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名轩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避难的防地震安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26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快速避难的防地震安全床,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床头板和床板,底板上表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和震动检测机构,右侧板内设有电源,报警器和第二开关,床板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功能实用,当地震发生在夜晚时,震动使重球从球室中滚落道滑道底部,压迫滑块使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导通,此时报警器的电路被导通,报警器发生警报声使人从睡梦中清醒,闭合第一开关使电动伸缩杆伸长顶起床板,此时支撑杆在重力的作用下绕与放置槽的铰接部位转动,电动伸缩杆伸长到固定位置时,支撑杆底部与挡板接触,撑起床板,人可以进入到床板下部躲避地震。

An Earthquake-proof Safety Bed for Quick Refu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arthquake-proof safety bed for rapid refug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left side plate, a right side plate, a front side plate, a rear side plate, a headboard and a bed plate. An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and a vibration detection mechanism are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a power supply, an alarm device and a second switch are arranged in the right side plate, and a support mechanism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bed pl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structure is novel and the function is practical. When the earthquake occurs at night, the vibration causes the heavy ball to fall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lideway in the ballroom, and the pressure slider leads the first metal plate to the second metal plate. At this time, the circuit of the alarm is directed. The alarm sounds make people awake from sleep. Closing the first switch makes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extend the top of the bed plate. At this time, the supporting rod acts as a force. When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extends to a fixed position,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rod contacts with the baffle and supports the bed plate, so that people can ent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bed plate to avoid earthqu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避难的防地震安全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避难的防地震安全床。
技术介绍
地震是地球上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人类历史上因地震灾难而死亡伤残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的自然灾害,每年都有许多次地震在世界各地发生,尽管人类已经建立起一系列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但是地震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仍然很难被预测到,当地震发生在夜晚人们休息时,熟睡中的人很难及时作出自救行为,使得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更加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避难的防地震安全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快速避难的防地震安全床,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床头板和床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和震动检测机构,所述震动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柱、重球、球室和滑道,所述支撑柱底部与底板上表面固接,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弧形凹槽,支撑柱的顶部周向设有球室,所述重球放置在弧形凹槽内,所述球室的右侧设有倾斜的滑道;所述底板四周固接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内侧上部固接有对称的挡板,前侧板左端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左侧板上部与床头板铰接,所述右侧板内设有电源,报警器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设置在右侧板底部,第二开关包括滑槽、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块与滑槽之间以弹簧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底部分别固接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滑块自然状态下伸出右侧板并设置在滑道底部;所述右侧板上部还铰接有床板,所述床板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放置槽和支撑杆,所述放置槽和支撑杆对应设置,支撑杆铰接在放置槽左侧;所述电源与第一开关、电动伸缩杆串联,所述电源正极还与第一金属板电连接,所述电源负极还与报警器的一个端子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个端子与第二金属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设有一组对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数目为3-5个。