箱内物体缺失。文档编号A45C5/00GK2182548SQ9322681公开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丁勇 申请人:中外合资上海中明箱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遇到碰撞不易打开的旅行箱,包括框架、壳体、号码锁、边锁等,其特征在于:在旅行箱底部中央处一侧的框架与壳体间,固定有绑带双层缝制在一起的一端,下层的另一端固定于旅行箱顶部的相应端的框架与壳体间,上层则分别依次穿过紧固扣与活动插扣的一端后绕回,再固定于紧固扣;旅行箱底部中央另一侧的框架与壳体间,固定有另一根绑带的双层缝制在一起的一端,下层的另一端固定于旅行箱顶部另一端的框架与壳体间,上层则分别穿过号码锁防护罩的二个开口后再固定于活动插扣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外合资上海中明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