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放置槽的铰接部位在床板前后两侧均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的高度小于右侧板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滑道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25-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功能实用,当地震发生在夜晚时,震动使重球从球室中滚落道滑道底部,压迫滑块使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导通,此时报警器的电路被导通,报警器发生警报声使人从睡梦中清醒,闭合第一开关使电动伸缩杆伸长顶起床板,此时支撑杆在重力的作用下绕与放置槽的铰接部位转动,电动伸缩杆伸长到固定位置时,支撑杆底部与挡板接触,撑起床板,人可以进入到床板下部躲避地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所述一种快速避难的防地震安全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所述震动检测机构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所述右侧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所述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底板,101、电动伸缩杆,102.震动检测机构,1021、支撑柱,1022、重球,1023、球室,1024、滑道,2、左侧板,3、右侧板,301、电源,302、报警器,303、第二开关,3031、滑槽,3032、滑块,3033、弹簧,3034、第一金属板,3035、第二金属板,4、前侧板,401、第一开关,402、通气孔,5、后侧板,501、挡板,6、床头板,7、床板,701、支撑柱,702、放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快速避难的防地震安全床,包括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前侧板4、后侧板5、床头板6和床板7,底板1上表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101和震动检测机构102,震动检测机构102包括支撑柱1021、重球1022、球室1023和滑道1024,支撑柱1021底部与底板1上表面固接,支撑柱1021的顶部设有弧形凹槽,支撑柱1021的顶部周向设有球室1023,重球1022放置在弧形凹槽内,球室1023的右侧设有倾斜的滑道1024,滑道1024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25-30°;底板1四周固接左侧板2、右侧板3、前侧板4和后侧板5,前侧板4和后侧板5内侧上部固接有对称的挡板501,前侧板4和后侧板5上均设有一组对应的通气孔402,通气孔402的数目为3-5个,前侧板4左端还设有第一开关401,左侧板2的高度小于右侧板3的高度,左侧板2上部与床头板6铰接,右侧板3内设有电源301,报警器302和第二开关303,第二开关303设置在右侧板3底部,第二开关303包括滑槽3031、滑块3032和弹簧3033,滑块3032与滑槽3031滑动连接,滑块3032与滑槽3031之间以弹簧3033连接,滑块3032与滑槽3031底部分别固接第一金属板3034和第二金属板3035,滑块3032自然状态下伸出右侧板3并设置在滑道1024底部;右侧板3上部还铰接有床板7,床板7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放置槽702和支撑杆701,放置槽702和支撑杆701对应设置,支撑杆701铰接在放置槽702左侧,支撑杆701与放置槽702的铰接部位在床板7前后两侧均匀设置;电源301与第一开关401、电动伸缩杆101串联,电源301正极还与第一金属板3034电连接,电源301负极还与报警器302的一个端子电连接,报警器302的另一个端子与第二金属板3035电连接。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床头板6靠墙放置,电动伸缩杆101处于缩短状态,支撑杆701收放在放置槽702中,重球1022放置在支撑柱1021的顶部,床板7的底面与挡板501接触被限制位置,左侧板2的高度小于右侧板3的高度,当床板7的底面与挡板501接触被固定时,床头板6在墙面和床板7的共同作用下被固定。当地震发生时,震动使重球1022发生滚动,在球室1023的限制下,重球1022只会从滑道1024滚落,重球1022滚动到滑道1024底部时,压迫滑块3032在滑槽3031内向右滑动,此时第一金属板3034与第二金属板3035接触,报警器302电路被导通,报警器302发生使睡梦中的人清醒,闭合第一开关401,使电动伸缩杆101伸长顶起床板7,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杆701绕铰接部位转动,并从放置槽702内脱落,当电动伸缩杆101伸长到固定位置时,支撑杆701的底部与挡板501接触,支撑杆701和电动伸缩杆101的共同作用下撑起床板7,转动床头板6使其与床板7搭靠,床头板6和床板7形成三角支撑,人进入床板7下部,躲避地震造成的重物脱落。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避难的防地震安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床头板和床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和震动检测机构,所述震动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柱、重球、球室和滑道,所述支撑柱底部与底板上表面固接,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弧形凹槽,支撑柱的顶部周向设有球室,所述重球放置在弧形凹槽内,所述球室的右侧设有倾斜的滑道;所述底板四周固接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内侧上部固接有对称的挡板,前侧板左端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左侧板上部与床头板铰接,所述右侧板内设有电源,报警器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设置在右侧板底部,第二开关包括滑槽、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块与滑槽之间以弹簧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底部分别固接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滑块自然状态下伸出右侧板并设置在滑道底部;所述右侧板上部还铰接有床板,所述床板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放置槽和支撑杆,所述放置槽和支撑杆对应设置,支撑杆铰接在放置槽左侧;所述电源与第一开关、电动伸缩杆串联,所述电源正极还与第一金属板电连接,所述电源负极还与报警器的一个端子电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个端子与第二金属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避难的防地震安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床头板和床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和震动检测机构,所述震动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柱、重球、球室和滑道,所述支撑柱底部与底板上表面固接,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弧形凹槽,支撑柱的顶部周向设有球室,所述重球放置在弧形凹槽内,所述球室的右侧设有倾斜的滑道;所述底板四周固接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内侧上部固接有对称的挡板,前侧板左端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左侧板上部与床头板铰接,所述右侧板内设有电源,报警器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设置在右侧板底部,第二开关包括滑槽、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块与滑槽之间以弹簧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底部分别固接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滑块自然状态下伸出右侧板并设置在滑道底部;所述右侧板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名轩
申请(专利权)人:张名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